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富林遺址位于松江新城北端。1959年7月,上海市文管會考古工作者在松江縣進行文物普查時,在佘山公社廣富林村發現這里較大一塊區域是原始社會古文化遺址,之后對廣富林遺址進行了五次考古發掘,證實早在5000年前,廣富林一帶就有松江先民在此地勞作生息,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晚期,當地就已經普遍種植水稻,悠久的農耕史,表明了當地具有先進的農業生產方式。當地的紡織歷史也很久遠,遺址還出土有新石器時代晚期的陶紡輪。東周至兩漢時期,當地為規模較大的聚落或城邑,以后逐漸衰弱。2013年5月,被國務院核定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廣富林文化展示館設置在水下。漂浮在富林湖中的廣富林文化展示館以"時空之旅"為設計理念,通過廣富林考古記憶、上海成陸演變、先民活動到來、城邑特征形成、松江縣府興盛、上海城市崛起、走向未來明天等場景,讓觀眾在時光隧道中體驗和閱讀上海這座城市
三元宮是廣富林最早出現的祭拜場所,供奉的神圣,是堯、舜、禹古稱天官、地官、水官,是道教創立時最早的信仰之一
知也禪寺”座落于廣富林文化遺址公園內,是為紀念流傳松江民間的知也禪師施醫救人之善舉而復建

寺內設有山門殿、鐘樓、鼓樓、祖師殿、五方文殊殿、大雄寶殿、觀音殿、地藏殿、五觀堂、般若丈室、內觀閣等殿堂設施。禪寺布局合理,古樸幽雅,修筑精巧
——原文發表于2018.8.21.微衛星新浪博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