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到了,很多人喜歡去戶外游玩,甚至會到森林、草原密集的地帶,有些會被蜱叮咬,出現(xiàn)一系列的發(fā)熱等相關癥狀。 近日,江蘇一家有3人先后被蜱蟲叮咬,其中2人不治身亡。在這里疾控專家給大家普及一下蜱及蜱傳疾病的相關知識。 ——————————————— 蜱,又叫草爬子、狗豆子,是一種體形極小的節(jié)肢動物,大多數(shù)以吸食血液為生,是一些人獸共患病的傳播媒介和宿主,是吸血媒介中僅次于蚊類的疾病傳播媒介。蜱的體形特別小,僅約火柴棒頭大小,蟄伏在淺山丘陵的草叢、植物上,不吸血時只有芝麻粒兒那么小,但在吸了血之后能有紅豆那么大甚至更大。 蜱傳疾病有哪些? 蜱傳疾病是人經蜱叮咬引起的一組疾病。蜱叮人后可引起過敏、潰瘍或發(fā)炎等癥狀,更為嚴重的是蜱可傳播多種疾病。其中大多數(shù)是重要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和人獸共患病,如發(fā)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征、森林腦炎、出血熱、Q熱、斑點熱、萊姆病、回歸熱、野兔熱等,給人類健康及畜牧業(yè)帶來很大危害。下面介紹幾種疾病: 發(fā)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征: 主要表現(xiàn)為發(fā)熱伴白細胞、血小板減少,重癥患者出現(xiàn)多器官衰竭而死亡。 Q熱: 發(fā)熱、頭痛,同時以全身器官受累的急性或慢性癥狀為特征。 萊姆病: 畏寒發(fā)熱、頭痛、惡心、關節(jié)肌肉痛、皮膚慢性游走性紅斑。 回歸熱: 周期性高熱并伴有肌肉、關節(jié)等疼痛,肝脾腫大并具有出血傾向,重癥者出現(xiàn)黃疸。 蜱在哪些地方滋生? 蜱類棲息在陸地各樣的自然景觀。硬蜱多生活在森林、灌木叢、開闊的牧場、草原、山地的泥土、草叢中等。軟蜱多棲息于家畜的圈舍、野生動物的洞穴、鳥巢及房屋的縫隙中。 如何跑到人和動物身上的? 蜱蟲不能飛或跳,活動范圍一般為數(shù)十米,必須直接接觸宿主才可以完成吸血。當人或動物前往草地、森林、灌木叢等地時,棲息在這里的蜱蟲已經做好了準備。當人或動物經過,它就用有力的前足,抓住未來宿主,搭乘順風餐車,去完成自己的生活史。 ——————————————— 如何預防蜱傳疾病? 一般來說,蜱的活動高峰是春、夏、秋,從早春的4月持續(xù)到9~10月間,因此戶外活動時,可采取如下的措施: (1)在草地、樹林等地游玩時,最好在裸露的皮膚上涂抹驅避劑,如含有避蚊胺的驅避劑或花露水; (2)盡量避免在野外草地、樹林處長時間坐臥; (3)進入草地林區(qū)前,做好個人防護,穿著長衣長褲,扎緊褲腿袖口,穿戴連帽衣,并戴上帽子; (4)結束野外活動后,應當相互仔細檢查全身是否有蜱叮入或爬附,發(fā)現(xiàn)后應當立即清理; (5)一旦發(fā)現(xiàn)有被蜱叮咬、鉆入皮膚,切忌生拉硬拽,以免拽傷皮膚,同時還容易將蜱的頭部留在皮膚內。可用乙醚、氯仿、旱煙油涂在蜱的頭部或在蜱旁點燃煙頭、蚊香烤它,數(shù)分鐘后蜱蟲就自行松口,或用凡士林、液體石蠟涂在蜱蟲的頭部,使其窒息,然后用鑷子輕輕把蜱拉出。當然最好是盡快找到專業(yè)醫(yī)療機構取出,然后做局部消毒處理,并隨時觀察身體狀況,及時進行治療,以免錯過最佳治療時機; (6)盡量不要接觸蜱的體液,如用手捏死拍死蜱等,如不小心接觸,及時消毒處理。 (7)和其它通過蟲媒傳播的疾病不一樣,發(fā)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征病毒可以“人傳人”。家人特別是陪護的家屬要注意自我保護,除了蜱蟲叮咬可以感染病毒發(fā)病以外,正常人也可以通過接觸病人的血液、體液、分泌物或嘔吐物而感染。 來源:杭州市疾控中心傳防所 |
|
來自: jiezhukuaile > 《我的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