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代,隨著佛教傳入中國,佛塔的建筑在后漢末年就已經在中國普遍興起了。佛塔根據按建筑材料可分為木塔、磚石塔、金屬塔、琉璃塔等;按類型可分為樓閣式塔、密檐塔、喇嘛塔、金剛寶座塔和墓塔等;按塔的平面分,又分為方形、八角形為多,也有六角形、十二角形、圓形等;本篇隨小編一起欣賞中國的一些塔! 閣樓式塔 閣樓式塔是出現最早和使用最多的 他是印度塔和中國傳統樓閣相結合的產物 為我國塔中的主流 著名的有建于遼代的山西應縣佛宮寺木塔 陜西西安大雁塔 山西應縣木塔 陜西西安大雁塔 密檐式塔 密檐式塔為中國佛塔主要類型之一 可以說是一種由樓閣式塔演變而來的 新式佛塔 多是磚石結構 著名的密檐寶塔有河南 登封縣的嵩岳寺塔 嵩岳寺塔 金剛寶座塔 金剛寶座式塔是 從印度傳進來的又一種塔形 其基座是一個長方形的石質高臺 臺上建五座小塔 中央的塔較大 四角上的塔較小 現存最早的一座是北京西郊真覺寺金剛寶座塔 建于明永樂時期 除此還有 北京碧云寺的金剛寶座式塔 玉泉山的錐子塔 內蒙古呼和浩特的五塔寺的金剛座舍利寶塔等 真覺寺金剛寶座塔 寶篋印塔 寶篋印塔的形象為平面方形 一般以一層的為數最多 寶篋印塔是一種實心塔 由基座、塔身、塔檐與塔剎四部分組成 最大的特征是塔檐四角向上高高翹起 其造型小的可陳列于佛前供桌與香案之上 或供于佛龕之內 大者可在地面上建造 作為佛寺的一個組成部分 喇嘛塔 藏傳佛塔即喇嘛教所崇奉之塔 也就是中國早期“塔婆式塔”的發展 從元代將喇嘛教奉為國教 塔婆式塔便開始為喇嘛教所尊崇 并被俗稱為“喇嘛塔” 這種類型的塔發源于西藏 其發展幾乎遍及全國各地 凡與喇嘛教有關的地區,都建造藏傳佛塔 五輪塔 又稱為法界五輪塔 是由五個輪堆疊而成塔 五個部分 分別代表了宇宙的五大要素 空,風,水,火,地 浙江溫州樂清白象石塔 溫州樂清白象石塔院始建于 北宋天圣九年(1031) 明洪武六年(1373)重修 現臺基為宋代遺物 塔身為明初建筑 為樓閣式青石結構 平面呈六角形 5層,高14米 內部呈筒狀,整體逐層縮小呈錐形 廣東番禺蓮花塔 蓮花塔屹立于廣東番禺蓮花山上 原名“文昌塔” 因蓮花山多礪石 又名“石礪塔” 又因塔附近山坡有一塊天然獅形巖石 故又稱“獅子塔” ![]() 千尋塔 云南大理千尋塔 聳立在云南大理縣城西北崇圣寺內 崇圣寺 是國內外聞名的南詔名勝之一 是一座建于南詔時的古剎 現在寺院建筑早已蕩然無存 只有寺前三塔仍巍然屹立 千尋塔在三塔中最大 位于南北兩座小塔前方中間 所以又稱中塔 塔的全名為“法界通靈明道乘塔” 建于南詔保和年間(與唐朝同時代) ![]() 定縣開元寺塔 定縣開元寺塔 北宋磚塔古建筑 位于河北省定州市城內 這里是歷史上宋、遼交界的軍事重鎮 宋利用此塔瞭望敵情 故又稱料敵塔 ![]() 飛虹塔 飛虹塔 矗立在山西洪洞縣 東北17公里的 霍山之巔的 廣勝上寺 設計十分巧妙 是國內最大最完整的一座琉璃塔 ![]() 碧云寺金剛寶座塔 碧云寺金剛寶座塔 仿照印度建筑形式 又結合我國建筑的傳統手法而建造 塔高34.7米 全部為漢白玉砌成 有石階可盤登塔座 塔基共兩層, 塔基上面為三層塔座 座身有層層佛龕, 內有刻工精致的佛像。 塔座正中開券洞 塔座上矗立著5座13層密檐方塔 兩座喇嘛塔和一座小金剛寶座 8個塔尖參差高聳 輪廓極為豐富 塔身上布滿佛教題材浮雕 ![]() 四門塔 四門塔是 中國現存唯一的隋代石塔 也是中國現存最早的單層庭閣式石塔 其位于山東濟南歷城區柳埠鎮東北方4公里處 ![]() 凈藏禪師塔 凈藏禪師塔位于河南登封市 系會善寺高僧凈藏禪師的墓塔 一座唐代八角形仿木結構磚塔 塔身平面為八角形 每角砌出倚柱 倚柱突出墻外三個面 柱下未施柱礎 柱頭作覆盆式 ![]() 山西運城縣泛舟禪師塔 泛舟禪師塔 位于運城市西北報國寺的遺址上 為一座保存完整的亭閣式的全國 名塔之一 圓形唐塔的典型實例、孤例 塔的銘文有自己特色 是從做到右排列豎寫 在全國屬于罕見 有著極高的藝術價值 ![]() 還有很多 ![]() ![]() ![]() 中國佛塔的種類非常多,以上介紹的只是其中一小部分,因為篇幅有限,此處不一一列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