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K極歷史 乾隆皇帝在位60年,禪位后又當了3年零4個月太上皇,是中國歷史上實際掌權時間最長的帝王。 那么,正好好的當著皇帝,為什么要禪讓呢? 原來,雍正十三年(1735年)九月,乾隆繼位時,曾經燒香禱告上天,希望自己長壽,當皇帝的時間不超過他的爺爺康熙,如果能當60年皇帝,就將皇位傳給兒子。 整個清朝歷史,只有康熙當了61年皇帝。而乾隆登基時已經25歲,如果再當60年皇帝,就到了85歲,他可能認為自己活不到這個歲數。沒想到,乾隆爺還真能活,當了60年皇帝,到了85歲時身體還剛剛地。可是, 登基時已經有言在先,如果不兌現諾言,怎么向天下臣民交代呀? 所以,乾隆才決定禪位給自己的兒子顒琰 ,自己當太上皇。 但他這個太上皇與歷史上的太上皇不同,如驚恐不定的唐高祖,以淚洗面的唐明皇,擄去北國坐井觀天的宋徽宗。他太上皇當的那叫硬氣!除龍椅上坐的和年號為嘉慶外,其他軍國大事仍獨攬,沒有他的點頭認可,嘉慶連詔書都發不出去,因為玉璽還牢牢握在那手里。盡管嘉慶早對和珅一班媚臣不滿,也只得隱忍。因為這時的嘉慶如同穿上龍袍的皇太子。 對于一個一輩子高高在上的帝王而言,對于一個自稱為“十全老人”的君王而言,對于一個自信更自負的皇者而言,皇權在握,他看盡了世間的冷暖,享受了世間的尊榮,他如何肯放棄這至高的享樂源泉,所以禪位對于乾隆,只不過是一種高姿態的拿高輕放的政治態勢罷了。 好不容易等到乾隆死了,嘉慶掌權,立馬拿和珅開刀,肅清了乾隆殘留下來的勢力。但是嘉慶并沒有像乾隆想的那樣有能力做好皇帝,在位期間很平庸,并沒有很大的成績,甚至清朝在他手上開始走下坡路。這是多么大的諷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