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犬作為日本侵華的工具之一,早在九一八事變前日本關東軍就設置有專門的“軍用犬養成所”。最初主要用于鐵路和橋梁的警戒,后來又用于戰場通信,被稱為“傳令犬”,還被利用來在戰場上進行彈藥和藥品的運輸補給。 活躍在中國戰場上的日本軍犬,主要源自德國牧羊犬。 經過日本軍隊的馴養改良,進一步突出了它兇悍、殘忍的性格,因此攻擊力更強,對人更具有殺傷力,因此也被稱之為“日本狼青”。 日本在對我敵后戰場進行掃蕩的時候,日本軍犬發揮了他們嗅覺靈敏,機動靈活的特點。不論我抗日武裝埋伏的再隱蔽,在日本軍犬的嗅覺下都如同虛設,許多部隊在撤退過程中就是因為遭到日本軍犬的追蹤而導致了全軍覆沒。 日軍為了訓練這些軍犬的撲咬和殺傷能力,還經常使用戰俘和中國百姓對軍犬進行訓練。 1940年,日軍就曾在清華大學內舉行過一場華北軍犬比賽大會,使用了幾十名中國人供日本軍犬進行撕咬比賽,直到所有人都被咬死比賽方才結束。這些軍犬徹底咬死一名中國人最快僅用時3分鐘。 回復關鍵字“抗戰”看正面戰場的艱難歷程 抗日戰爭為什么打得如此艱難?回復關鍵字“漢奸”看清他們的嘴臉 如果“愛歷史”的東西對您胃口,歡迎打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