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個畢業季,我有幸加入教師這個隊伍,各行各業都需要培訓,教師也不例外。一開始我覺得培訓就是一個形式,沒有實質性作用。但是,隨著培訓的開始,隨著每一位前輩的到來,全都是干貨,給我心靈沖擊,思想的碰撞,使我由被動培訓變成了主動學習。培訓的內容都很實用,各位前輩都分享了她們的故事,有師德,備課,教師發展之路,書法,論文寫作,現代教育技術,急救知識,班主任工作等各個方面。培訓完后我知道當一位老師不容易,當一名好老師更不容易。因為我們要具備很多知識,但是當我聽完前輩們的故事后,我也燃起了當一名好老師的信心。主要心得有:1.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2.教師不僅是教書,更重要的是育人。3.做一個有特色的教師。4.每天寫一點,有助于我們日后的論文寫作。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我們要樹立終身學習的習慣。然而讀書又是我們學習的有效途徑,活到老,讀到老,學到老。培訓之前我是很不喜歡讀書的,之前也有人說讀書好,但是讀書好在哪里,我始終不知道,所以也沒有從內心接受讀書這個習慣,導致我到現在為止一本課外書都沒有讀過。后悔沒早點認識這些培訓前輩,培訓之后,我從內心認識到讀書的作用。也許是很多分享的前輩都強調了讀書,也許是她們獨特的視角,也可能是我突然領悟到。所以,培訓完后,我就請教我女朋友,讓她問她爸給我推薦幾本書,因為女朋友爸是校長,也是教育工作者。推薦之后,我就和我的同事徐蒙蒙首先去嘉善縣圖書館辦了一張借書卡,然而圖書館書不全,有幾本沒有借到。我打算日后再去書店買,這是我第一次生出買書的念頭,以前看文科生買那么多書真是不理解,現在作為理科生的我終于理解了。因為我們是做老師的,知識更新日新月異,我們不能拿我們求學時老師教我們的再教給學生。我們怎么才能跟上知識的進展,唯有讀書,不斷學習,無論是對教學知識,還是教學技能都要提高。記得培訓的前輩說過,書局決定格局,格局決定教局,我認真想想還真是這樣的,所以要當一名好老師,必須要學會讀書。 教師不能只教書,更重要的是育人。在培訓之前,我還沒有認清教師的職責,之前我覺得教師只要把書本的知識教給學生就好了,現在我才發現,這樣遠遠不夠。我們更需要了解該學科的核心素養,培養學生必備品格與關鍵能力,注意與學生情感交流,點燃學生心中的那把火。培訓前輩給我們舉了這樣一個例子,北京師范大學張慧,參加了河南支教活動,結束那天,孩子們很早的守在門口問,你們還會回來嗎?突然一個孩子拽掉了老師的一顆紐扣,他說,我們原本打算念到初中就出去打工,自從你們來了,我覺得讀書真好,我要一直念到北京去,紐扣為證。這個孩子最初是個不聽課,擾亂紀律的學生。這也許就是老師的意義所在,我們無法改變留守兒童的出生,卻可以通過教育改變以后的命運。教育要點燃孩子心中的一把火。 做一個有特色的教師。教師那么多,但是能評上特級教師的能有幾個?凡是被評為特級教師的,都有自己的特色,有自己獨特的思想,從不人云亦云。記得培訓的一位前輩,有一次他要上公開課,有關比例尺,為了上好這堂課,他親自去用皮尺量嘉善縣市區的街道,上完這堂課獲得領導好評,大家不可思議,為什么他對街道那么熟悉,這就是特級教師的課堂,真可謂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為什么同一部分內容就他一個人上的特別好,就是要求我們對教材深刻解讀,對教學充分準備,有自己的教學風格,獨特見解。 每天寫一點,培訓時一位前輩講到,我們一定要寫,把自己的靈感記下來,現在手機通訊錄那么方便。自己平常教學過程中發生的一件一件事例,都是我們的實踐,我們要把這些實踐都記錄下來,便于我們分析教學,也有助于我們日后寫論文。有時候我們對教學有了自己的想法,我們一定要把它整理成文字,表達出來。 我要感謝一下教育局,為我們請來了經驗豐富的前輩分享經驗,這個崗前培訓內容豐富實用,多多少少會讓我們成長少走彎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