醫藥行業最近真的是禍不單行,慘不忍睹。 疫苗丑聞方興未艾,美年假醫生接踵而至。 加上最近行情萎靡不振,醫藥基金可謂是跌跌不休。 在《疫苗丑聞中,我發現了一個賺錢機會》的最后,小錢說過,如果文章打賞得多,小錢就專門寫一篇醫藥基金的文章。 當時的打賞超過了小錢預期,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醫藥基金。 開始聊醫藥基金之前,不妨先來看看醫藥行業的邏輯。 在人類早期,抗生素未被發現之前,傳染病是導致人類死亡的主要疾病。 但是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醫藥行業的發展,威脅人類生命健康的疾病發生了重大的變化。 近年來,心腦血管疾病、腫瘤、糖尿病、退行性疾病等慢性疾病,成為死亡的主要原因,導致的死亡人數占到總死亡人數八成。 然而,變化的僅僅是疾病的種類,人類對于醫藥的需求仍然是不斷增長的。 醫藥需求是絕對的剛需。 隨著財富的增加,活得更健康、更長久將成為日益突出的需求,人們對醫藥保健的投入也必然會越來越多。 畢竟,錢再多,也不能帶進棺材里面去。 持續旺盛的需求是支撐醫藥行業長期走牛的底層邏輯。 此外,決策與消費分離以及多樣化的支付主體,所以不管多貴的藥,只要有用,醫生都會給你開;不管多貴的藥費,都會有社保、保險等替你付款。 這更讓醫藥行業變成了一個絕佳的投資標的。 從行業表現上來看,醫藥行業的表現也非常亮眼。 從美國成熟的資本市場來看,標普醫療保健行業指數自誕生以來的表現遠遠超越同期標普500指數。 有數據統計,從1989年9月至2014年7月,標普醫療保健指數漲幅高達969%,同期標普500指數漲幅為465%,醫療保健行業的漲幅是大盤的一倍多。 此外,從2009年到2014年,美國生物科技指數從57.14漲到了294.65,五年漲幅高達五倍。 美國生科ETF09年到15年走勢 同樣的邏輯,在A股也是一樣的,以2007年至2015年為觀察周期,累計漲幅最高的前20只股票中有9只是醫藥股,約占一半,醫藥行業可以說是大牛股輩出之地。 在股市中,能夠找到十倍股是很多投資者夢寐以求的。 對普通投資者來說,選到這類股票非常難。 但是從2005年到2016年8月底,中證醫藥主題指數就上漲了945.3%,基本實現了十倍的收益。 中證醫藥主題指數($CS醫藥TI)05年到15年走勢 毫無疑問,醫藥行業是一個長期回報非常豐厚的行業。 對投資者來說,長期堅持定投醫藥行業指數基金是一個非常不錯的選擇。 醫藥指數哪家強 醫藥指數基金都是跟蹤某個醫藥指數,復制指數的表現,可以說醫藥指數基金就是醫藥指數的影子。 要了解指數基金的好壞,先得看看相應指數的表現。 醫藥行業的主要指數有中證醫藥、全指醫藥、上證醫藥和醫藥100。 下面我們來細細看一下這些醫藥指數。 中證醫藥 中證醫藥,是從滬深300和中證500中選取醫藥股組成的,基本上涵蓋了醫藥行業的大盤股和中盤股。 全指醫藥 把A股所有的醫藥股都找出來湊在一起就組成了全指醫藥,可以說全指醫藥是典型的“雨露均沾”。 全指醫藥和中證醫藥的差別在于,全指醫藥還多出了一點市值最小的醫藥行業股票,但是小市值的醫藥股所占比重非常低,所以全指醫藥指數基金的表現,會與中證醫藥指數基金的表現高度雷同。兩者基本可以視為同一類指數基金。 上證醫藥 上證醫藥很好理解,就是以滬市選出的醫藥股為成分股。 一般來說,只包含上證股票的指數,不如滬深兩市都包括的指數收益好。 這也很好理解,覆蓋面更廣,意味著有更多的好股票可能被選中。 醫藥100 最后再介紹一個比較有意思的醫藥指數:醫藥100。 醫藥100指數選取醫藥衛生和藥品零售行業市值較大的100只股票組成,簡單來說,全指醫藥是雨露均沾,而醫藥100只傍大款,只投資市值最大的前100名醫藥股。 醫藥100還有一個優勢:它是等權重指數。什么叫等權重指數呢,就是指每個成分股所占權重是一樣的,每個成分股所占的資金比例也是一樣的。 因為要投資100家企業,所以最初的時候每家企業的占比都是1%。當然股票也會不斷的漲跌,從而影響自己在基金中的占比,所以指數會定期調整成分股和資金比例。 比如最初恒瑞醫藥占醫藥100的1%,但是恒瑞不斷的漲漲漲,占比漲到2%了,那么醫藥100就會賣掉部分恒瑞醫藥,把其占比降低至1%;到手的資金會再買入占比低于1%的股票,把每支成分股的占比都調至1%。 這個過程有點低買高賣的意思,它會起到定期再平衡的作用,獲取一定的超額收益。 從指數表現來看: 1、中證醫藥,以2004年12月31日為基準日,1000為基點,到8月9日是9938點,漲幅9.9倍。 2、全指醫藥,以2004年12月31日為基準日,1000為基點,到8月9日是9353點,漲幅9.4倍。 3、上證醫藥,以2003年12月31日為基準日,1000點為基點,到8月9日是6738點,漲幅6.7倍。 4、醫藥100,以2004年12月31日為基準日,1000點為基點,到8月9日是12374點,漲幅12.4倍。 為了方便大家比較,小錢做了一個簡單的表格匯總。 從表格中我們不難看出: 1、表現最好的是醫藥100,上漲12.4倍,這充分體現了等權重的威力。 2、中證醫藥和全指醫藥的漲幅都接近10倍,表現差于醫藥100,但是兩者的差別不大。 3、上證醫藥因為局限于滬市,漲幅僅為6.7倍,明顯差于其他指數。 一句話總結就是: 醫藥100>中證醫藥≈全指醫藥>上證醫藥 醫藥基金哪只好 看清楚了指數的優劣,選擇基金就比較容易了。 好人做到底,送佛送到西。 小錢這里給大家整理了市面上跟蹤這幾個指數的醫藥基金。 醫藥100是投資醫藥行業指數基金的最佳選擇,目前追蹤醫藥100的指數基金有國聯安中證醫藥100指數和天弘中證醫藥100,這兩只基金都是場外基金。 從規模上來看,國聯安的基金規模是天弘的十倍。 天弘的優勢在于其跟蹤誤差更小,管理費和購買費率更低。 天弘的管理費加托管費一年是0.6%,500萬以下申購費率是0.1%。 國聯安的管理費加托管費一年是1%,100萬以下申購費率是0.12%,100萬至500萬申購費率是0.07%。 跟蹤中證醫藥的,場外有信誠中證800醫藥指數分級和富國中證醫藥主題指數增強,場內有匯添富中證醫藥衛生ETF。 這幾只基金規模都不大,只有信誠的勉強達到2億,值得一提的是,富國中證醫藥是增強型指數基金。 在指數基金的家庭中,有兩種指數基金,一種是完全復制指數表現,可以說是純粹的指數基金。 另一種是在跟蹤指數的基礎上,通過主動性的管理,力爭實現超越指數的投資收益,這一類基金就叫做增強型指數基金。 增強型指數基金的優勢就在于不僅可以獲得指數收益,還可以獲得適當的超額收益。 不過富國這支成立時間較短,業績不具有可考性。 再來看看全指醫藥,目前有兩只跟蹤全指醫藥的指數基金,場內場外各一只,都是廣發的,一只是廣發中證全指醫藥衛生,另一只是廣發醫藥衛生聯接A。 至于上證醫藥,表現太差,這里就不再細說。 “抄底”的正確姿勢 目前整個醫藥行業經歷了幾輪大的調整,估值已由前期的高估轉入低估。 以覆蓋面最廣的全指醫藥指數為例,其動態PE已降至30.85,動態PE的分位點僅為15%,也就是說,把該指數過去的交易日分成100份,將當前的估值放在所有歷史估值中做升序排列,過去7年,只有15%的時間,估值低于這個水平,屬于明顯低估。 全指醫藥指數估值 當然,估值低并不意味著不跌,目前屎一樣的行情和雷一樣的監管,未來還可能會有其它違規被爆出來,從而開啟醫藥指數新一輪的下跌。 然而,有一點是可以確定的,不管醫藥接下來是繼續下跌還是會掉頭向上,現在醫藥的估值是值得我們入手的。 但是小錢不建議大家用“抄底”的心態大舉買入,而是以“建倉”的心態逐步定投。 從一個投資者的角度來看,如果醫藥指數繼續下跌,我會非常高興的,因為這意味著我可以用更低的價格,買入更多優質的資產。 不信? 我們來看看歷史上出現類似事件后市場的走勢就知道了。 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爆發,三鹿集團破產,蒙牛伊利暴跌,蒙牛乳業的股票在港交所復牌當天暴跌60%,伊利雖然沒有選擇停牌,但是股票也連續暴跌,從14塊多一路跌到了6塊多,市值不到50億元。 網民對兩巨頭口誅筆伐,罵聲一片,投資者損失慘重,行業前景黯淡。 2011年,央視曝光瘦肉精事件,雙匯受到重創,不僅股價大跌,凈利潤大降,品牌更是遭遇了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機。 2012年,白酒塑化劑事件爆出,屋漏偏逢連夜雨,中央此時又開始限制三公消費,白酒行業遭遇雙重打擊,股價持續兩年走低,茅臺五糧液等龍頭股跌幅都超過60%。 然而,不管危機發生時行業表現多么糟糕,投資者多么絕望。 統統都不是最重要的事! 最重要的是什么? 是行業存在的邏輯。 三聚氰胺事件爆發,人們不喝牛奶了嗎? 瘦肉精檢查出來,大家都不吃火腿腸了嗎? 白酒含有塑化劑,喝酒的人變少了嗎? 這些危機并沒有改變行業存在的邏輯,人們的需求依舊在,企業的盈利前景依然沒有改變。 要真說有什么改變的話,第一是小的企業在危機中沒落或者倒閉,龍頭企業反而更強了;而第二是行業監管會趨嚴,長期來看,行業發展會更健康。 事實也確實如此,三聚氰胺幫助了行業的整合,小企業退出,行業壁壘提高,龍頭企業的優勢加大。 隨后幾年,國人對奶制品的需求持續增加,行業在短暫的調整之后,迅速收復失地并快速增長。 瘦肉精事件之后,僅用一年時間,雙匯的利潤就恢復到了危機前的水平,兩年時間,股價就創出了新高。 白酒行業就更不用說了,茅臺股價從最低的不到120元,持續飆升,最高漲到接近800元。 同樣的邏輯,放在醫藥行業也是完全適用的。 因為假疫苗事件,疫苗行業會消失嗎?因為有幾個假醫生,體檢行業會退出嗎? 不會。 你生病了還得去看醫生,一年一次的體檢還是會做,該打針吃藥的一樣不會少。 而且監管變嚴,行業會發展得更健康。 這就像給植物進行了一次全面殺蟲除害,植物不會死,反而會更加茁壯。 當然,像長生這樣的害蟲可能是真的會消失,但是對醫藥行業來說,是一件好事。 因為我們投資的是醫藥行業指數,所以就算一些害蟲死去,也不會有多大損失。 反之,只要行業不斷發展,我們的投資就會有可觀的回報。 現在行情確實挺讓人絕望的,但是,如果現在開始定投,三五年之后,相信你會感謝現在自己做的這個決定。 力哥說理財 微信:lglicai 簡單 好玩 有干貨的 理財萬寶全書 版權聲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