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689-740),名浩,字浩然,號孟山人,襄州襄陽(現湖北襄陽)人,世稱孟襄陽。因他未曾入仕,又稱之為孟山人,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園派詩人。 一、江山留勝跡,我輩復登臨。 出自唐·孟浩然《與諸子登峴山》。詩句表達詩人感激大自然與山水勝跡對人類精神的慰藉之情。 二、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出自唐·孟浩然《宿建德江》。前句言遙望原野之上,視野極其開闊,天際線仿佛低于遠樹;近俯江中,江水澄碧,明月映于水中,仿佛與人更加親近。前句寫遠望之景,后句寫近觀與俯視之見,遠近結合,原野、碧天、遠樹、清江、明月、詩人都和諧地融合于一幅圖畫之中,不僅意象闊大,畫面豐富,而且亦使詩句的氣韻更為生動。 ![]() 三、驚濤來似雪,一坐凜生寒。 出自唐·孟浩然《與顏錢塘登障樓望潮作》。凜,寒冷。詩句描寫錢塘江潮漲起之時,白色的浪頭就像雪一樣,令坐在樓上觀潮水之人頓生一種不寒而栗的感覺。 四、江南佳麗地,山水舊難名。 出自唐·孟浩然《送袁太祝尉豫章》。佳麗,美女。舊難名,自古以來就難以形容。前句寫江南美女之眾,意在說明江南是人杰地靈之地;后句寫江南山水的難以形容,意在突顯江南山川秀美無與倫比之意。字里行間,滲透著一種對江南深切的鐘愛之情。 ![]() 五、雪罷冰復開,春潭千丈綠。 出自唐·孟浩然《初春漢中漾舟》。詩句描寫初春雪消冰融、春水漲江的景象。冰雪與春潭的對比,顏色反差非常明顯,既昭示了冬去春來的喜悅之情,又增添了詩句的畫面色彩。 六、微云淡河漢,疏雨滴梧桐。 出自唐·孟浩然散句。河漢,銀河。詩句描寫驟雨初歇、零星雨點滴打梧桐,微云飛度、銀河淡淡若隱若現的景象。 ![]() 七、風鳴兩岸葉,月照一孤舟。 出自唐·孟浩然《宿根園桐廬江寄廣陵舊游》。詩句描寫夜晚行舟的情形,風吹兩岸樹葉有聲,明月朗照一舟獨行。 八、天邊樹若薺,江畔洲如月。 出自唐·孟浩然《秋登萬山寄張五》。前句將遠處的樹木比作薺菜,比喻新穎,以樹的遠觀之細突出了一個“遠”字,暗合“天邊”的辭面。后句也是運用比喻,將日暮中的江邊沙洲比作月亮,但究其意是沙白如月色,還是沙洲形狀如月牙,不得而知,讀者可以自由想象。 ![]() 九、檣出江中樹,波連海上山。 出自唐·孟浩然《廣陵別薛八》。檣,船上的桅桿。前句寫船大檣高之狀,船上的桅桿超過江中沙洲上的樹杪;后句寫江海相連的浩大氣象,江水匯入海中又延及于海島。這兩句不僅寫出了船行與江流的動感,也寫出了江海的闊大氣象。 十、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 出自唐·孟浩然《臨洞庭湖贈張丞相》。詩句描寫洞庭湖壯闊的氣勢:湖水升騰的霧氣可以籠罩整個云夢之澤、風起波涌能撼動岳陽之城。此二句都是運用夸張修辭手法,以超常的語言表達了其對洞庭湖的觀感,給人的印象非常深刻。 |
|
來自: flyk0tcfb46p9f > 《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