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素有“中醫之鄉 中藥之庫”之稱。從漢至明清,見諸文獻記載的四川醫家有千余人,川派中醫藥影響醫壇達2000多年。
藥方上每一種藥稱為一味,四川省骨科醫院官方微信開設的《一味》專欄,推出系列中藥科普知識,每次學一點,健康生活常相伴!
《一味》第85期—半夏 [來 源]本品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Pinellia ternata (Thunb.) Breit.的干燥塊莖。 [產 地]主產于四川、湖北、河南、貴州、安徽;湖南、江蘇、浙江、江西、云南、山東等地亦產。 [性 味]辛,溫。有毒。 [歸 經]歸脾、胃、肺經。 [功能主治]燥濕化痰,降逆止嘔,消痞散結,外用消腫止痛。 [用法用量]內服:煎服:9~15g。 [注 意]陰虛燥咳、津傷口渴、血證及燥痰者禁服,孕婦慎服。半夏使用不當可引起中毒,表現為口舌咽喉癢痛麻木,聲音嘶啞,言語不清,流涎,味覺消失,惡心嘔吐,胸悶,腹痛腹瀉,嚴重者可出現喉頭痙攣,呼吸困難,四肢麻痹,血壓下降,肝腎功能損害等,最后可因呼吸中樞麻痹而死亡。 [炮制特色]1.生半夏:取原藥材,除去雜質,用時搗碎。 2.清半夏:取凈半夏,大小分開,用8%白礬水溶液浸泡,至內無干心,口嘗微有麻舌感,取出,洗凈,切厚片,干燥。篩去碎屑。半夏每100kg,用白礬20kg; 3.姜半夏:取凈半夏,大小分開,用清水浸泡至內無干心時,另取生姜切片煎湯,加掃礬與半夏共煮透,取出,晾至半干,切薄片,干燥。篩去碎屑?;蛴脮r搗碎。半夏每100kg,用生姜25kg,白礬12.5Kg; 4.法半夏:取凈半夏,大小分開,用清水浸泡至內無干心時,取出,另取甘草適量,加水煎煮2次,合并煎液,倒入用適量水制成的石灰液中,攪勻,加入上述已浸透的半夏,浸泡,每日攪拌1~2次,并保持浸液pH值12以上,至剖面黃色均勻,口嘗微有麻舌感時,取出,洗凈,陰干或烘干,用時搗碎。半夏每100kg,用甘草15kg,生石灰10kg。 操作時,生半夏加清水浸泡過程中,當水面起泡沫宜加2%白礬泡至合度為止。法半夏用甘草、石灰液浸泡,溶液PH值保持在12以上,如下降時,可補加適量生石灰粉調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