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8年,明治天皇登基。那些拱他上臺的藩主、武士們,就想著如何給他刷存在感了。有人要說了,你是開玩笑吧,天皇要刷存在感?
別說,還真必須刷刷刷。茂呂美耶在《明治》一書中,對此事給了個小標題《推銷天皇的苦心》。為何要推銷天皇,增加他的曝光度呢?只因當時天皇已被架空近千年,日本百姓,幾乎沒有什么天皇的概念。甚至在德川幕府被推倒之后,還有很多江戶人,不敢吃黃瓜。為何?(本圖為明治天皇即位儀式局部圖)

因為黃瓜縱切的紋路,跟德川家的家紋很相似。他們覺得吃黃瓜就成了大不敬。從這就可知道,百姓但知有將軍,不知有天皇。怕的是幕府,無視的是朝廷。(本圖為明治天皇在閱兵) 正因如此,明治登基之后,他的大臣們,開始給他量身定制了一套刷存在感的方法。最方便的當然就是巡幸了。你得讓老百姓知道有這么個玩意啊,知道改朝換代了,作主的不再是將軍而是天皇了呀。(本圖為明治天皇巡幸時的休息之所)
末任將軍德川慶喜隱退,江戶無血開城,沒過多久,明治天皇就從京都巡幸江戶了。此行隨從竟有三千多人。吹吹打打,哼哼唱唱,陣容真是超豪華啊。這樣才能讓百姓出來看熱鬧嘛。
行近江戶,隊伍之外,很多老百姓舉著太陽旗喊著,歡迎歡迎,熱烈歡迎……當然,這也是早就安排好了的。畢竟,當時很多江戶人,心里還向著德川幕府呢。為了收買人心,朝廷花了大本錢,按人數多寡,給每個町賞酒賞菜,搞成了大聯歡。明治天皇江戶一游,據說花掉了當年收入的20%,可謂是下了血本啊——要知道,當時正根幕府殘余勢力打仗,需要大把燒錢呢……
明治二十年之前,天皇頻繁巡幸各地。很多人把他走過的地方的泥土收集起來,說是能治病的圣藥。這當然也是安排好的,故意神化睦仁。(本圖為明治五年巡幸造幣局時的照片,據說后排旗幟左邊的人是西鄉隆盛,不過此說有爭議。因為他不喜歡照相,如今大家所見的西鄉隆盛的畫像,是根據熟人的回憶所制)
花了那么多銀子,當然效果是有的。尤其是,明治維新使得日本經濟大發展,百姓生活有了很大改善,兼之在甲午戰爭與日俄戰爭中打了勝仗,更讓日本人把都功勞歸到了明治天皇身上。(本圖為明治45年巡幸東京大學)
因此,明治天皇重病之時,很多百姓祈求老天爺讓他康復。看來,當年他那些錢,還是沒有白花的。(本文照片,來源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