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前后兩周是暑假綜合征的表現期,醫生提醒
心理干預,在開學前后很關鍵
-
漫畫/余寧山
長沙晚報記者 唐江澎 通訊員 毛靜
自這周開始,長沙的中小學生開始陸續返校。下周,各中小學校將全面開學。
連日來,記者在省會多家醫院心理咨詢門診發現,帶著孩子前來咨詢的家長明顯增多。家長對醫生描述孩子的癥狀差不太多,基本上都是精神不佳、食欲不振,還有部分孩子出現失眠、煩躁等情況。
湖南省第二人民醫院(湖南省腦科醫院)兒少心理科主任馬靜博士表示,隨著新學期臨近,因為假期不規律的生活,導致一部分孩子出現暑假綜合征,這一狀況在開學前一周和開學后的第一周表現尤其明顯。開學前一周甚至更早一點,家長應重點引導孩子回歸正常的作息時間,調整生物鐘,盡早適應開學后的緊張狀態。雖然暑假綜合征是正常現象,但如果不及時加以正確引導,也可能引發深層次的心理問題。
個案1 不讓玩游戲,11歲男孩摔掉媽媽手機
案例
11歲的小海(文中學生均為化名)一放暑假,就被爸媽送到了遠在福建的爺爺奶奶身邊,直到開學前10天,爸媽才把他接回家。
因為難得和孫子相聚,爺爺奶奶對小海非常寵愛,盡量滿足小海的各種需求,想看電視就讓看電視,想玩游戲就給手機。有時候,小海看爺爺奶奶睡著了,又偷偷爬起來玩游戲。一個多月下來,小海晚上睡不著,早上起不來,暑假作業還有一堆沒完成。
小海回到長沙后,媽媽發現小海有許多作業沒完成,趕緊督促他做作業。但是,小海仍然趁媽媽不注意時偷偷拿媽媽的手機玩。前兩天,小海媽媽看到他又在玩手機,忍不住說了幾句重話,誰料到,小海把手機一扔,把自己反鎖在房間里,一下午都沒出房門。
提醒
“暑假中,孩子的不良生活方式打亂了原本規律的生物鐘節律,是導致暑假綜合征的主要原因。”馬靜表示,假期里,相當一部分家長因為工作繁忙,疏于對孩子的管理,而一些自控能力不強的孩子,因為空閑的時間多了,不能規律地安排自己的學習和生活,導致生物鐘紊亂。于是,一些孩子出現無精打采、白天嗜睡等癥狀,甚至影響腸胃功能。
馬靜提醒,家長要在開學前一兩周調整孩子的作息時間,和孩子共同規劃好假期剩余的時間,制訂假期作息時間表,并每天督促孩子執行,執行好的可適當予以獎勵。同時,營造適合閱讀的家庭氛圍,關掉電視電腦,家長回家不盯著手機,孩子做作業時,家長安靜地看書或工作。
個案2 害怕開學,16歲女孩開始失眠
案例
最近半個月來,長沙16歲的小琪經常失眠,容易煩躁,做什么事都提不起興趣,學習時注意力也很難集中,明明會做的題也老是出錯。經心理治療師了解,原來小琪成績一直名列前茅,但一次考試失利導致她被從實驗班調到普通班。在新班級中,小琪一直覺得自己很失敗,成績下滑,也無法融入集體。眼下暑假即將結束,又要去上學,這讓小琪很是焦慮。
提醒
馬靜表示,經過了一個暑假的放松后,預想到暑假結束后的學習壓力,很多孩子都會出現焦慮情緒,特別是之前在學校已經出現適應障礙的孩子,對學校的排斥和恐懼心理可能會更大。
馬靜建議家長,在即將開學的這段時間,不要給孩子過多壓力,而應盡量多鼓勵孩子,幫助孩子發現自己的閃光點,增強其自信心;鼓勵孩子多和同學、同齡人交流,讓孩子們在交往中分享、解決生活和學習問題;增加與孩子一起戶外活動的時間,融洽親子關系;每天安排固定的時間,復習或預習功課,幫助孩子慢慢調整心態,恢復學習習慣。
個案3 對新學期恐懼,高三女生不開口說話
案例
昨日,省第二人民醫院兒少心理科門診接診了17歲的女生小蕊。小蕊是一名高三學生,因為面臨高考,學校已全面復課。但老師發現,小蕊入學一個多星期了,沒怎么開口說話。據小蕊媽媽介紹,小蕊成績中等,學習也一直很努力,但小蕊很焦慮,覺得自己將來想考一個好的大學會比較困難。這個暑假,小蕊也沒給自己放假,家長們更不敢給孩子更多的壓力。
提醒
馬靜表示,小蕊的表現是心理壓力較大而導致的,主要是新學期可能面臨的學習壓力以及升學的壓力。開學后的前兩周是“新學期恐懼”的高發期,也是心理干預最關鍵的時間。進入新學年后,孩子們又將面臨學習壓力、競爭壓力,特別是畢業班的孩子,升學的壓力較大。而小升初、初升高的孩子,即將面對新學校、新老師、新同學以及新的班級制度、班級氛圍,也容易出現適應問題。
馬靜建議,老師不要在開學之初就給學生施加太大的學習壓力,應給孩子一個逐步適應的過程;要促進學生間的互動,調動學生間的互幫互助,充分建立學生間的親密友好關系。家長要克制攀比之心,尤其是畢業班孩子的家長,要將自己的情緒調整到最佳狀態,表現得淡定些,避免把壓力及不安情緒傳遞給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