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了肝癌,等于被判了死刑?肝癌被發現時已經無法手術,還有辦法可以治療嗎?腸癌肝轉移了,還能活多久? 近日,在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肝腫瘤內科的成功病友分享會上,數位患者以自己的親身經歷給出了答案。 01 來自浙江的葉先生,1993年被確診為肝癌。由于腫瘤位于肝門區,足足有8厘米大小,又在大血管附近,手術難度非常大。當時,醫生做了兩手準備:如果無法切除腫瘤,就做肝動脈插管介入治療,等腫瘤縮小后再切除;如果能切除腫瘤,就盡量切除。最終,在中山醫院肝外科團隊的努力下,葉先生的肝臟腫瘤被順利切除。術后半年,他就回到了工作崗位。25年來,他堅持每年隨訪一次,病情穩定,沒有復發跡象。他說,是中山醫院給了他第二次生命。退休前,他努力工作,年年被評為先進;退休后,他資助了11個貧困學生,希望以此來報答社會、報答中山醫院。 02 65歲的徐先生于2004年在體檢中被發現肝臟內有四個腫瘤。經進一步檢查,被確診為結腸癌肝轉移,也就是人們常說的腫瘤晚期。在中山醫院,他接受了結腸癌根治術,做了6次全身化療、4次肝臟介入治療。如今14年過去了,一切都好,沒有復發。他說,他非常感謝中山醫院,也非常信任中山醫院,在中山醫院完成了所有治療。他想對其他肝癌病友說,患病后不用害怕,因為怕也沒有用,只要全心全意地把自己托付給中山醫院,全力地配合醫生完成治療,就能獲得好的療效。 03 36歲的杜女士,二胎剖宮產后50天,因肝臟占位,皮膚、鞏膜黃染,于2017年8月25日就診于中山醫院。由于其肝臟內的腫塊足足有25厘米大,無法手術,故轉入肝腫瘤內科進行治療。2018年3月,經過三次肝動脈插管化療栓塞后,杜女士肝臟內的腫塊顯著縮小,獲得了手術切除的機會。術后,患者于2018年4月被發現肺內出現轉移灶,于2018年5月行肝動脈插管化療栓塞一次,2018年6月、7月行全身化療各一次。2018年8月復查,肺內轉移灶明顯縮小,肝臟內未見明顯病變,檢查指標基本正常,一般情況良好。 杜女士說,她很幸運,在非常關鍵的時候找到了中山醫院,接受了一套非常正規、科學的治療,方能獲得現在的療效。她知道,將來的路還很長,可能還有接受一些治療,但有中山醫院的醫生在,她對未來充滿信心。 04 照片里的這位老媽媽,1967年10月因腹部包塊至中山醫院就診,11月接受手術治療,病理診斷為巨塊型原發性肝細胞肝癌。這張照片拍攝于2017年11月,她86歲,術后50年,腫瘤無復發。 這樣的例子,在中山醫院還有很多很多…… 中山醫院肝腫瘤內科夏景林教授表示:近年來,肝癌的總體發病率有所下降,但肝癌預后卻沒有明顯提高:不能手術的患者仍占80%;靶向藥物(索拉非尼)僅能延長生存期2.8個月;免疫治療(PD-1)的有效率為15%。如果一個用來形容肝癌的特點,那就是“晚”,發現晚,80%的肝癌患者在被確診時已經失去了手術機會。如果用兩個字來形容,一個是“多”,一個是“大”,肝癌會到處轉移,腫瘤會長得很大。 對于肝癌患者而言,唯有采用綜合治療,合理運用多種治療手段(包括介入、手術、放療、化療等),方能提高療效,延長生命,改善生活質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