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璞 本文為俞敏洪2018年8月25日演講 2026字 | 4分鐘閱讀 稅減了,但企業卻感覺交了更多的錢 總理在開會中反復地強調要減稅,主要強調的是兩個方面減稅,企業的減稅,還有五險一金的下降。 我們也能發現,政府減稅的政策是有的,但在企業方面卻感覺交了更多的錢,減稅的結果反而是今年的財政收入比去年增加了10%,而財政收入的大部分又都來自于企業,這就意味著企業以各種各樣的方式向國家繳納了更多的錢,從而造成了市場經濟缺乏活力。 中國經濟的持續發展其實可以用四個詞來總結——有人可用、有策可依、有圈可點、有計可放。 1.中國人是一批極具企業家精神和創新精神的人,只要給點陽光就燦爛。 改革開放40年,中國人民的創造力只發揮了30%—40%,雖然我們都是企業家,但你做企業的時候真的全力以赴、無所顧及地投入了嗎?你為企業的發展真的投入一切努力了嗎? 根本沒有,因為投入的同時你也在害怕,你害怕政府政策的不確定性,你害怕投入太多以后某個政策會把你全部的投入化為烏有,你害怕企業之間互相的不誠信,你在各種害怕。 對中國而言有人可用還有另外一個要素,就是中國近十幾年大學的擴招以及每年那五六十萬的留學生,但這樣的人才池根本沒用起來,因為沒有讓人才用起來的機制。 所以,如果真的把我們這些人百分之百地放心用起來,我覺得中國至少還有30%—40%的經濟增量,人才是最寶貴的東西。 2.政府手里還有牌,這個牌不是刺激幾萬億,也不是帶來過分監管,而是給出真正保護企業家精神的法規和政策。 必須把保護企業家的創新熱情,為企業家開道鋪路創造方便的思維變成政府的核心思維,而且這個思維必須涉及到觀念和思想的改變。 3.世界已經形成了互相依存的關系,世界已經離不開中國,當然中國也離不開世界。 我們要做的就是如何讓中國的產品更加讓世界認可。中國有兩個最大的優勢,第一是中國的制造業毫無疑問,盡管沒有趕上德國的4.0,但是中國的制造業毫無疑問現在依然是全世界最強大的。另外,中國的市場,不管是對外還是內部市場,仍然是全世界最巨大的。 4.科技會改變世界。 我們科技的整體水平是落后的,包括基礎科技的研發,但是我們的科技應用水平卻并不落后,只是我們科技應用水平通常做得不太好。 為什么呢?因為在基礎科技方面整體提升投入不夠,以至于我們的基礎科技掌握在別人手里。而且科技的應用也不應該局限在國內的范圍,但幾乎所有互聯網公司的科技應用都是在做國內的生意,而且都是利用了人們的低級趣味。 不管是拼多多還是阿里巴巴,包括騰訊,都是利用了中國人民喜歡買賣東西、喜歡互相八卦的這樣的低級趣味。 一家科技公司創造出真正影響全世界的科技產品來才是厲害的,現在阿里巴巴有一點這樣的苗頭,但如何真正升級為世界重要的經濟體才是重要的。 人工智能也極有可能能夠催生出世界厲害的產品來,中國有大數據的優勢,人工智能基于的是大數據,但是到底能不能起來,就看我們這些企業家的高度如何,如果高度不夠,依然是想著從老百姓身上的低級趣味賺錢,我們依然永遠起不來。 企業家不要昧著良心干事情,企業家要做有情懷的事情,而不是撈一把是一把的事情。 現在之所以大量的民營企業陷入困境,一方面國家的宏觀政策影響,另一方面,很多企業家其實干的是撈一把是一把的事,哪兒賺錢往哪兒沖,哪兒能賺快錢往哪兒沖。 大量的人進入房地產,賺完錢把房子賣掉,房子倒了跟我沒關系,反正我已經把錢放在口袋里,基本上是這樣的概念。 合伙人打架是必然現象 有三個合伙人的創業公司我就不投了 我建議要建立互信機制,政府和民間必須互相信任,企業家和員工要互相信任。因為我發現很多的企業家和員工之間不是互相信任的,各種勞資關系極其緊張,合伙人之間也不是互相信任的。 現在很多創業公司因為合伙人打架散伙的現象比比皆是,所以現在我投資都不要合伙人了,我要一個創始人才投,有三個合伙人的我就不投了。 因為投完以后搞不清你們哪天就打架,而且中國合伙人之間打架好像是一個必然現象,不是一個偶然現象。當時我跟王強、徐小平打得也是要死要活,所以我深知合伙人不打是不行的。 我們都知道中國人的猜忌和防范,老百姓與老百姓之間都是橫行,做事情的潛在成本高到不可估量。 就拿我所在的教育行業來說,其實這應該是一個相對比較簡單的行業,但實際上,我至少二分之一的時間用在處理各種各樣的潛在成本上面,我能做新東方的精力連二分之一都做不到。 相信企業家都會有這種感覺,法規不清、契約精神缺乏、社會道德淪喪。 高鐵霸座男就是典型 缺乏契約精神的一代人 就拿前兩天暴露出來高鐵上霸占座位事件來說,這種人就典型的是這樣一代人,從小到大就沒有教育他們什么叫契約精神,什么叫社會道德,什么叫遵紀守法。 中國新一代人從80后、90后到00后,對法規概念極其薄弱,對于過多保護自己的利益極其敏感。 我天天跟年輕人打交道,所以我真的知道年輕人怎么想的。像我們老一代企業家愿意獻身為國家這樣的情懷在年輕人身上已經很少有了。當然不排除有年輕人依然愿意為國捐軀,但這是整個人群現象。 互信機制不解決,中國道德規范、契約精神、法規問題不解決,中國的潛在成本將會永遠存在,中國永遠走不上現代化發展的軌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