錐子精神——稻盛和夫先生《活法》文摘 錐子精神
再舉一個例子。 京瓷使用一種非晶硅(AmorphousSilicon)感光硒鼓來制造打印機和復印機。由于這種特殊的感光硒鼓硬度很高,在印刷量達數十萬之后也不會耗損,可使到打印機壽終正寢為止都無須更換。 這項具環保概念的產品,全球第一家量產成功的企業就是京瓷。上述非晶硅感光硒鼓是在研磨至非常光滑的鋁制滾筒表面包覆一層硅的薄膜而成,要是表面所形成的薄膜厚度不一致,將會大大影響感光硒鼓的效用。然而,控制薄膜厚度卻是極為困難的技術。 厚度不均,哪怕是出現小小的以千分之一厘米為單位的誤差,都不能容許。開始研究約3年之后,我們曾經一度成功,可是后來不管怎么做就是無法再次成功。 只要無法連續制造,就不算建立量產的技術。當時世界各國都在進行這項研究,然而并未出現任何成功的案例。其間我也曾萌生放棄的念頭。 再試最后一次吧!我想回歸原點,從檢查現場開始,重來一次。我相信,只要把薄膜形成過程中所產生的種種現象與變化,一個一個親眼去確認的話,肯定可以看出一些蛛絲馬跡,或是聽見一些什么聲音。 于是我大聲激勵負責的研究員,要求他們務必認真觀察,任何時候看到任何現象,都城要巨細靡遺地記下來。 可是某天夜里,當我到現場一看,發現本該全神貫注觀察的研究員竟然打起瞌睡來。哪里還聽得到什么產品的聲音?根本就只聽到他震耳欲聾的打呼聲。 我撤換了這名研究員,改用其他觀察力較敏銳的研究員;還把位于鹿兒島的研究所遷移到滋賀,而且從負責人到底下研究人員整個大換血,補進好幾個新人。這等于把已經動作了好幾年的團隊組織,整個徹底大翻新,依一般常識來說,這樣做的風險實在太大。然而,此舉果真奏效,一年之后就得以成功量產。 對于自己從事的工作及所制作的產品是否有深入的思考?在工作現場是否能以無比熱誠去觀察任何一點蛛絲馬跡?這些在原先團隊中已經漸漸失去,而后來接手的人則是有備而來。假如這個環節出了問題,新的開發案絕不可能成功。從事產品開發起碼得經受這樣的嚴格考驗。 俗話說: 有意注意 ,是指有意識地去注意。也就是說,基于某種目的,把你所有的意識和精神都集中在某件事物上。 如果聽到某個聲音,就立即反射性的轉向聲音來源處,那是一種無意識的生理反應,也就是無意注意 。 有意注意 指的是 有所意圖的 將自己的意識集中于任何狀況下的每一個蛛絲馬跡。因此,在工作現場的觀察行為原本就必須是連續性的有意注意。如果只是漫不經心地看著標的,或注意力不集中,就稱不上有意注意。 中村天風先生非常強調有意識去注意的重要性,他甚至說過: 人生如果做不到有意注意就沒有意義。人的專注力有其限度,要隨時有意識地注意某件事物并不容易。不過只要這個想法根植于心,就能慢慢培養出有意注意的習慣,而有能力掌握事物在本質和核心,做出準確的判斷。 記得年輕時,有段期間我常在忙進忙出之余,趁機和員工站在走廊討論事情,可是那時所進行的討論,往往在不久之后發生問題。常常屬下的確說了些什么,可是我卻沒有聽進去。這種情況發生過幾次之后,我從此不再在走廊上聽員工報告。 既然要說話或討論事情,隨便找一個房間或辦公室一角都好,總之一定要選在能專注的地方進行。我禁止自己再有那種輕率之舉;在做其他事情的同時,又順便聽屬下的報告。 所謂的有意注意,打個比方來說,就像在使用錐子。要讓錐子發揮最大的效果,就得把力量集中在前端凸起的那一點。關鍵就在于集中力 。只要像使用錐子般,將所有力量集中在某件事,那么任何人應該都能順利達成目標才是。 所謂集中力,是由內在念頭的強度、深度及廣度所產生。要完成任何事物,動念頭可以說是一切的起點,而最后的成敗關鍵則看你的期望有多強烈,能否長期堅持并為達成目標而付出努力。
把夢想說出來
我已經舉例說明了念頭所具備的力量,以及有意識去運用的重要性。如果要讓心中的念頭發揮力量,為人生和工作帶來豐碩的成果,首先必須編織一個大的夢想 作為基礎。 說什么要心中有夢,胸懷大志,強烈期盼,可能有些人會不以為然吧!每天應付生活所需就已經精疲力竭了,哪還有余力去談什么夢啊、希望的。 然而,就憑一己之力為人生開創局面的人,其最原始的出發點都必然在于他所擁有的大到近乎幻想的夢想,以及遠遠超乎現實的愿望。以我自己而言,能讓我一路堅持下來的原動力,其實也來自年輕時所懷抱的遠大夢想與崇高目標。 前文提過,京瓷剛創立不久,我就誓言 要讓公司稱霸全球精密陶瓷業 ,也不時與員工分享我的志向。當然我并沒有什么具體的執行策略,也不可能有十足的把握。在當時來說,充其量只能算是不自量力的夢想。可是,我不斷利用與員工聚餐的機會,一而再、再而三對著員工編織這個夢想。久而久之,我心里的念頭 也傳給了全體員工,終于看到開花結果的一天。 任憑你的夢想多么遠大,一旦少了念頭的驅動,就不可能實現。唯有內心強烈期盼,才足以幫我們圓夢。為了一圓夢想,你必須一想再想,不斷去想著這個念頭,直到它融人潛意識為止。把夢想說出來,就是圓夢必備的條件,實際上我們就是通過這樣做,把當初那個大而無當的夢想幾乎完全轉化成現實。 夢想越大,與實現的距離當然也就越遙遠。盡管如此,你還能一次又一次去模擬夢想實現時的情景,以及圓夢的過程,直到想象中的情景活生生呈現在眼前,那么通往終點的路標也將一一浮現,而且帶領你向前邁進的種種提示,也會不期然出現在你的日常生活中。 在街上行走,邊喝茶邊胡思亂想,和朋友天南地北閑聊 這些生活中大家習以為常,誰也不會特別留意的場景中所發生的芝麻綠豆瑣事,很可能就隱藏了讓你一圓夢想的點子和提示。 看到或聽到同樣的事情,有些人會如獲至寶一般得到重要的提示,有些人則根本毫無感覺。若要說兩者之間有何差異,我認為在于平常的問題意識 。比方說,看過蘋果從樹上掉落的人多不勝數,然而從中發現萬有引力的就唯獨牛頓一人。那是因為在牛頓潛意識里存在一股非常強烈的、想了解問題所在的問題意識,而前文所提老天爺給的提示、為我們開創新局的根源所在--靈感,也同樣只有那些心中有夢、堅持強烈期望始終如一的人才能得到。 人要學著不管到了什么年紀,都能心中有夢,都可以在心中編織更美好的未來。沒有夢想的人不會有創造力,不可能成功,人格也不會有所成長。因為,編織美夢、動腦去想及堅持努力不懈的過程。可以讓你的人格得到充分的鍛煉。從這個角度來說,我要鄭重強調,夢想與念頭是人生的跳板。
------------------------------------------------------------------------------------------------- 經營與管理 熱門文章TOP 10(請戳這兒↓↓) 1 順豐掌門人王衛傳奇創業史:靠著10萬起步,如今身家74億! 5 本世紀最大的謊言被揭穿,日本經濟“失去20年”實為“創新20年” 6 90后員工裸辭,寫郵件和80后領導互噴,看70后如何做點評 歡迎大家隨時與我們聯系交流O(∩_∩)O~互動通道有—— 1、微信后臺消息留言、文章評論功能~ 2、郵箱(jyygl@jyygl.com;164955932@qq.com)聯系~ 3、“職場交流 首席行政官”微信群,這里聚合了很多對經營管理有自身見解的讀者朋友,申請入群請先加小編微信(liujiajyygl)發送消息“姓名 申請入群”~ 快來跟我們一起線上交流、即時互動、贏取福利吧!謝謝大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