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管家按: 上期我們講到,如今“養兒防老”難以靠得住,為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依”,新的養老理財方式漸漸被廣泛討論,比如目前正在發布的養老目標基金。 根據規定,養老目標基金發展初期主要采用基金中基金的方式運作。 投資者疑惑:什么是養老目標基金?養老目標基金名稱中都帶有“基金中基金”字樣,這和普通FOF是不是一回事?
第一個探討:什么是基金中基金? 基金中基金,即通過買入一籃子基金,間接投資股票、債券等金融資產。通俗的說,基金中基金就相當于基金經理幫你選購基金,核心是資產配置。 如下圖所示,基金中基金以投資于不同的基金,而這些基金則投資于不同的資產類別,比如股票、債券、以及各種另類資產等。
從產品結構和投資策略等方面看,基金中基金作為基金的買手,具備如下優勢。
第二個探討:資產配置和養老更配? 基于養老基金投資有兩個主要的特點: 一是長期投資,從職工參加工作開始積累到退休后領取養老金待遇,其基金累計時間長達三十年或更久; 二是控制風險、穩健投資,由于養老型基金投資人的風險偏好較低,這對養老基金的風險控制能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因此養老基金在關注投資回報率的同時更關注的是對組合風險的控制能力。 所以為什么不是普通基金,而是基金中基金? 養老型基金追求組合業績長期穩定,通過資產配置的管理形式追求分散風險。而基金中基金則是當下資產配置的較好承載形式,相比于普通基金,FOF型的養老基金與《養老目標證券投資基金指引(試行)》的理念更為契合,也能更好地實現養老型基金的風險收益特征。 第三個探討:養老目標基金和普通的“FOF”有什么不同? 不過養老目標基金雖然以基金中基金形式運作,但并不是普通的FOF。比如“新手”是不允許管理養老目標基金的。 按照規定,基金經理應該具備5 年以上投研經驗,其中至少2年為投資經驗;或者具備5年以上養老金或保險資金資產配置經驗,并且歷史投資業績穩定、良好,無重大管理失當行為。 仔細閱讀《養老目標證券投資基金指引(試行)》與《公募基金運作指引第2號——基金中基金指引》,我們發現:與普通FOF相比,養老目標基金有以下不同。 首先,定位更明確。普通FOF投資目標可以多樣,但養老目標基金專為養老而設。根據規定,后者為滿足養老資金理財需求,以追求養老資產的長期穩健增值為目的,鼓勵投資人長期持有。 其次,對管理人、基金經理、子基金的要求更嚴格。比如普通FOF對管理人無特別要求,但養老目標基金要求公司成立滿2年、公司治理健全穩定、投資研究團隊不少于20人、成立以來或最近3年沒有重大違法違規行為等等。 再次,有一定的封閉期。普通FOF是開放式基金運作,養老目標基金有定期開放的封閉運作期或投資人最短持有期限應當不短于1年。 最后,對權益倉位有要求。普通FOF沒有特別要求,養老目標基金定期開放的封閉運作期或投資人最短持有期限不短于1年、3年或5年的,基金投資于股票、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和商品基金等品種的比例合計原則上不超過 30%、60%、80%。 相對于普通FOF,監管層對養老目標基金的定位更明確、監管更嚴、考慮更全面、管理更專業、更倡導長期投資,而這使得養老目標基金的養老特色更加明顯,更適合長期持有,形成了養老目標基金的獨特魅力。 稅收遞延是政府給予養老第三支柱商業養老金的政策紅利支持,最明顯的好處就是稅收優惠。從工資中投入商業養老金的部分可以暫時免征個人所得稅(還可以通過投資產生收益),等到退休時再按退休的稅率進行繳納,由于屆時收入已經降低,預計隨著個稅起征點的逐步提高,按稅制應該會遠低于現在所繳納的稅款。 目前,以商業養老保險賬戶購買個人稅收遞延型養老保險已經在上海、福建、蘇州工業園區等地試點實施。預計最快將在2019年,公募的養老目標基金,也有望納入到稅收遞延的政策紅利范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