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禧攻略》有多火? 你可能也經歷過這些追劇盛況—— “我看到研究生導師在朋友圈求全集鏈接。”; “三年級的學生跑來問我,老師,爾晴是誰,為什么大家都討厭她?”; “我活二十多年第一次見有人把手機拿進澡堂邊洗澡邊看電視劇。”; “今天去養老院看見一堆老頭老太太坐在輪椅上追劇。” “中超比賽現場,不看比賽也要看劇。” 圖片來源:微博@馬鋼蛋兒 老少通吃,各行各業通吃。 無疑,《延禧》已經成為暑期國劇第一爆款。 可Sir更感興趣,是爆款背后的疑團。 你為什么想追? 大家為什么都在追? 這一次,Sir不想做常規分析。換種思維,橫向比較—— 當我們在追《延禧攻略》的時候,其他國家在追什么? 不得不說,看完這張名單后,Sir有點失落。 美國 美國的追劇習慣跟我們正相反。 中國暑期最熱鬧,美國則最平淡,夏季是美劇的間歇期。 第一,這是好萊塢大片集中發力的時段;第二,夏季通常會有各種重大體育賽事,比如奧運會、世界杯;第三,美國人偏愛在夏季進行戶外活動。 中國人喜歡在夏天宅家追劇,而美國通常沒多少人在夏季看電視。 當然,也有例外。 沒有《權游》《行尸走肉》《西部世界》這樣的大熱劇,但選在夏季播出的劇集,總會劍走偏鋒。 更鋒利,更驚喜,催生出一批—— 另類爆款。 《幻滅》 近期擊敗《權游》,登上IMDb最受歡迎美劇排名第一。 一部完全沒聽過的動畫劇集,Sir跟你一樣驚訝。 但它的來頭可大—— 由《辛普森一家》之父,馬特·格羅寧打造的全新動畫。 這樣一來就不奇怪了,辛普森在美國流行文化中是封神的存在。 延續了這一經典神作的風格,乖戾、詭異。 劇情簡介就滿滿的惡趣味: 講述酗酒的年輕公主Bean,和她精力充沛、頑強獨立的精靈伙伴Elfo和她個人的心魔Luci的不幸遭遇,在這過程中,他們會遇見食人魔、精靈、哈比、小惡魔、巨魔、海象和很多愚蠢的人類。 極致的娛樂化,是它的殺手锏。 段子和臟話齊飛,沒有邊際的腦洞讓你咋舌,獵奇的外觀和低壓的聲線始終在刺激著你的腎上腺。 像病毒般蔓延,一集又一集。 而在Sir看來,這類作品還有另外一層誘人的“毒性”。 極端的娛樂化。 極端,是反抗,是離經叛道。 像《馬男波杰克》《瑞克和莫蒂》,像《辛普森一家》和這部《幻滅》。 他們都偽裝著一副玩世不恭的嘴臉,有的說自己喪,有的說自己怪。 但其實。 他們的骨子里,都有一種反娛樂的宣泄。 與這個更喪、更怪的成人世界,暗暗較勁。 《城堡巖》 Castle Rock Season 1首播: 2018-07-25 暑期討論度最高的網劇。 大神級別的強強聯手—— 劇本由史蒂芬·金和J·J·艾布拉姆斯共同操刀。 許多人說,這是“史蒂芬·金宇宙”的開始。 這位留下過無數經典的懸疑大師,真的要搞大事了。 片頭的一堆散亂的紙片,就有他的書。 這一幕是《綠里》的書目,后來這本書也被改編成電影《綠里奇跡》。 說到經典,當然少不了《肖申克的救贖》。 連拍攝地點都搬回肖申克監獄,動不動大遠景地拍整座監獄的全景。 都讓人想起了那個在獄警眼皮子底下策劃逃跑的安迪。 就算是一個過場,老金都特意提醒所有人。 這個肖申克,就是當年的那個肖申克。 那些彈孔…… 就是典獄長自殺時留下的,和電影中的位置一致。 《肖申克的救贖》劇照 明線暗線,全藏著私貨。 《城堡巖》的故事,也從肖申克監獄開始。 在一個叫城堡巖的小鎮上,肖申克監獄的第四任監獄長戴爾·雷西在準備退休的前一天,自殺了。 原因,未知。 但就在新典獄長上任的時候,她才發現監獄里還有一個監區是沒有開的。 為了擴大收益,她打算打開這個一直封閉的F區。 就在獄警巡視F區的時候,發現一件怪事。 他們找到了一位被鎖在這里的年輕人,骨瘦如柴,面色蒼白。 他是誰,有什么罪,誰關的他? 同樣未知。 把他救出去之后,這個年輕人只說了一個名字: 亨利·迪弗 這不是他的名字,而是屬于一位他素未謀面的人。 一位出生在城堡巖,幫死刑犯打官司的律師。 他們的關系?當然還是未知。 一邊是被遺棄的監獄、被遺棄的犯人;另一邊是壯志酬籌的新獄長、體面的律師。 肖申克逃了出來,但噩運卻沒有放過這個監獄。 不信,你看年輕人剛被發現時的眼神: 寫滿了仇恨。 甚至隨著劇情發展,此人還出現了某種超能力。 能隨意打開監獄的門。 既然如此,他為什么要把自己困在廢棄的監獄? 他在逃避什么,或者,他在等什么? 可以說每個人心底邪惡的一面也已經初露端倪。 而出場的幾個人手上,不是沾著血的,也是不怎么干凈的。 時隔24年,這個霧氣彌漫的肖申克監獄里,又要發生什么? 一種熟悉的史蒂芬·金驚悚回來了。 五星期待,就是老爺子的正常水平。 ![]() 《利器》 Sharp Objects首播: 2018-07-08 **出品,必屬精品。 ——唯有HBO。 首集吸引154萬觀眾,收視率0.45,甩開其他電視臺的同期對手一截。 艾米·亞當斯首次擔當美劇主角。 女主角,卡米爾(艾米·亞當斯 飾)。 卡米爾看上去是那類混得好的人。 出身小鎮,投身“北上廣”,工作專業而體面(新聞記者)。 故事導火索是一宗命案,來自卡米爾家鄉。 兩名小女孩,一個被殺,一個失蹤。 卡米爾上司嗅到了大新聞味道,于是順理成章,派她回到家鄉,一個叫“風口鎮”的小鎮調查。 偏僻小鎮、血腥命案、神秘身世。 調查的過程中,她不僅要切開真相。 還要切開看似平靜的家鄉,切開看似和睦的家庭。 甚至,切開看似正常的自己。 你們熟悉的HBO黃暴污要來了。 回憶里,年幼的卡米爾曾走進一個小木屋,里面到處掛著腐臭的生肉,和各種SM照片。 她什么反應? 不叫不哭不找媽媽。 她竟然還在晚上,一遍遍回憶這些照片,偷偷自瀆。 第一集最后一個鏡頭更讓Sir倒抽一口冷氣。 結束一天調查卡米爾回家。 她點起蠟燭,斟上小酒,準備愜意地泡個澡。 燈光溫暖,氣氛曖昧,可脫下浴袍后,她的身體,長這樣的: 沒看清? Sir放大—— 背上,腿上,手臂上…… 卡米爾全身,都布滿了被刀劃過的疤痕,這些疤痕甚至不是隨機的,而是有序地拼湊一組組單詞。 比如,最終畫面就定格在她前臂上的一個單詞:消失(Vanish)。 “消失”,也是《利器》第一集副標題。 驚了吧? 這把撕開所有完美假象的利器,才真正稱得上大女主。 英國 ![]() 《梅爾羅斯》 Patrick Melrose首播: 2018-05-12 18年最不可能錯過的英劇。 IMDb 8.9,爛番茄 92%,豆瓣 9.1。 媒體評價關鍵詞:“一生一次的表演”、“比以前都好”、“完美”、“最卷福的作品”…… 英國有一對極端矛盾,在外極體面,在內極暗黑。 具體到《梅爾羅斯》,就是用最華麗的紳士風度,掩蓋最丑惡的魔鬼痕跡。 再具體點—— 那就在這個男人身上。 第一眼看卷福,你絕不會說他帥。 馬臉、高顎、長額,睜開眼像錘頭鯊,笑起來像巨齒鯊。沒有一個描述不符合我們心中對“丑”的定義。 但他,又是中國人心中最有魅力的英國演員之一。 是的,卷福身上有著某種神秘的力量。 而在《梅爾羅斯》,這種丑與美的急劇反差,從演員外貌,到故事內核,無一不實現了完美的拉扯平衡。 所以它有魅力—— 誰也說不清楚它的魅力是什么,如果用“氣質”、“意境”等抽象詞去粗暴界定,又讓人不滿意。 那么請問,怎么樣才能滿意? 去看《梅爾羅斯》。 韓國 ![]() 《Life》 ???首播: 2018-07-23 首播,《Life》就創下了收視記錄,是JTBC電視劇史上最高。 截至目前,豆瓣8.9。 內容很爽嗎?很感人嗎? 不,很現實。 問: 在我們的爆款題材聊已被解決的醫藥問題時,韓國的醫療題材在聊什么? 在我們的醫療劇一邊談戀愛,另一邊握著彌留的手哭給你看的時候,韓國的醫療劇又在聊什么? 請《Life》舉手回答。 它鉆進的是,更尖銳也更被掩藏的,短期內不可能解決的矛盾—— 救人和救錢的矛盾;感性和理性的矛盾;良心和更大良心的矛盾。 救了人,沒了錢;救了錢,能救更多人。 天平的兩側,一側是苦苦求生的現有病人,另一側是終有一天需要救援的更多病人。 就好像那個問題—— 當你開著一輛火車,如果按原路走,會撞死6人;如果選擇改道走,會撞死1人。 這種問題永遠無法用黑白兩色解釋。 灰,也就是《Life》最出色的魅力。 信不信,這一次沒有反派。 ![]() 《陽光先生》 ??? ???首播: 2018-07-07 首播,《陽光先生》的收視率就超越了《鬼怪》、《太陽的后裔》 直接刷新tvN開播記錄。 (這兩部都是大神級別: 《鬼怪》打破《請回答1988》創下的tvN歷代最高收視紀錄,高達20.5%; 《太陽的后裔》拿下年度冠軍,平均收視28%,最高收視41.6%) 19號播出的《陽光先生》,最高收視率為17.7%,直接刷新紀錄,還打敗了三大電視臺的所有同檔劇。 從《陽光先生》,大概可以這么說: 韓劇,也開始下手拍史詩了。 可別說史詩就等于無聊—— 《陽光先生》的編劇是金銀淑,最擅長的兩把刷子,一把叫“少女心”,一把叫“瑪麗蘇”。 那么,當少女心碰上時代潮流。 做得好了,就是史詩落在一個小角色身上的悲歡離合;做得不好,就是瑪麗蘇戰勝一切苦難的瀟瀟灑灑。 《陽光先生》的牛逼,或許不是史詩,而是開拓,是融合—— 它做到了,既能滿足觀眾的小確幸,又能給予觀眾對時代的大感懷。 喜劇當悲劇看,悲劇當喜劇看。 難怪收視無敵。 日本 ![]() 《情色小說家》 ポルノグラファー首播: 2018-07-28 日本近期深夜劇霸主。 看名字和海報,就夠日本—— 情色、耽美。 鏡頭、臺詞,都讓人(包括直男)面紅耳赤。 男與男,靠得好近 ,距離0.0000001cm。 這部劇,嚴格秉承了耽美系準時放糖的理念,該有的福利,時刻準備著。 第1集才20分鐘,它就敢大方開葷。 全片的主要場景:一間房、一盞燈、兩個人...... 從演員人數到場景設置,都能看出本劇沒打算現實主義,而是想簡單直接地天雷勾地火。 字幕來自:豬豬日劇字幕組,下同 當然,男女親熱的福利也不會少。 但情色,不是主菜。 在Sir看來,它的成功,因為拍出了逐漸升溫的曖昧。 男二撞傷了右手,但又慢慢地貼近身來...... “雖然我右手不行,但是我可以用......” 瞬間,毫無準備的男主小鹿亂撞,信手拈來的男二春風蕩漾,上錯車的Sir頭皮發麻。 在我們三個同時羞恥爆表的時候,男二卻后撤一步,哈哈大笑起來。 男主沒笑出來,愣住了。 是無意,是有心? 男主反復琢磨,都不知道老師究竟是暗示,還是玩笑。 是什么其實不重要,心事從來猜不得,越猜越陷越深。 欲罷不能,心跳加速,怪不得爆款啊。 ![]() 《人生刪除事務所》 dele ディーリー首播: 2018-07-27 不得不佩服島國的腦洞。 設定清奇的偵探劇,關鍵詞—— 秘密。 客戶向事務所申請,為自己電子設備中的某個文件投下保險。 如果確認委托人意外死亡,事務所便會通過黑客技術刪除死者硬盤中的秘密,讓秘密永不見天日。 說白了,為不可示人的秘密上一份保險。 操作絕不復雜:接受投保、確認死亡、一鍵刪除。 這新意除了設定本身的新鮮,更在于敏銳。 它的入口看似很窄,卻又能對每個人精準打擊。 千萬別小看這兩個字:秘密。 為何是這個答案?為何決定隱瞞?為了隱藏它你又付出了什么? 秘密誰都有,Sir相信你也不例外。 表面上,是隱瞞、是伎倆。 向下看,是危險、是束縛。 看到底,是掙扎、是悔恨。 當它們拼湊成黑色迷宮,終點的硬盤里藏著的不再是秘密本身。 這是人性的藏身處。 《刪除》就是要破開日常生活中最普遍卻又最敏感的縫隙,展現深層人性的一體兩面。 有人掙扎,也有人妥協。 通過一件件懸案,展示出不同的抉擇。 多面性。 ——互聯網時代最容易被忽視的三個字。 善惡、成敗、真假,太容易在一驚一乍中,被思想品德課本上的規則一刀切開。 然而,冷靜下來仔細想想。 現實的反義詞不應該是理想。 而是“想當然”。 這也是Sir今天想說的。 爆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爆款之后,所有東西都在模仿爆款。 這是今天Sir隨手一截的,《貓眼》上最新收視率截圖,注意,兩個“全部”,即,全部類型,全部平臺的總和。 第一名,《延禧攻略》;第二名,《香蜜沉沉燼如霜》;第三名,《如懿傳》。 三部劇,都非現實題材。 三部劇,都是女性趣味。 三部劇,都是俗劇(當然水平各有高低)。 Sir不是反對俗,大眾產品嘛,首要元素不就是“俗”,不就是“娛樂”。 但你看看其他國家的爆款俗劇,除了娛樂,還在說些什么。 他們—— 有的以丑聞為點墨,揮筆發問當代現實;有的以人性為坐標,迭宕敘述世界海海;有的,甚至從不判定價值的對錯,而或以反諷與生命虛無握手言和,以溫柔相待無法逃脫的命運。 說白了,他們在承載,體現娛樂精神之外,也在努力深耕娛樂之上的增量。 創新影視類型,促進觀眾思考。 而我們呢—— 《延禧攻略》是爽,但除了爽,還剩下什么? 面對這一半海水,一半火焰的分裂,Sir常常有一種錯覺—— 我們都生活在地球。 但這個地球的點和點之間,可能比地球到太陽的距離還要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