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萃取百問】21.萃取呈現的結構是固定的嗎 經驗萃取出來之后,需要呈現為某種方式才是成果。呈現方式是多種多樣的,文字類、圖片類、語音類、視頻類等都是呈現方式。 常用的呈現方式有案例、微課、手冊等,每種呈現方式都有一定的結構和格式,但其不是固定的,可以根據企業的需求和情況做出調整,比如案例的結構可以復雜一點,也可以簡單一點。所以,讓企業看同類經驗的呈現范例就很重要了,然后在調整一下結構和格式,作為呈現模板發給學員填空。 【萃取百問】22.萃取經驗會失敗嗎 經驗萃取也會失敗,比如標桿學員中途離場、標桿不牛、標桿對主題不精通、標桿不按萃取方法萃取、標桿沒跟上節奏、標桿不根據萃取師的引導修改成果等,這些情況會不能產出合格的成果,也就意味著萃取失敗。 參與萃取的學員人數越多,萃取失敗的幾率就會增大,因為萃取師不能一一照顧、輔導,一般來說會有10%的學員萃取失敗,比如40人的培訓,有4人左右因為各種原因不能產出合格的經驗。 30人之內,一個萃取師輔導、催化沒問題,30-50人就要配備第二名萃取師了,講課的是主萃,配合的協萃,由萃取技術的弟子承擔。2018年30人以上的萃取培訓都會配備兩名萃取師。 【萃取百問】23.萃取時會做游戲嗎 游戲、活動可以分為娛樂放松的、與主題相關的,根據萃取的時間、人數、節奏會選擇性地安排。 如果時間很緊、節奏很快,就會取消開場、中場的游戲,而是讓學員多休息一下,沒有必要早開始然后做游戲來調節,經驗萃取本來就身心俱疲,學員休息好才能萃的好。 時間充分時會做與主題相關的活動,比如開場時的鏈接、中場時的牛招分享、結束時的心得分享。 【萃取百問】24.學員堅決不配合 標桿學員是內容專家,萃取師是方法專家,兩者的結合才能萃取出經驗,但如果學員堅決不配合,那無論是訪談式萃取還是其他萃取方式,都不能萃取出經驗,因為經驗隱藏在標桿的牛事中,如果他不配合,就會對付隨意回答、練習。這樣的學員可以不參加集中的經驗萃取,后期作為專家評委評審就可以了。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在經驗萃取現場,在某個環節學員固執已見,不按照萃取師的方法或輔導進行練習,比如跑偏了也不修改、方法沒領會也不提問、指導了也不調整、直接引用原有資料而不萃取新的經驗等,這些情況會直接導致哪個環節甚至整個經驗無效。 【萃取百問】25.學員沒學會就否定萃取技術的價值 個人成長中都會有“積極錯覺”,做的好就全歸功于自己,做不好就問責于外部因素。在經驗萃取課程上,也會遇到這樣的學員,尤其是自己沒學會、沒弄懂萃取技術,就說“我這個主題不適合經驗萃取”、“這個不能萃取”之類的話。 萃取技術是通用的可遷移方法技能,無論是萃工作、萃管理還是萃生活、萃情感,都是可以使用萃取技術和方法的;無論是萃模型、萃工具還是萃流程、萃口訣,都是可以萃取出顯性經驗的;無論是知識、技能還是態度類經驗,都是可以呈現為文章、案例、課程等多種形式的。 “萬事皆可萃、萬招皆可取、萬法皆可現”,“萬事皆可萃”對應的是萃取主題和領域、“萬招皆可取”是指萃取的經驗類型、“萬經皆可現”是指經驗可以轉化的呈現方式。“萃取學到位,萬事皆可萃”,學員不會萃?那是沒學會。 【培訓講師】
王興權(王萃取):國際萃取技術研究院(IETA)中國分院院長,北京組織經驗萃取研究院院長、首席講師,萃取技術版權課創始人,萃取認證課導師,組織經驗萃取師,內生式課程開發催化師。自2009年開始專心致力于組織經驗萃取技術的研究、培訓和咨詢,萃取技術開創者、傳播者,人稱“王萃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