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茶人者,因茶而生,與茶為伴也;不論王侯將相,還是鴻儒白丁,因茶結緣者,皆茶人是也;所謂茶人故事,只為茶人而生是也。 茶,始于神農蠻荒,卻興于唐宋,在蕓蕓茶人中,我們一起走進大唐盛世,解開歷史的迷霧;穿梭千年時光,與茶圣陸羽來場時空對話。 --------- 導語 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 --------- 唐 杜甫 《旅夜書懷》 今天,我們走進陸羽,除了因《茶經》之外,去會會一個“不一樣的”嗜茶之人。 問:陸羽其名的由來 答:關于陸羽本人,筆者翻閱典籍得到一個較為明確的結論就是“陸羽不知其父母是何須人,身份成謎。有的說是孤兒,有的說因相貌丑陋是棄兒,后被智積禪師收養,承襲“禪茶”衣缽,一生嗜茶。 至于“陸羽其名”,在《新唐書》和《唐才子傳》記載,“陸羽以《易》自占,得《漸》卦:“鴻漸于陸,其羽可用為儀,吉。”其意為鴻雁飛于天上,四方皆是通途,兩羽翩翩而動,動作整齊有序,可供效法,為吉兆。”還有種說法,就是智積禪師在收養陸羽的時候,有鴻雁羽翼護佑,取名“陸羽”。 問:陸羽顏值如何?難道除了《茶經》之外,就沒有別的能讓人記住么? 答:在這個看臉的時代,沒有顏值,很容易就被遺棄了,陸羽也是“顏值低”的受害者。他靠的不是顏值,而是智慧和才華。這在《陸文學自傳》中有明確記載:“字鴻漸,不知何許人,有仲宣、孟陽之貌陋;相如、子云之口吃。”陸羽自己承認除了“丑”還有點結巴,但是并不影響他的驚世才華和滿腹經綸。 問:陸羽是如何于茶結緣的? 答:陸羽自小身處廟堂,日誦經文梵音,不是他喜歡的。九歲時詰問智積禪師,并向往“孔圣之道”,作為懲罰,讓其學習沖茶。在鉆研茶藝中,通過不斷的參悟,終于愛上了茶,甚至嗜茶如命。為后來的《茶經》奠定的基礎。特別是后來結緣皎然、李季蘭(唐朝公主、知名才女)等名士,對其禪茶影響很大,為我國禪茶文化傳播產生了重大影響,和皎然一起并成為“禪茶之祖”。 問:陸羽的《茶經》對后世的影響? 答:陸羽的《茶經》是中國茶文化的標志。《茶經》三卷十章七千余字,分別為:卷一,一之源,二之具,三之造;卷二,四之器;卷三,五之煮,六之飲,七之事,八之出,九之略,十之圖。《茶經》是唐代和唐以前有關茶葉的科學知識和實踐經驗的系統總結;是陸羽躬身實踐,篤行不倦,取得茶葉生產和制作的第一手資料后,又遍稽群書,廣采博收茶家采制經驗的結晶。在中國茶文化史上,陸羽所創造的一套茶學、茶藝、茶道思想,以及他所著的《茶經》,是一個劃時代的標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