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 海 啦! 吃貨們都激動起來了有木有! 仿佛看到海鮮大部隊 正向我們飛速跑來! 但是大連人 你真的會吃海鮮么? 哪里能吃,哪里不能吃,和什么“犯向” 小編給你一份手繪吃海鮮攻略 請吃得像個大連人! 一點水也不加,干鍋煮,開鍋不多會兒就能聽到“啪啪”開口的聲音,不要打開鍋蓋,等個三分鐘到五分鐘,這樣做出來的蛤蜊肉很嫩。 1.不能與寒涼食物同食 蜆子本性寒涼,最好在食用時避免與一些寒涼的食物共同食用,比如空心菜、黃瓜等,食后也不應該馬上飲用一些像汽水、冰水、雪糕這樣的冰鎮飲品,還要注意少吃或者不吃西瓜、梨等性寒水果,以免導致身體不適。蜆子不能和寒冷刺激的食物一起吃,以免導致腸胃疾病的發生,而且也會誘發腹瀉或者是痢疾的情況,所以不要和寒冷刺激的食物同食。 2.不能與啤酒、紅葡萄酒同食 食用蜆子時若飲用大量啤酒,會產生過多的尿酸,從而引發痛風。尿酸過多,會沉積在關節或軟組織中,從而引起關節和軟組織發炎。蜆子不要和啤酒或是紅酒一起吃,以免導致尿酸過多出現痛風或者是關節炎疾病的情況。 3.皮膚病患者禁食 皮膚病患者之所以不能吃蜆子是因為蜆子所含的蛋白質在進入人體后,可作為一種過敏原,對機體產生過敏反應,如發癢起塊等,或使原來的皮膚病復發、加重。皮膚容易過敏的人群要禁忌食用,以免出現過敏或是皮膚疾病的發生。 將海蠣子放到蒸鍋的箅子上蒸熟,水開鍋以后再蒸三分鐘。值得一提的是,海蠣子大小影響蒸的時間,個頭大的海蠣子蒸的時間須延長1分鐘。 海蠣子的一生都在不停地濾過海水,如果生長水域水質優良是可以生吃的,但如果不能確定,直接生吃還是有風險的。 另外,海蠣子有比較強的重金屬蓄積能力,如果外殼和海蠣子肉聞起來有刺激性異味,在選購時不宜挑選。 海蠣子體內存在寄生蟲、海洋弧菌和副溶血性弧菌等,生吃會存在被感染的風險。因此,盡可能食用煮熟的海蠣子,以避免寄生蟲帶來的危害。 海蠣子也不宜與啤酒同吃,容易形成尿路結石。如果自身代謝存在問題,容易誘發痛風,嚴重時會出現痛風性腎病、痛風性關節炎等。 1.孕婦:海蠣子屬性微寒,食用過后身體容易虛寒,孕婦以及正處于經期的婦女,還是慎重食用。 2.脾胃不好的人:腸胃不好的人消化系統不佳,海蠣子到了胃中無法及時得到消化,會增加腸胃的負擔。 3.“三高”人群、過敏人群:海蠣子雖然口感鮮美,富含營養,但也屬于發物,皮膚過敏、對海鮮過敏和“三高”人群都應減少食用。 4.肝病患者:海蠣子雖然肉質軟嫩、富含營養,但有肝病的患者在肝功能異常的情況下,應避免食用。待肝功能恢復正常后可少量食用,最好采用水煮或清蒸的烹飪方式,避免辛辣,注意千萬不可生吃! 煮海螺必須要加水,一般兩斤海螺加一碗水。開鍋后滴上兩三滴食醋或香油,這樣螺肉會很容易挑出。看到海螺的螺頭略微探出身來,就能出鍋啦! 在海螺頭的部分,一般有兩個俗稱海螺腦的東西,是兩個小球球似的東西,在海螺肉里面,那個如果吃多了就會頭暈而且惡心。海螺的腦神經分泌的物質會引起食物中毒。海螺引起的食物中毒潛伏期短(1~2小時),癥狀為惡心、嘔吐、頭暈,所以在烹制過程中要把海螺的頭部去掉。還有海螺的尾部,也不能多吃,就是別只吃海螺的尾部,那個部位吃多了也無益。 蝦爬子一般的烹飪方法也是蒸,無論大的小的,蒸制的時間都是開鍋以后七八分鐘。 1.有頑固疾病的人群,不宜吃蝦爬子,容易引發舊疾。 2.有過敏性疾病患者,如過敏性鼻炎、過敏性皮膚炎的人群,不宜吃蝦爬子,容易引發過敏反應。 3.蝦爬子為發物,患有皮膚病的人群不宜食用。 4.正值上火的人群不宜食用。 為防止蟹黃流出來,螃蟹肚子一定要朝上!開鍋以后蒸十分鐘左右,看到螃蟹完全由青變紅就可以出鍋。 很多大連人都喜歡生吃海鮮,用鹽腌制過的生螃蟹吃起來更為鮮美。事實上,吃生螃蟹并不健康。螃蟹一般吃動物尸體和腐爛的物質,所以體表和體內會存在非常多的寄生蟲和細菌,生吃螃蟹很容易把螃蟹體內的病菌或寄生蟲吃到肚子里,因而最好不要生吃。 螃蟹中含有大量優質的蛋白質,而且蟹肉中的脂肪較少,跟豬肉、牛肉等家畜類肉相比更健康些。而蟹黃中富含膽固醇,中青年適當補充對身體也有益。 螃蟹的吃法多種多樣,但蒸煮的螃蟹吃起來是最健康的。蒸煮時溫度比較高,熟得比較快,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持螃蟹本身鮮美的味道,同時還可以殺死螃蟹體內的病菌,確保肉質潔凈味美。 蟹腮:螃蟹的呼吸器官,是用來過濾水質的,很臟,腮下的三角形蟹白也要去除。 蟹腸:里面有排泄物,掰開蟹身后,看到蟹黃、蟹肉處有一根根黑色的東西,要去掉。 砂囊:躲在蟹黃里的三角包,內有排泄物。隱藏在蟹蓋上的蟹黃堆里。 蟹心:藏在蟹腹中間黃膏最厚的地方,是最寒的,一定不能吃。掀開蟹殼,可以看到一層黑色的膜衣,白色片狀的蟹心就在黃膏與黑色膜衣之間。 螃蟹中含有膽固醇,蟹黃中的膽固醇含量尤其高。膽固醇是脂肪的一種,部分膽固醇會在動脈壁內“潛伏”,形成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從而增加心絞痛、中風等心腦血管疾病發生的危險。所以,患有冠心病、高血壓、動脈硬化、高血脂的患者,或者是容易合并心血管疾病的糖尿病患者,應該少吃或不吃蟹黃。 螃蟹是寒性食物,即使是普通人吃得太多,也可能導致身體不適。所以,孕婦并非完全不能吃螃蟹,不是過敏體質的孕婦可以少吃螃蟹,但一定要煮透,避免螃蟹中還存在細菌、寄生蟲帶來安全隱患。體質虛寒、脾胃不好的人應該少吃或不吃螃蟹,以免引起腹痛、腹瀉或消化不良等癥狀。 網上一直流傳著螃蟹和柿子、茶、梨、香瓜、花生等食物同時食用會“相克”的說法,這讓很多人在吃完螃蟹后再不敢隨便吃其他的東西了。正常來說,并不能絕對地說螃蟹和哪種食物是“相克”的,更多的時候還是要根據食者的身體狀況來決定,如果吃了螃蟹后就有不良反應,那么下次就應該少吃或不吃。 適合清蒸的魚有,牙鲆魚、黑頭魚等。清蒸前需在魚身上改刀,可放一些花椒和鹽調味。蒸魚需要火旺一些,用旺火蒸,開鍋后繼續蒸五六分鐘,肉質最鮮嫩。 1.鮮魚眼球飽滿突出,角膜透明清亮,有彈性,腮絲清晰呈鮮紅色,黏液透明,具有海水魚的鮮腥味。 2.有透明的黏液,鱗片有光澤且與魚體黏附緊密、不易脫落(鯧、大黃魚、小黃魚除外)。 3.鮮魚肌肉堅實有彈性,手指按壓后凹陷立即消失,無異味,肌肉切面有光澤。 4.鮮魚腹部正常、不膨脹、肛孔白色、凹陷。 將鍋中加冷水、生姜、料酒后,先大火將水燒開,把大蝦倒入鍋中,煮至變色后撈出即可。 蝦頭的重金屬含量確實比蝦肉高,但正規養殖的蝦沒問題。蝦體內的重金屬,主要來源于水和飼料。一般來說,內臟集中的蝦頭部分和蝦殼中的重金屬含量會高一些。至于有些蝦頭顏色發黑,那是因為飼料問題,或者是酪氨酸酶產生了一些黑色素,和重金屬沒有關系。 對蝦體色依雌雄而不同,雌蝦微顯褐色和藍色,雄蝦微褐而黃,蝦體完整,體肥而長,呈棱狀。頭體相連,節間有些松弛。肌肉有彈性。除腥味外無其他異味。 扇貝放在蒸鍋中,鍋內倒水,蓋蓋中火蒸至冒氣后,再轉小火蒸8-10分鐘,偏小的扇貝蒸的時間稍短些。 扇貝的裙邊也可以涼拌或爆炒著吃,但裙邊里面藏垢較多,盡量不要生吃!另外,扇貝柱底部黑色的小部分是扇貝的內臟,建議去掉,不要食用。 ![]() 燒一鍋水,水開后下入。水再次煮開,海虹殼都張開了,就可以了。開鍋后不要超過5分鐘。 海虹里黑黑的絮狀物需要摘掉,因為那個黑黑的絮狀物是一種纖維物質,在腸胃里很不容易消化。 ![]() 先將海膽洗干凈,蒸鍋內水開后再放入海膽大火蒸3分鐘就可以吃了。 孕婦不宜生食海膽,也不建議小孩紙食用海膽,皮膚病患者禁食。 海膽本性寒涼,最好在食用時避免與一些寒涼的食物共同食用,比如空心菜、黃瓜等蔬菜,飯后也不應該馬上飲用一些像汽水、冰水、雪糕這樣的冰鎮飲品,還要注意少吃或者不吃西瓜、梨等性寒水果,以免導致身體不適。另外,海膽不能與啤酒、紅葡萄酒同食,食用海膽需要煮熟。 ![]() 放入開水鍋大火蒸3到5分鐘。(時間按量的多少和火力的大小而定,千萬不要蒸得過老。) 蟶子性寒,吃多了不利健脾,甚至會導致腹痛、脾胃虛寒等,所以孕婦們在吃蟶子時一定要注意適量。 ![]() ★海鮮煮不熟含細菌。一般來說,在沸水中煮4-5分鐘才算徹底殺菌。 ★死貝類病菌毒素多。貝類一旦死去便大量繁殖病菌、產生毒素。所以,貝類最好買活的,現買現吃! ★海鮮啤酒同食惹痛風。蝦蟹等海產品在人體代謝后會形成尿酸,而尿酸過多會引起痛風、腎結石等病癥。 ★海鮮水果同吃會腹痛。如果與柿子、葡萄、石榴、山楂同吃,會對胃腸道產生刺激,甚至引起腹痛、惡心、嘔吐等癥狀。因此,海鮮與這些水果同吃,至少應間隔2小時。 ★吃海鮮后喝茶長結石。吃海鮮時最好別喝茶。同理,也是最好間隔2小時以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