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有很多老年人一旦上了歲數經常會渾身疼,尤其腿腳疼是特別常見的。往往都覺得這跟自己歲數大有關系,可能站得多了、走的多了,休息休息就沒什么事了。 最近有一位觀眾張女士經常腳后跟疼,疼得像針扎一樣難以忍受。查了很多次,總也查不出什么毛病。經過多次就醫以后,最終發現實際上它得了一種很容易被忽視的病,而且在老年人當中也很常見。 張女士說,幾個月前她的腳后跟突然像針扎一樣疼,走路根本不敢挨著地,而這種困擾了她幾個月的病癥,卻始終找不到原因。但是卻始終找不到原因。記者采訪得知,像張女士這樣腳后跟痛的人不在少數,都是腳跟有點脹,走路感覺有點硌。 足跟疼痛嫌疑一:骨刺 醫生說,單純增生只能說明他局部骨頭結構有些老化蛻變。 張女士雖然足部有增生,但是他腳部的疼痛并不是增生造成的。那張女士腳疼得真正原因是什么呢?網上資料顯示,足底針扎一樣的疼痛很可能是痛風的前兆。 足跟疼痛嫌疑二:痛風 醫生說張女士足跟疼痛的位置在軟組織,而痛風的疼痛一般在關節,因此張女士也不是痛風。 雖然張女士腳后跟疼痛難忍,但是表面看不出有什么癥狀。而且張女士想盡辦法都不能緩解疼痛,她究竟得了什么病呢? 跟痛癥 跟痛癥這個病其實發病率很高,但是又特別容易被人忽視。認為無非就是走路走多了,多休息休息就好,結果被耽誤了。在相關的門診接診過程中,跟痛癥會達到5%到6%,而且也沒有什么特別好的治療方法。最多就是做手術,而且這個病屬于退行性病變。老人當中發生的多,但這并不是老年人的專利,很多的年輕人現在習慣于快走、暴走。有35歲的年輕人為了減肥每天暴走2萬步也得了這個跟痛癥,而且是不能走路了,一走就疼。 那么這種病到底應該如何防范?又是什么原因導致的呢? 足跟軟組織包括足部根部,起到保護和緩沖的作用。張女士的足跟軟組織發炎造成疼痛屬于跟痛癥,專家說跟痛癥是一種非常普遍的疾病,但是因為疼痛點在軟組織,所以在診斷中很容易被忽視。 那么張女士足跟疼痛究竟是什么原因? 張女士說她穿高跟鞋穿了很多年,后來變成平地鞋后才得了跟痛癥,難道張女士真的是因為平底鞋得了疼痛癥嗎? 宣武醫院骨科足裸專業副主任醫師 王強:“穿高跟鞋它重心是在前面,所以后邊的受力小。所以時間長了以后,足跟的這種軟組織的抗刺激能力就會差。她腳后跟的軟組織不適應這種過度的壓迫,那么它就會出現一些炎癥。 為了驗證高跟鞋對腳部的壓迫,記者也做了壓力試驗。當記者裸足站在壓力分析儀上,足壓力為2.4牛頓/平方厘米。用2.5厘米厚度的硬質泡沫墊在足底來模擬對應高度的高跟鞋進行測試?,F在左前足的受力情況發生明顯變化,變為5.0牛頓/平方厘米。 在接下來的測試中可以看出,當足跟高度達到十厘米時,記者的腳已經呈現出類似墊著腳尖的狀態,而腳部的關節也出現了較為明顯的變形。此時可以看到電腦測量的前腳掌壓力竟然達到了41.6牛頓/平方厘米。如果每袋水泥的重量是20公斤,那么41.6牛頓/平方厘米的壓力相當于25袋水泥所帶來的強度值。 而長期穿高跟鞋壓力集中在前腳掌,腳后跟自然會慢慢的退化。張女士正是因為過多的穿了高跟鞋導致足跟軟組織得不到鍛煉,久而久之的支撐力和緩沖力下降,一旦換成平底鞋,軟組織支撐不起,從而發炎疼痛。 久穿高跟鞋確實不能很好的保護足跟,那穿哪種鞋才正確呢? 宣武醫院骨科足裸專業副主任醫師 王強:“當足底變成平的時候,尤其這個鞋比較硬或者是說鞋底比較薄,那么它跟地面擠壓摩擦的情況就增大。所以應該選擇一個稍微跟兒高一點的,比較軟的鞋。換一雙鞋就改善了走路狀態之后,慢慢會好轉。” 穿對鞋預防跟痛癥尤為重要,一旦得了跟痛癥,除了藥物治療,還有什么保養方法呢? 要用一點力掰一下腳底,有一種撐的感覺呆幾分鐘。它實際上對足部起到局部放松,疼痛、痙攣就會減輕。這個病確實挺遭罪的。 提醒大家:第一.鞋要選對。 第二.運動也得適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