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壺的朋友最喜聞樂見的,莫過于壺包漿了。問過不少朋友,包漿多久能形成,其實大多數、甚至壺商也并不懂養壺多久包漿,大部分都說是小一年,后來問了幾個專門玩壺,或者叫職業養壺的朋友,對于常見幾種泥料給出了一個還算比較公允的答案。 不同的泥料(在不考慮目數的情況下)形成包漿的速度是不一樣的: 首先,最快的是朱泥。 朱泥紫砂壺形成包漿最快在2個月左右。朱泥壺多是小品,型小,胎質較薄,鐵質含量高,適合清香、蘭香類的茶葉,多沖泡武夷系的半發酵茶,當然,也有朋友泡紅茶,更有利于養壺。 其次,就是最常見的紫泥。 紫泥紫砂壺形成包漿最快需要三個月。 紫泥顏色較深、表現沉穩,泥料較細膩,常常表現出成熟、大氣的質感。多用于沖泡鐵觀音,普洱、黑茶,因其顏色深邃、內斂,形成包漿的時間要比朱泥長。 說泥料,自然繞不開廣受歡迎的段泥。 段泥紫砂壺形成包漿最快需要半年到一年。段泥色澤淺,透氣極佳,比較容易吐黑,沒有經驗的朋友很容易養出色澤不均勻的丑壺。因此推薦顏色較淺的茶葉養壺,如白茶、綠茶。段泥尤其需要精心呵護,養成的玉色和潤色更是比其它壺要漂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