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君曰:救災解難,不如防之為易;療疾治病,不如備之為吉。今人見背,不務防之而務救之,不務備之而務藥之。故有君者不能保社稷,有身者不能全壽命。是以圣人求福于未兆,絕禍于未有。蓋災生于稍稍,病起于微微。人以小善為無益,故不肯為;以小惡為無損,故不肯改。小善不積,大德不成;小惡不止,以成大罪。故摘出其要,使知其所生焉,乃百病者也。 老君曰:能念除此百病,則無災累,痛疾自愈,濟度苦厄,子孫蒙佑矣。 老君曰:古之圣人,其于善也,無小而不得;其于惡也,無微而不改。而能行之,可謂餌藥焉。所謂百藥者: 老君曰:此為百藥也。人有疾病。皆有過惡。陰掩不見,故應以疾病。因緣飲食、風寒、溫氣而起。由其人犯違于神,致魂逝魄喪,不在形中,體肌空虛,精炁不守,故風寒惡炁得中之。是以圣人雖處幽暗,不敢為非;雖居榮祿,不敢為利。度形而衣,量分而食。雖富且貴,不敢恣欲;雖貧且賤,不敢犯非。是以外無殘暴,內無疾痛,可不慎之焉! 老子曰:救災解難,不如防之為易;療疾治病,不如備之為吉。(解救已經發生了的災難,不如防患于未然更容易,疾病發作了再去醫治,不如平時就積極防治才高明)今人見背不務防之,而務救之;不務備之,而務藥之。故有君者不能保社稷,有身者不能全壽命。(現在有些人不注重預防,不懂的預防疾病的道理,而一味的依賴藥物,像這樣就是皇帝也不能保證國泰民安,一般人也難以長壽天年)是以圣人求福于未兆,絕禍于未有。 蓋災生于稍稍,病起于微微。(所以圣人求福是在還沒有見到吉祥征兆之前,杜絕災禍憂患是在它還沒有露出端倪之先,一般來說,災禍的發生都是從毫末之微開始的,嚴重疾病的發作是由微小因素積累而成的)人以小善為無益,故不肯為。以小惡為無損,故不肯改。小善不積,大德不成。小惡不止,以成大罪。(人往往覺得小善事沒有什么功德,所以不愿意去做,又以為做了小的壞事,沒有什么損失,所以不愿意去改正,不積小善,難成大德,小惡不改終究會聚成大罪)故摘出其要使知其所生焉,乃百病者也。(根據這個道理和原則,現摘錄出常見的影響德心、德性、德行修持的弊端使人知道它發生的淵源,這就是所謂的“百病”啊!) 注解:肝、肺的陽性不足,仁、義二德不備,正性意志力弱,故易于出現情緒反常,易怒易喜,心性不穩 注解:只顧自己的私利,便不惜去做違背道義的事情 注解:追求色相,違背人倫道德 注解:英雄之氣短,兒女之情長,心過分專一兒女情長 注解:憎恨別人,甚至盼人死,想把人置于死地才高興 注解:放縱自己的貪欲人心,遮掩自己的過錯和罪惡 注解:詆毀別人吹噓自己 注解:“擅變”即自己任意,“臬”音孽,即標準法度,此舉意為隨便改變眾人的是非標準和法則 注解:口不慎言,喜歡多說,口無遮攔,易犯口過 注解:喜歡參與是非,以追逐飛流短長為樂事 注解:以為自己最聰明,比別人有才能,看不起別人,輕慢別人 注解:利用手中的權力,玩弄權柄,專橫跋扈,胡作非為 注解:否定別人抬高自己,自以為是,固執己見,總以為自己正確 注解:自恃強盛,欺辱孤兒寡母、幼小老弱者 注解:以強力壓制別人,制服別人 注解:借貸別人的錢財,不考慮自己有無償還的能力 注解:懼怕威脅,膽小怕事,聽從脅從 注解:說話總想壓過別人,愛占上風,好勝爭強 注解:片面地曲解別人,說別人的偏邪,自祤正直,表現自己正確 注解:自認為自己正確正直,而有意無意的在意識、語言、行為上傷害了別人 注解:厭惡別人,自己還沾沾自喜 注解:大喜大怒就是自我損傷 注解:愚弄別人還自以為有才能 注解:將功勞歸在自己的名下 注解:助人成名卻生非議 注解:因感覺自己勞苦而產生抱怨心 注解:把虛假的當做真實的去看待、對待 注解:喜歡議論別人的過錯 注解:因自己富有而歧視傲慢別人 注解:因為自己的地位高而輕慢別人 注解:因為自己貧窮而嫉妒富有的人 注解:自己身份低賤,卻去嘲笑誹謗有地位、權勢顯貴者 注解:在背地說別人的壞話,在別人面前故意討好取寵 注解:向人炫耀顯示自己的德性,唯恐別人不知道 注解:破壞別人的成就和功勞 注解:為了自己的私利去擾亂、破壞、損害國家、集體、民族、眾生的公共利益 注解:喜歡擅長掩蓋自己的真實意圖、不說心里話 注解:把別人推到危險境地,而謀求自己的安穩 注解:明里暗里都憎恨嫉妒別人 注解:過分激烈的抨擊邪曲謬誤 注解:對人憎恨太多,缺少慈愛憐憫之心 注解:喜歡對別人的是非評三論四,說長道短 注解:推脫責任,把責任推給別人 注解:寫文章不認真修改推敲、不求盡善盡美、草草了事 注解:挾制別人的短處,愛戳別人的傷疤 注解:假借別人的名聲而抬高自己的信譽 注解:施給別人的恩惠,而又希望別人報答 注解:沒有施給別人恩惠,還責怪別人 注解:送給了別人,自己卻又后悔 注解:好抱怨,喜歡爭論 注解:咒罵生靈、牲畜 注解:用邪術惑道欺騙、迷惑壓制別人 注解:詆毀非議有才干的人,說別人的壞話 注解:憎恨別人勝過自己 注解:明知有毒卻貪杯的喝。“鴆”指毒酒,比喻為了一時需要,不考慮后果,待人處事缺乏公正、平等之心 注解:因為勞苦和心存不甘而煩惱不止 注解:因為自認為是賢良的人,而嫉妒地位比自己高的人 注解:把別人過去對自己的的不好仍然記在心里,耿耿于懷 注解:不愿聽取旁人的規勸、建議、意見 注解:對內疏遠,對外親近 注解:寫告狀信敗壞別人 注解:談論譏諷癡傻之人 注解:煩怒、苛刻、輕浮、急躁都是病 注解:鞭打不講道理的人 注解:喜歡自己標榜自己的正派 注解:對他人或者事物懷疑多,信任少 注解:嘲笑瘋癲之人 注解:蹲或坐時隨意劈開雙腿,或者蹺二郎腿,很不禮貌,不雅觀 注解:好說污穢、難聽的臟話、粗話、丑話 注解:以輕慢、不恭敬的態度對待老人、小孩 注解:以惡劣的態度,難聽的話去應答 注解:精明、兇惡,殘暴、暴躁、剛愎自用,固執己見 注解:心浮易動,喜歡大笑 注解:喜歡勸止別人按自己的觀點和意圖去做事行事 注解:“詭”是狡猾、奸詐之意。“譎”音決,玩弄手段之意。“諛”音于,諂媚、奉承、討好之意。“諂”用卑賤的態度討好巴結。 注解:貪得無厭,心懷欺詐、欺騙 注解:兩面三刀,說話不算數,不講信義 注解:乘著酒興裝瘋賣傻、蠻橫無理 注解:對自然現象的刮風下雨隨意呵罵、詛咒、抱怨 注解:語言好惡,出口愛喊殺言 注解:違反常規、非禮唆使別人隨意墮胎 注解:隨意干涉別人的事情 注解:從小窟窿眼偷看 注解:借別人的東西不想歸還 注解:欠人欠債逃跑、藏匿、躲避 注解:當面說的與背后說的言辭不一樣 注解:好與人抵觸較量,唉逞兇強暴 注解:喜歡戲弄嘲笑別人,憑空臆斷,固執己見 注解:故意迷惑耽誤別人 注解:掏摸動物巢,破壞動物蛋 注解:非正常的剖開身體、挖去腹胎,例如剖腹產、墮胎等 注解:用水火攻擊傷害,達到敗人的目的 注解:嘲笑盲人聾啞等有殘疾的人 注解:愿嫁愿娶是私人的事情,不應議論乃至干涉 注解:教唆別人鞭打人、相互斗毆 注解:教唆別人去作惡事、壞事 注解:包含禍心,離間,挑撥別人相愛和情感 注解:高聲宣揚禍患之事,興起無理的議論 注解:看見喜歡想要的就想弄到手、占為己有 注解:強行奪取人家的東西 老君曰:能念除此百病,則無災累,痛疾自愈,濟度苦厄,子孫蒙佑矣。 注解:太古至尊太上老君說:能夠常懷著除掉這百病的心念,就不會有災禍累積自身,身與心的病痛疾患也會不醫而愈,能有救度世間一切眾生苦難的心愿,子孫也會受益無窮。 老子曰:古之圣人,其于善也,無小而不得。其于惡也,無微而不改。而能行之,可謂餌藥焉。所謂百藥者: 注解:太古至尊太上老君說:古時的圣人,他們對善事沒有因為其小而不愿意去做的;他們對于過錯,沒有因為很輕微而不改的。能照這樣去實踐,可以說就像吃藥治病一樣。所謂百藥就是指: 注解:身心常在處下不爭狀態是一藥。 注解:行事能心地和善,做到寬容忍讓是一藥。 注解:舉手投足、行住坐臥都符合禮貌規矩。 注解:生活規律,活動休息都有節度。 注解:講究道德品質,遠離色欲。 注解:滅除各種貪欲之心。 注解:推究職分,講求道義。 注解:不拿不屬于自己本份之內的財物。 注解:遇到可恨可惡的人和事,仍能和顏悅色地以愛心待之。 注解:用度求人,好言相告。 注解:替人民、眾生祈求福分。 注解:救助別人于災禍厄難之中。 注解:教育點化愚昧蒙蔽之人。 注解:勸告那些邪曲悖亂的人與事使之改邪歸正。 注解:告戒不懂事理的小孩子。 注解:開導那些陷入迷途而犯錯誤的人。 注解:扶持幫助年老體弱及有病的人。 注解:以體力或財力、物力幫助別人。 注解:施給救濟窮人,同情幫助寡婦。 注解:憐憫貧窮,救度遇到災難險境中的人。 注解:尊重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及其部下,能給以周全的禮遇。 注解:對人說話謙虛和藹。 注解:禮貌對待沒有地位的人。 注解:借人錢款應及時歸還,不要拖欠很久形成舊帳。 注解:為人憨厚快慰、誠實信守。 注解:語言樸實無華,態度端正誠懇。“愨”音卻,誠實,謹慎的意思。 注解:推求正確的道理,引導教化邪曲不正的人和事。 注解:不爭論誰對誰錯,不爭辯誰是誰非。 注解:碰到別人粗俗的無禮冒犯行為,不懷鄙視之心。 注解:受到屈辱也不怨恨。 注解:推舉善良,隱去惡名。 注解:好的謙讓給別人,不好的留給自己。 注解:把多的推讓給別人,自己拿最少的。 注解:稱贊推崇有德行、有才干的人。 注解:見到有德行、有才能的人就借鑒反省自己。 注解:不顯露、張揚、炫耀自己。 注解:推讓功勞給別人,寧愿自己吃苦。 注解:不自我夸耀自己的善行。 注解:不掩蓋別人的功勞。 注解:辛勞吃苦也不怨恨。 注解:心懷誠信,忠實厚道。 注解:不宣揚別人暗中所做的惡事壞事。 注解:經濟寬裕富有,但不揮霍浪費,堅持勤儉節約。 注解:推薦才能勝過自己的人升遷榮升。 注解:過著清貧艱苦的生活,卻能安然自在,毫無怨言。 注解:不妄自尊大,不自恃高傲。 注解:助人為樂,成全別人之美事好事。 注解:不打聽別人的隱私之事。 注解:得而不喜,失則不憂,無論得與失,都很愉快面對。 注解:暗中做功德好事,施恩于人而不知。 注解:一生都不咒罵人。 注解:不評論別人長短是非。 注解:說話人愛聽,語言和善。 注解:遇到災禍疾病首先反省自己的過錯罪業。 注解:雖然痛苦,但不假裝矯飾,委過于外。 注解:受人恩惠不忘報答。 注解:不咒罵牲口生靈。 注解:心中替別人祈禱吉祥如意,祝愿別人福惠安康之事。 注解:心中平靜,意志堅定。 注解:人心如猿猴,濁意似野馬,私心常動,貪欲常起,不易靜與定,如能栓住心猿,鎖住意馬,就是一味清靜心身的良藥. 注解:不計較別人過去對自己的怨恨和嫌隙。 注解:“匡”是糾正,“弼”是幫助、輔導,意為糾正邪惡。 注解:聽從勸告,接受教化。 注解:不去干涉別人。 注解:在家中孝敬父母,友愛兄長。 注解:遮蓋、抑制惡事,表彰宣揚善事。 注解:清白廉潔,持守本分。 注解:樂于給別人吃喝。 注解:幫助別人誠心盡力。 注解:日月有蝕時即懷救心。 注解:對容易惹起嫌疑之事應當遠離回避。 注解:淡薄名利,心寬舒暢。 注解:遵循恪守圣賢的典章。 注解:思守神氣,心念大道。 注解:宣傳宏揚神圣的大道之理,德化眾生之心。 注解:創立功業不知疲倦。 注解:天高懷尊,地厚懷敬。 注解:瞻仰日月星辰三光。 注解:對名利心淡如水,沒有欲望。 注解:友愛心善,和順謙讓。 注解:憐愛生靈的生命,不去害其性命,厭惡殺生。 注解:不貪多無厭地積聚財富。 注解:不違犯禁止忌諱之事。 注解:為官當權,廉潔自律,忠心誠實地為人民辦事。 注解:財是養命之源,但不可貪占過多。 注解:不焚燒山中樹木。 注解:有空車幫助別人運載。 注解:當面直言相勸,抱著一片誠信心幫助人。 注解:喜歡別人都有功德。 注解:為了一個崇高的目的,毅然地投身于貧困之中。 注解:幫助老人背負東西。 注解:去掉情欲與貪愛。 注解:以慈善之心、憐憫之念去關心他人。 注解:喜歡贊揚別人的好心善行。 注解:自己富有,將多余的施窮濟困做善事。 注解:因祿位高而能惠及下屬和百姓。 老君曰:此為百藥也。人有疾病。皆有過惡。陰掩不見,故應以疾病。因緣飲食、風寒、溫氣而起。由其人犯違于神,致魂逝魄喪,不在形中,體肌空虛,精炁不守,故風寒惡炁得中之。是以圣人雖處幽暗,不敢為非;雖居榮祿,不敢為利。度形而衣,量分而食。雖富且貴,不敢恣欲;雖貧且賤,不敢犯非。是以外無殘暴,內無疾痛,可不慎之焉! 大道至簡,是宇宙萬物發展之規律,是中華文化之精髓,是中華道家哲學,是大道理極其簡單,簡單到一兩句話就能說明白。所謂“真傳一句話,假傳萬卷書”。 “萬物之始,大道至簡,衍化至繁”出自老子的《道德經》。大道至簡,不僅被哲學流派道家、儒家等所重視,也是人生在世的生活境界。 大道至簡,大道無形,大道無法,這是一種大道自然、返樸歸真的高級功態。在這種清凈無為、忘我無私、天人合一的狀態中,不求長功,功力自然上長;不求治病,身心自然調整;不求功能,功能自然顯現;你不求大小周天,百脈自然暢通,最深刻的真理是最簡單最普通的真理。把最復雜的變成最簡單的,才是最高明的。最偉大的人僅僅因為簡單才顯得崇高。 大道至簡,人生亦簡。開悟,深奧了就簡單,簡單了才深奧,從看山是山,到看山是山,境界不一樣,從簡單到復雜,再從復雜到簡單,就是升華。生活的意義在于簡單,人修煉到一定程度,會淡泊一些事,會簡單,你可以理解別人,但別人不一定理解你,其實人不在理解,在認同。 精于心,簡于形。拷問靈魂這是人的終極問題,簡不僅是一種至美,也是一種能力、一種境界。看透了不說透,高境界; 朦朧地看,心透 ;透非透、 知未知 ,故意不看透,才是透徹;知道世事看不透,就是透,透徹后的不透徹,明白后的不明白,難得糊涂是真境界。 “大道至簡”是做人的智慧,做人做事要將一件復雜的事情化為簡單,那是需要智慧的。將繁雜的事情回歸到簡單,要有智慧、能力,也要有決心。有智慧的人都喜歡大道至簡,因此,功和利,不可趨之若鶩;名和財,不可為之所累。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我們要簡簡單單的做人,踏踏實實的做事,用智慧化難為簡。 為名利盡拋寵辱,清純似兒時天真的童貞,樸實如父輩耕耘的沃土,只有心情平靜的人方能視見“斜陽照墟落,窮巷牛羊歸”的悠閑,聽聞“荷風送秋氣,竹露滴清響”的天籟,感受那“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的空曠。陶淵明就是這樣的人,所以他能夠吟出“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絕句;歐陽修也是這樣的一個人,所以他在謫居時仍能悠然自得的寫出《醉翁亭記》。 大道至簡,人生亦簡。簡不是物質的貧乏,而是精神的自在;簡不是生命的空虛,而是心靈的單純。大道至簡是最高的道理往往是最簡明的,人要學會簡單、簡樸生活、簡捷行事,放下自己的私心雜念,當超出自我欲望的牢籠,當真正忘記自己的思想,忘記自己的意識,進入忘我忘物的狀態。 人生的繁出于惑,以“仁”抗拒誘惑,以“智”解除困惑。不惑,才是人生由繁入簡的標志。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飲;人生百態,須當從一而終。樂以忘憂,簡以存真,才是人生的“大道至簡”。 有個大道至簡、平常心是道的故事:一個行者問老道長:“您得道前,做什么?”老道長:“砍柴擔水做飯。”行者問:“那得道后呢?”老道長:“砍柴擔水做飯。”行者又問:“那何謂得道?”老道長:“得道前,砍柴時惦記著挑水,挑水時惦記著做飯;得道后,砍柴即砍柴,擔水即擔水,做飯即做飯。”老道長和行者的對話讓我們開悟,許多至高至深的道理都是含蘊在一些極其簡單的思想中。 大道至簡,人生易簡。一千個人有一千種生存方式和生活道路,走過歲月、走過生活,心里有許多的感慨,一切放下,一切自在;當下放下,當下自在,生活中的很多問題并不需要放在心里,人生的很多負擔并不需要挑在肩上。一念放下,才能感受到簡單生活的樂趣,才能感受到心靈飛翔的快感。要想改變一些事情,首先得把自己給找回來。我們都有潛在的能量,只是很容易:被習慣所掩蓋,被時間所迷離,被惰性所消磨。我們應該記住該記住的,忘記該忘記的,改變能改變的,接受不能改變的。我們要用最少的悔恨面對過去,用最少的浪費面對現在,用最多的夢面對未來。 天地之道,簡易而已。 人生苦短,諸事不想太復雜,簡單生活。人生這部大戲一旦拉開序幕,不管你如何怯場,都得演到戲的結尾。成長過程中最大的挑戰在于有些路段,只能自己寂靜地走,快樂工作、簡單生活才是幸福生活,人要懂得知足常樂,所有的哀傷、痛楚,所有不能放棄的事情,不過是生命里的一個過渡,你跳過了就可以變得更精彩。 最好的生活就是簡單生活,一盞茶,一張桌,一處清幽,日子平淡,心無雜念。可是簡單的生活卻需要百般的努力,這樣才會無憂無慮欣然享受生活。生活總的來說是完美的,不完美的是心態,不懂得欣賞的人,就會用挑剔把一切變得有殘缺。簡單做人,率性而為,把握分寸,隨遇而安,坦然接受現實;簡單做事,不惹事、不生事、不怕事,不悔、不怨、不惜自己所做的事。 人生就是一場漫長對抗,有些人笑在開始,有些人卻贏在最終。試著微笑,試著回眸,放松自己,不強求、不萎靡、不浮躁。簡單生活,隨心、隨性、隨緣,做最好的自己,知足、微笑、淡然,即使再苦再累,只要堅持往前走,屬于自己的風景終會出現。 生活容不容易,關鍵看你怎么活。處境在于心境,心境改變了,處境也會改變。你向生活要得越多,你就會變得越緊張、越復雜,生活也就越不容易。反之,你對生活要求的越少,就越容易滿足,越容易快樂。江山明月,本無常主,得閑便是主人;大道至簡,活在當下,知足便能常樂。 悟入無懷之靜境,一輪之心月獨明,盡顯心靜之境界;心靜自然從容灑脫,持心若水笑面人生,更現心靜之魅力。人生在世,平淡才是最真,靜默才是最美,生命里最持久的不是繁華,而是平淡,不是熱鬧而是清歡。保持一顆童心,不開心的時候,心無遮攔地向朋友傾訴煩惱,開心的時候,肆無忌憚地開懷大笑,也許所有的憂愁會在傾訴中流走,所有的緊張會在大笑中釋放。像孩子一樣,簡單生活,快樂生活,保持心靈原生態,一切都是美好的。 生命里總有一個故事,想講述卻難以開口,就這樣在心底,漸漸譜成了曲。人就是這樣,得不到的永遠向往,失去了的,才會覺到珍貴。所謂的,得失、情緣、風景、驛站,都在時光的塵煙中,慢慢淡散。雖然,有些事情放下很難,但是,不屬于自己的東西,終究會走遠。 人的一生,注定要經歷很多。紅塵路上,有朗朗的笑聲,有委屈的淚水,懵懂的堅持著,有成功的自信,有失敗的警醒,每一段經歷注定珍貴。生命的豐盈緣于心的慈悲,生活的美好緣于擁有一顆平常心,生活簡單讓人輕松快樂,想法簡單讓人平和寧靜。因為簡單,才深悟生命之輕,因為簡單,才洞悉心靈之靜。 ·END· |
|
來自: 冬天惠鈴 > 《F00[健康是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