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內分泌科 王彬 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DPN)是糖尿病常見的慢性并發癥之一,臨床表現為雙側肢體麻木、疼痛、感覺異常等,隱襲起病,緩慢發展,臨床表現對稱,多以肢體遠端感覺異常為首發癥狀,可呈現手套、襪套樣感覺障礙,早期即可有腱反射減低,尤以雙下肢為著。嚴重者可累及心血管、消化、呼吸、泌尿生殖系統,還可出現體溫調節、泌汗異常及神經內分泌障礙,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 DPN的發病機理目前尚未完全清楚,目前認為可能與長期慢性高血糖促發、氧化應激、異常代謝途徑(多元醇、己糖胺、糖基化終末產物形成等)激活、代謝異常,血管功能障礙,以及神經生長因子缺乏、免疫損傷等因素綜合相關。長期高血糖可引起各種代謝紊亂、血管內膜增生、基膜增厚、細胞腫脹、糖蛋白沉積,造成血管壁狹窄、微循環障礙,神經缺血缺氧、變性、壞死,導致DPN進展。由此可見高血糖、循環障礙是DPN發生、發展的基礎。 由于DNP危害之廣泛性和嚴重性,因此我們糖尿病患者應加倍重視,早期預防顯得尤為重要。積極控制血糖,維持血糖在理想的范圍,同時保證血脂、血壓等指標達標,從而減少DPN的發生。對于已經患有DPN的患者,應該在保持上述血糖、血壓、血脂等指標達標的情況下,針對DPN的發病機理應用藥物治療。 治療方面 1、對因治療 控制血糖 營養神經:常用藥有甲鈷胺等。 抗氧化應激 :如α-硫辛酸等 改善微循環 :常用藥如胰激肽原酶、前列腺素E1、己酮可可堿、山莨菪堿、西洛他唑、活血化瘀類中藥等。 醛糖還原酶抑制劑:如依帕司他等。 2、對癥止痛治療 如加巴噴丁、普瑞巴林、阿米替林等。 3、在辨證論治基礎上,運用中藥湯劑、針灸、中藥熏洗等治療DPN,亦能取得很好療效。 最后,讓我們攜手戰勝糖尿病! 以上內容僅用于健康教育學習交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