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P2P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資產質量不僅是投資人收益的保證,也是平臺盈利的保證,平臺能不能長遠健康發展的關鍵就在于此。資產端是否優質也直接影響著投資人收益的高低,只不過資產的優質程度與投資人的收益是成反比的。 資產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很多投資人并不了解怎樣才能辨別平臺資產端的真假。當然,辨別平臺資產端的真實性有各種途徑,能夠了解到怎樣的程度也是各顯神通、完全取決于投資人自己的消息渠道,但如果僅僅通過PC端,以下入門級的識別指南可是你必須了解的。 企業貸 對投資人來說,企業貸資產,一是要看借款用途,二是要看還款來源,三是要看還款意愿。 對于第一點借款用途,平臺一般都會給出簡短說明,但基本沒什么用,以下是截取的某平臺新發標的 可見這些信息不僅不夠全面,也不具有說服力。 直接確定企業的借款用途有些難度,所以可以先判斷平臺所發標的是否真實,企業貸發假標的套路一般是通過空殼公司來借款,要確定一家公司是不是空殼公司,可以通過天眼查、企查查、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等方式查詢企業經營項目、是否真實經營,也可以直接通過搜索引擎、貼吧、社區論壇、招聘網站、相關QQ群等多渠道多維度打聽驗證。 即使通過以上檢驗發現標的真實、企業真實,也還是要看看企業的還款來源和還款意愿。這里面又有兩點需要投資人注意,一是企業與平臺是否關聯,是否涉嫌自融,投資人可以采取和以上類似的方法,除了從借款企業信息里查出真正的借款主體,也要看借款企業的股東與平臺是否有聯系,或者借款企業股東的關聯企業是否與平臺有聯系。如果有的話,在一定程度上涉嫌自融,這么“拐彎抹角”的自融,也說明一定是有問題的。 二是企業的經營狀況,如果企業有良好的盈利能力,還款意愿大概率不會差,投資人的本息自然有保障,但如果企業經營不善,投資人就有可能面臨展期、逾期甚至本金無法償還的風險。 車貸 現在多數平臺車抵貸項目按類似于以下模式進行 關于車抵貸信息的真實性,以截取平臺標的披露內容為例 這里比較有效的信息就是紅圈打碼部分的車牌號了,而對于更多車輛真實信息的采集,則僅僅通過以下方式披露 也有一些平臺會對車輛照片、人車合影進行披露,但并不是有車輛照片就一定可信,還要看合影人是否是車輛持有者,再與身份證、駕照的照片核對,確定是否是假標。 除假標外,車抵貸的另一風險是,借款人可能會對車輛進行重復抵押,所以一些平臺也會披露車輛的抵押登記信息,通常在登記信息中可以見到作為抵押見證人的車貸平臺公司的全稱和公司章。如果平臺會主動披露這些信息,說明平臺還是比較有底氣的。 當然,為保護借款人隱私,大部分平臺不會把詳細信息都公開出來,即使公開關鍵部分也會打碼,但如果發現圖片有P圖痕跡,那就非常可疑了。 個人消費信用貸 消費貸有小額分散、盈利點高的特點,但同時,因為太小額分散,平臺多為集合標發布。 對于借款人信息的披露,有些平臺可以做到較為詳細 也有不少平臺披露的信息十分有限,既不能辨別標的真實性,也不足以作為投資參考。 消費貸的獲客難度并不高,但對于數量龐大且分散的個人客戶群進行信用調查、風險評估往往有著不小的成本,所以部分平臺會通過一些第三方入口獲取客戶,這時候投資人就可以直接向平臺詢問借款端人群是自己開發的還是通過其他公司導入的,如果是自己開發的,那他們的審核流程、審核資質、催收分別是怎么進行的?如果是第三方公司,那該公司名稱、客戶質量、壞賬處置等又分別是怎樣的? 一些較早經營消費貸的平臺現在已經可以通過風控技術的提升降低獲客成本,而且其小額分散的特點也減少了平臺的合規成本,所以多數平臺都將消費貸作為平臺的重要業務。 其缺點當然也是顯而易見,如果平臺為了獲客風控不嚴,萬一遇上老賴,那就是催收與反催收的斗智斗勇了。所以也建議投資人在投資消費貸之前,可以先嘗試在平臺借款端借一筆小錢,在這個過程中也可以親自感受一下平臺的風控水平。 票據抵押貸&藝術品抵押貸 票據的真假,即使專業人員、專業設備有時候也鑒別不出來,而且由于票據可以流通轉讓,但是如果轉讓次數過多,流通過程中出現的任何失誤或差錯,諸如背書不連續、名稱與印鑒不符、不蓋騎縫章等都將給票據兌付帶來更大的風險。 另外,平臺在質押票據開展業務時,還要防止票據被止付等風險,注意票據是否曾有過掛失等情況,投資人在投資時也要注意銀行的資質。 不少有票據業務的平臺對票據的披露都不夠詳實 如果有平臺對票據原件進行了披露,投資人也可以通過費耕等軟件進一步核實。但對于票據質押來說,投資人能做的更多還是相信平臺吧。 同樣的,藝術品真假不容易判定,其次藝術品的價值也不容易評定,如一個藝術家的作品值多少錢、是否真品,這個估價除了受市場影響外,還受人為主觀因素的影響,所以投資藝術品標的的投資人還是要慎重。 不過目前不僅有經營藝術品抵押貸的平臺,貌似運營的也還正常。 說了半天,對于企業貸、車貸、個人消費信用貸、票據抵押貸、藝術品抵押貸不僅做了一個風險羅列,基本的PC端的辨識方法也都跟大家介紹了,主要想告訴大家的其實也很簡單:如果平臺有意造假的話,這些方法并沒有什么X用,surprise? 畢竟他們自家員工都可以被騙,更何況只是在電腦另一端看來看去的投資人呢。 |
|
來自: BAYES0t9v8pv2e > 《p2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