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精选,精品九九视频,www久久只有这里有精品,亚洲熟女乱色综合一区
    分享

    回歸自然農耕

     大醫治國 2018-08-28

    《季節》 來自安金磊厚土園 02:35




        安金磊 河北省棗強縣馬屯鎮東紫龍村人。他是一個用生命的真誠對待土地和莊稼的有機農人,同時也是一位學養淵博的有機哲人。他原本農業科班出身,從國營農場辭職后,開始了他夢想的自然農耕實踐。他承包的40畝地,從來不施化肥,不打農藥,甚至不澆地。他的理念是:自然的土地就是最科學的土地,也是最實用的土地,更是最干凈的土地,長出的莊稼當然也是最好的,而過多的人為干預,就是對土地的破壞。他將種田變成享受快樂的過程,嘗試一種嶄新的“農業禪”生活方式,恬淡、質樸、灑脫,讓人對這位新農民刮目相看,感慨萬千。

             廖曉義 北京地球村環境文化中心創辦人兼主任; 1954年出生于重慶,1986年畢業于中山大學哲學系,獲碩士學位,是知名民間環保事業倡導者和活動家。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研究生社會公益導師。2005年廖曉義當選中央電視臺經濟年度人物社會公益人物,2006年當選綠色中國年度人物之一,被第29屆奧林匹克運動會組織委員會聘為環境顧問。


    廖曉義

    您做有機農耕多少年了?


    安金磊

    1997年,我所在的公有制農場改制解體,于是我回到村里,承包了村子邊緣的40畝土地。那是大家都不愿意要的一片地,因為路太遠而且非常貧瘠。我想我有辦法改良,我要做的事情本來就是一個挑戰。到現在已經十年有余了。

    廖曉義

    您所說的挑戰是什么意思?您當時對什么不滿意呢?

     安金磊

    我當時看到農場的生產方式沖突太大了。很多人到現在也不一定理解,他們可能覺得那樣的農場很棒,但與我心中的農業差異太大。農場的生產方式不是和自然融合的,簡直就是對抗,在農場里看到的很多東西都不是我在農校學的。跟植物相關的蟲出現了規律,他們告訴你怎么殺,怎么對付它。對付它有很多方法,本來應當預防為主,物理方法為主,化學方法為輔。現在是反了,物理方法為輔,化學方法為主,不是預防為主,而是殺為主。這是二元的世界里的對抗,我們了解大自然是為了和它對抗嗎?所以我覺得這些東西不過癮,很慘,不是我生命中要的東西,我自己覺得所有生命應當共存、共樂、共融,不是霸占主義,不是對抗。




            廖曉義:大家都知道在依賴化肥農藥數十年的土地上,搞有機農業是非常艱難的,需要一個痛苦的轉換期。
            安金磊:是啊,在開頭的幾年進展非常艱難,肥料、雜草、蟲害、種子等等,這都是農業的幾大基本問題,自古以來就是。我當時坐火車到北京求助專家。找到農業大學,教授們說他們現在只有有機農業的理論,實踐還很少;又找到農科院,又推薦去找國內的有機農業認證中心,結果又是給了一本書。誰都說這是好事,但不是你個人能搞的事,太累不說,也搞不成,沒有效益,但我有信心。最初的幾年,盡管我的產量每年都比別人家低,但是看到土壤在我的幫助下一天天健康起來。經過幾年休耕、輪作、堆肥之后,慢慢的我的土壤踩上去都能感覺出是有彈性的了,蟲剌蛄、蚯蚓都回來了。2004年,周圍的土地都受了大災,而我的莊稼卻安然無恙,中國農業科學院的專家也跑來研究。
            廖曉義:您有什么高招呢?比如談到現在土壤的問題是系統的問題,農業生態系統跨掉了,還有沒有救?怎么救?
            安金磊:第一就是要改變對土地的態度,所有的生活都建立在土地的產出上。生活除了溫飽以外,最后是精神的快樂。現在的土地極缺的是需要休憩,輪作和休耕現在是最重要的。土地太累了,必須按照生態法則去休養它。就像病人,病了的時候還干活是不行的,要讓土地調養。土壤是農業生態系統的最基礎部分,土壤恢復了健康,生態系統才又恢復的可能。



                                                    生態農業與“石油農業”


            廖曉義:農藥瓶就像是石油農業的輸液瓶,不僅在生產和運輸過程中消耗大量能源,對人們身心健康構成極大威脅,而且對生態系統的平衡及生物多樣性都是嚴重的摧殘。
            安金磊:十五年前我農校畢業,在國營農場當技術員,開始種植西瓜。初次打開除草劑瓶子的感受到現在還記憶猶新——太難聞了!真讓人受不了啊!我就憑本能直覺想到:這樣的東西用下去,土地和植物肯定很難受。人們常常把大地比作母親,往土壤里施除草劑,不就好比往母親身上投毒嗎?不提自然本性融入的愛和平等心,全憑著化學除草和農藥技術,這種是工業化的,或者是無生命意識的。人在這個過程中內心是煎熬的,雖然把殺蟲劑和除草劑搞的得心應手。我覺得應當放棄這種技術,要改變這種狀態,因為這樣做離人的本性太遠了。我們生產食物的最終目標是為了誰?難道不是為了生命的滋養嗎?我們殺死了土壤里的生命,難道不就是在自殺嗎?道理多簡單呀!
            廖曉義:為什么大家還在使用這些毒藥呢?他們真的能殺死蟲子和提高產量?
            安金磊:老人們說了,幾十年前,地里有蟲子,但很少形成蟲害,使用了農藥后蟲子反而越來越多。還有化肥和轉基因種子,看起來產量是提高了,但糧食和蔬菜越來越沒味道。現在種地圖省事,除草劑、農藥一噴,化肥一撒,就等著收莊稼。世界上哪有這么好的事?全好的事就有大問題!現在使用除草劑、農藥、化肥和轉基因種子已經非常普遍。這些化學產品的確使農產品一時增加了產量,但地力卻在不斷下降,土壤的結構都破壞了,這就很難恢復的,當土地徹底崩潰的時候,人是不能拿錢來充饑的。而且現在增產只要是由于有了機井等灌溉設施的原因,是以大量抽取地下水為代價的,這又是另一個可怕的惡果。為什么要這樣?非理性的市場經濟體制所迫使的啊!生產食物的人遭受經濟的盤剝,農民只好再去壓榨土地!他們買雜交種子、轉基因種子,加化肥農藥除草劑,再加大型機械化……這就是現在的局面。而這些化學合成物和大型機械化,都是以消耗大量化石能源為代價的,所以叫“石油農業”。



    有什么辦才能擺脫現代農業對這些東西的依賴?


            廖曉義:有什么辦法才能擺脫現代農業對這些東西的依賴呢?

            安金磊:經濟體制的問題也需要慢慢調整,只要我們愿意,我們搞農業生產的可以先獨善其身啊。

    怎么解決蟲子雜草的問題 ?

            廖曉義:怎么能做到呢?比如怎么解決蟲子雜草的問題?
            安金磊:我前面說了,我們可以預防為主。大森林里面從沒有人去灑藥,又有多少蟲災呢?原因就是各種生命之間互相依存,它們相互平衡了。這給我們啟示啊,我在棉花地里間種了芝麻,許多棉蟲就會躲避芝麻的氣味,旁邊種幾株玉米專門給它們吃,它們有了更好的食物就不吃棉花了;再套種點豆子,豆類有固氮菌,會給地里保留天然的氮肥,下一級正好可以種玉米……我們能做的就是模仿大自然,包容一切生命。比如人們說的雜草,許多農場的地里“干干凈凈”的一根雜草也不許留,就是沒想到雜草對土地的保護作用。它可以涵養水分啊,很多小昆蟲能在里面棲息,這樣我們的莊稼就舒服了,其實并不會太影響產量,而且結出來的果實顏色味道都很好。我們不是除草,而是控草,只要雜草的長勢不要超過莊稼就可以。只有這樣才能形成前面所說生態系統。你看那些所謂標準的農業,那是最殘酷的,破壞得最厲害的。這還有什么意思呢?生活很簡單,幾畝地就夠了,更多的是生活以外的東西。
            廖曉義:不用化肥用什么肥料?
            安金磊:一般大家所說的肥料只是一個小小的發酵劑的作用,土壤最重要的不在于外在投入肥料,現在大家恰恰對這個問題沒有認識。比如都以為種好田必須要有充足的水,旱了就澆水,對嗎?不對,我們的大自然總是讓你處于餓的環境才能活得更好。一開始要放大量的肥做底,恰恰是錯的。如果讓它小的時候得到最好的養分的話,根就扎不深,抗病蟲害的能力就差,這樣的莊稼長得再好看,葉再飽滿再肥厚也不是最好的。不需要吃了,這樣的東西沒有營養,營養不是作物自身產生的,要從土壤里來。我們需要的肥料只是讓土壤的結構更合乎自然,而不是把肥料直接供給植物的。要讓植物得天地之氣,化自身的力量迸發,讓它的根變成鋼筋鐵骨才對,我們吃的是這個。
            廖曉義:小麥在比較干旱的情況下,根可以扎得很深,這是它為了適應環境的自我調節方式。對于一個生命,所謂的自然災害、病蟲草害,實際上也不是和它完全對立的,而是統一的,或者說是有利的。
            安金磊:有時候是這樣,單一物種在上千年的演化過程中,偶然像遭遇瘟疫一樣遭受到巨大破壞,可能是不可避免的。但是這個過程過去之后,是相對的持續繁榮的階段,比如說瘟疫過后,會有上百年的相對穩定時期。我們如果是從栽培角度來講的話,就要把它培養得更健康,為了不讓它遭受滅頂之災,就要促進它的自我調節能力。因為疾病的產生是外在的因素加上自身的虛弱,外在的僅僅是誘發因子。





    關于自然農耕的意義


            廖曉義:自然農耕的意義不僅僅是在為人們提供健康的食物這么簡單。

            安金磊:農耕不僅是一個生產的功能,生態的功能更是重要的,這兩個功能是相互依存的。當生態功能喪失的時候,生產功能也就要面臨萎縮了。土地本有一個天然和諧的系統,包括植物、昆蟲、鳥類、微生物等等,這個系統越豐富就越穩定。古人說:仁者以天地萬物為一體,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使用農藥,表面上一時除去了蟲害,但把一些對莊稼有益的害蟲也殺死了,比如蚯蚓,在使用農藥和除草劑的土地里就很少見,土地就板結了,縱然是機械的深耕也不能使土地恢復原來的松軟。不使用除草劑、農藥、大量的蚯蚓就繁殖起來,它們就成了耕田的幫手。而對昆蟲是“害蟲”、“益蟲”的定義本來就是片面的,比如認為是“害蟲”的螻蛄,它就可以起到間苗的作用;各種螞蟻,在深秋時會把草籽收藏起來,作為過冬的食物,而第二年地里就不會鬧草荒。一種所謂的“害蟲”恰恰是另一種害蟲的“天敵”,只要種類足夠繁多,它們相生相克,哪一種都不會形成蟲害。還有鳥類,人們在地里撐起網子,防治麻雀等鳥類來吃谷子,這都是讓人痛心的,很多鳥是不吃草的,比如燕子就吃谷地里的蛾子。它們都被網子纏住,經過了很多掙扎,最后絕望地累死,在上面吊著,翅膀被卡著,實在是慘不忍睹……現在鳥兒們都喜歡上我這里來,我們把它們當主人啊!因為它們也干活了啊,棉田里的椿象、蚜蟲都是它們幫我捉的,所以我根本就不需要使用農藥。





    關于與之配套的自然生活方式


           

             廖曉義:我們倡導自然農耕,是不是應該同時倡導一個與之配套的自然生活方式呢?
            安金磊:我家洗碗用絲瓜瓤,燒水用玉米芯,洗頭用堿面,飯后的碗筷用玉米面粉擦一遍,油就干干凈凈,清水一沖即可。用后的玉米面粉拌上瓜果菜皮,就養豬狗。三個菜一家人就夠吃了,都是地里長的,焯菜的水留下來做粥。現在城里人愛生病,一個是運動少,勞動是人健康的基本需求;二是吃的那些食物沒有營養,能量不夠,那些大棚蔬菜、轉基因食品對人沒好處。
    素食是最健康的,而且一個肉食者對自然的消耗至少是素食者的10倍。我從沒給我的兒子買過一粒糖果或者冰糕,即使是糖果冰糕這種非自然的很小的工業產品,也意味著能源和環境的消耗。現代農業一味追求產量是一個巨大的錯誤,因為糧食的一大部分都是用來當了生產肉制品和奶的飼料,做了酒、甚至燃料。而這些都是追求產量而使用化肥和農藥、需要抽取大量地下水的一個原因。這樣不僅糧食的品質下降,更嚴重的是在化肥、農藥的使用過程以及生產環節中對環境和能源的破壞不可估量。追求產業化、純粹市場化的農業意味著品種的整齊劃一,意味著對土地更多的榨取,把田園變成車間,使土地喪失了輪作休養、多樣化耕作的機會,獲利的可能僅是商人,對農民、土地則都是一個陷阱。
            廖曉義:吃素也是在吃生命嗎?
            安金磊:吃素是吃生命的果,不屬于殺生。比方說一粒豆子能活下來,到秋天生了130顆豆粒,它死掉了嗎?沒有死,只是生命不同階段的狀態,無生無死。生命就是回到基本的本位上去,如果不是那樣,大自然母親就不高興了。
            廖曉義:所以說所有的生命是依賴于別的生命生存的,主要是在這個過程中間保持一種感激和節制。
            安金磊:吃素是最大的節制,吃素是生命和欲望本身的需求到了最低點。我做自然農耕的時候,有過猶豫,就是要不要搞養殖,養殖就要殺生。但是如果說沒有養殖就沒有肥。在農村大家都要吃肉,不能把村民弄來吃素,偶爾給他們將少吃肉多吃素對身體有好處,他們都慢慢習慣了。




    減少肉食是減少當前環境問題的有效措施


              

            廖曉義:減少肉食的確是減少當前環境問題的有效措施,但現在人們吃肉太多了,上了癮,無肉不歡。      

            安金磊:先嘗試走到自然的過程,體會到快樂,并得到先進的理念。我不可能接受一幫呼吸都很大肉味的朋友,和他們說什么都聽不進去,因為身體不讓他聽進去。不是因為外來的文化影響,就是因為生活和飲食影響了思路,或者是更強化了思路。欲望占有了世界,占有了山和土,占有了樹林,占有了水,這種思維比飲食更強化了,所以說從素食開始很有意義。
            廖曉義:石油農業可以說是短平快地獲得經濟效益,自然農耕能賺錢嗎?畢竟貨幣已成為人們下不了套的游戲規則了。
            安金磊:我出產的產量僅僅比使用化肥農藥的低一點,但品質好啊,所以能獲得更好的能量。人們本來就應該付出相應的報酬給生產食物的人,現在是交換不公平了,所以逼得農民降低產品質量,逼著農民去破壞自然環境。人們就是不算長遠的賬,只關心自己的錢包,關心那個虛擬的數字,中了邪啊!連自己的健康都不在乎了,誰又能計算出污染一滴水的代價?如果地里的地力在一年一年恢復,生態系統在好轉,這其中的代價無法用金錢來計算,更重要的是,自然的田園給了人最健康的生活。



    關于兩種不同農業生產方式的成本

          

             廖曉義:您認為有機農業能養活世界上這么多人嗎?
            安金磊:這個問題我們前面提到過。產量的目的是為了吃的東西多嗎?比如說吃一斤有膨大劑的土豆跟吃半斤沒有膨大劑的土豆能量是相同的。你要100斤有水分的東西,還是要60斤沒有水分的東西呢?它們的能量是一樣的,為什么要那么累?現在人為什么饑餓?比如說我們一家的三口,三畝地就可以過得很好,但如果像城里人那樣買轎車、樓房,無休止地追求奢華消費,三百畝地也不夠。這個世界可以滿足人類的基本需求是沒有問題的。其實我們今天所擔心的產量問題,全是虛幻的。我做的八年棉花實驗,產量僅僅低一點點。今年的小麥得病,好幾個省大面積死亡,不僅僅是減產,有的是絕產。咱們家種了十幾畝麥子安然無恙。很多人說是旱災,其實都有水,都澆過水了,因為土壤結構已經不行了,已經到了極限,再不轉的話,后果很慘。
            廖曉義:是轉到有機農耕嗎?
            安金磊:有機農耕更強調生產方式,是相對于化學石油農耕而提的。我們講自然農耕就比較好,和天地結合更緊密,更能體現人不是以生產方式為主體的,而是生活。把土地看成田園,體現我們身心都能回歸自然的態度。到這里,我們還應當超越文字的局限,覺知內在的東西。我們被貌似強大的工業文明沖擊得很厲害,我們應該順著我們的方向去走。所謂堯舜的和平并不是說某一個時段的問題,我們恰恰不是在階段當中談另一個階段,應該遵循的是生命的主線,不是因為發現工業文明出現了問題再找一個對立的方式。我們的視角是循環的,是整體的,而不是派生的。真正理性的人始終都沒有離開過。這不是走回頭路,不是在二元對立的世界里取舍,就像生死不是直線的。



            


            廖曉義:您所實踐的,都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
            安金磊:上高中時,我偶然買到了一本莊子的書,喜歡得不得了,后來又讀到了《齊民要術》《本草綱目》等中國傳統的農業經典,了解了神農、伏羲。中國的傳統文化中有大智慧,那就是尊重、順應自然規律。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布袋和尚說: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心地清凈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也許回歸本源,才是真正的發展啊,向外的、無休止的所謂“進取、發展”的結局可想而知。
            廖曉義:對于傳統的哲學里面談到的陰陽五行,這種東西在您的實踐中有什么感受或者是完全不自覺的融在里頭?還有24節氣?
            安金磊:24節氣,陰陽五行其實是一樣的,是通的。因為24節氣是看著大天地,其實在農田里頭,每天都在看24節氣,可能更靈活些。看看《黃帝內經》,再看土地和植物是同等的、共生的狀態。《黃帝內經》是講恬淡虛無,真氣從之。恬淡虛無是心里的欲望問題,真氣本來就存在,源源不斷的,是循環的,要阻塞了它,可能本有的東西消磨掉,不能從之。所以原有之氣的循環沒有了,人就完蛋了。土地也是一樣,用我們的恬淡虛無的心境讓自然里面所有的氣脈都打通了,讓它循環,自然真氣就是我們的水和養料。
            廖曉義:對于農民來說,您覺得有多少人能心無旁騖的專注于土地?其實這本應是一個農民的美德,我們卻沒有底氣去這樣要求農民,因為他們在市場體系中已經太過弱勢,辛苦一年的利潤可能遠遠不及各級農業中間商。對于今天中國的農民群體來說,對土地、對環境、對生態的特殊責任,比起改善生計、提高收入的強烈愿望,實在是一種苛求。
            安金磊:我們應該重新考量我們每個人心底習以為常的一些思維套路。農藥化肥就等同于科學嗎?更多地付出辛勞就等同于落后嗎?輕而易舉殺光田里的蟲子就等同于人定勝天嗎?視草類為仇敵就等同于以人為本嗎?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思考一個古老的問題:我們與自然、與世界之間,究竟是怎樣的關系?取舍得失之間,是怎樣的關系?
            廖曉義:在貨幣量化了一切的時代,鈔票幾乎就成了選票啊!
            安金磊:要是在市場上買菜,不管是有毒的、無毒的,你的行為是鈔票對接的行為,鈔票只有在醫院才能和健康對接。很多人是想不到的,大腦是屏蔽的,或者還有饒幸心理,只有內臟是知道好壞的。生命最需要的食物是什么樣的,是什么品種,身心的健康狀況會告訴你。如果你遠離了醫院,其實恰恰付出的鈔票是最少的。小小的飲食的改變,跨出了一小步,把整體都得到了,這是最重要的。在這里頭,對接的不是消費者跟生產者,是所有系統里面參與的同胞的對接,或者是有無的對接,或者是心靈的共振。這個過程之后,他就會知道我們不會像市場那樣,消費者和生產者之間為了各自利益討價還價,好像有點對立。他們接近的不是農民,接近的是回歸自然,這個過程是合二為一的,以后就知道我們要共同的親近自然,應該在自然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在自然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廖曉義:在自然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是什么意思?是前面所說的人歸本位嗎?
            安金磊:人是有人性的,對自然的本位是立體的、整體的,不是平面的。肉體在這個地球上,但是心可能在宇宙之外,能夠包容整個宇宙,身在心中而不是心在身中。只有這樣才能夠不越位地活著。具體到行為,比如說做農業,就要做到讓蜜蜂去幫你授粉,而不是像現在的果樹都是人工授粉;讓土地健康,有毒素就讓草去凈化,讓微生物去做,這就是具體的。人就是欣賞,有更多時間是想歸去來兮。很多東西不是別人給你一本書才了解生命的意義,而是在不專注于物質的時候,很自然的就會思考生活的意義。活著干嘛?每天干那么多的活,越干活越有壓力,越沒有安全感,覺得做更多才行,把很多生命本然的運作要自己去代替,其實我們能代替嗎?旱時代替不了水,澇時代替不了陽光,松土的時候代替不了蚯蚓,所以說就亂套了。這就叫失去了人的本位。人干嘛那么多事呢,無為而為嘛!回歸了本位就做自然人,不是做農民,也不是做工人。我們干農活兒時就是農民,畫畫的時候就是畫家,作詩的時候就是詩人,我們參天地的時候就是冥想家,講所謂生命的規律的時候就是哲學家,什么都能做,都具備。
            廖曉義:您是一位真正的哲學家,和您的交往讓我體會了我在幾十年哲學書本上學不到的東西,希望您的田野哲學能讓更多的人受益。謝謝!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99尤物|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忘忧草18| 亚洲最大成人网色| 99精品人妻少妇一区二区| 丁香五月婷激情综合第九色| 熟妇啊轻点灬大JI巴太粗| 亚洲AV午夜成人无码电影| 少妇人妻偷人精品视蜜桃| 亚洲日韩日本中文在线| 色爱综合激情五月激情| 女厕精品合集KTV偷窥| 99久久久精品免费观看国产| 亚洲精品一区二区天堂| 亚洲VA欧美VA国产综合| 精品少妇人妻AV无码久久| 日韩有码中文字幕国产| 真实国产熟睡乱子伦视频| 精品国偷自产在线视频99| 韩国青草无码自慰直播专区 | 日本一道本高清一区二区| 少妇特殊按摩高潮惨叫无码| 四川丰满少妇A级毛片| 中文无码熟妇人妻AV在线| 欧美巨大极度另类| 饥渴的少妇2中文字幕| 成人3D动漫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亚洲AV波多野结衣| 国产成人高清亚洲综合| 波多野结AV衣东京热无码专区 |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免费| 久久精品这里热有精品| 日韩深夜免费在线观看| 18禁裸体动漫美女无遮挡网站| 少妇群交换BD高清国语版| 狠狠亚洲色一日本高清色| 3D动漫精品啪啪一区二区免费| 亚洲欧洲专线一区| 国产不卡精品视频男人的天堂| 亚州少妇无套内射激情视频| 亚洲制服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第九区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