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高考錄取已經結束,各位高三生的學校也已經塵埃落定,馬上各位準大學生們就要變成大學生了。在這些準大學生中,有的會出省讀書,有的會留在省內讀書,但是孩子要不要出省讀大學?這對于很多家長而言,可以從高考前糾結到大學報到前。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高考:孩子應不應該“出省”讀大學?很多家長都不知道有這些好處。 1 好處一:低分上好學校 眾所周知,每年高考填寫志愿,大部分考生在面臨同樣的分數,同樣檔次的學校,都會優先選擇家鄉的那一個,填報的人多了,錄取的機會就相對要小得多,結果就是本省高校的錄取分數“炒高”了。最后導致一些本省高校在本省就會錄取一本,但是對于外地考生卻是招收二本生源,這樣的情況下,對于考生來說,讀本省的學校未免有些不太劃算,讀外省高校中那些在其所在省份招一本而在外省招二本的學校未免更劃算一些,性價比也更高一些。 2 好處二:幫助子女“斷奶”,學習獨立 現在每家都只有一兩個孩子,家家戶戶都當成寶。在家里上小學、上初中、上高中,父母方方面面都給孩子考慮好了,然而,這并不利于孩子的成長。因為,孩子始終活在父母的庇佑之下,缺乏獨立思考能力。出省大學可以幫助孩子離開父母打造的溫室學會獨立,自己的事情能夠自己去做,不再依賴父母。 3 好處三:多見見世面,增加自己的見識 我們都說農村孩子要走出大山,我們在自己的生活土生土長的地方,已經很熟悉了,去外省讀大學可以多了解一些其他地方的風土人情和文化,利于自己開拓眼界,增加自己的見識。讓我們能夠放大我們的人生格局,不再局限這一方小小天地,為未來尋找更多的可能。 4 好處四:出省讀大學,是父母和子女分離的預演 兒大不由娘,女大不中留。這句說話,道出了天下父母子女的最終結局。不管是兒子還是女兒,最終總是要分開。而上大學,就是父母和子女分離的一次預演。子女一年有九個月時間在學校,三個月時間在家,這樣的一種若即若離感,能夠讓父母子女都更容易適應彼此。在開學報道那天,我們也看到了很多父母眼中的萬般不舍,眼眶含淚,看著自己的孩子離的如此遙遠,半年才能再真實的見到一次,也是心情十分復雜。 對于以上觀點大家有什么看法呢?歡迎留言討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