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唯一入選“12位千年偉人”的亞洲人,坐過牢,吃不上飯,死前卻說了這樣一句話2000年,法國《世界報》把蘇東坡稱為“1000年的英雄”?!熬訌R堂之高,心憂黎民,勤于政務;處江湖之遠,盡職盡責,為善一方。 在朝期間,他直言敢諫,不懼權貴;在貶期間他抗洪滅蝗,賑貧救孤,頗多政績。他俯仰無愧于天地,心無名利雜念,遂有閑心領略江山風月,寫下無數傳世杰作?!?/p> 蘇軾的政治浮沉時,贊揚他不為官位所迷惑,忠君觀念淡薄,而更為關心民間疾苦。居廟堂之高,心憂黎民,勤于政務;處江湖之遠,盡職盡責,為善一方。幼主哲宗即位,他被召回朝廷任中書舍人,兩年當中,為皇帝起草詔令達800多件。在貶謫期間,他抗洪滅蝗,賑貧救孤,頗多政績。他還在黃州組織過一個社團,跟猖獗的殺害幼兒行為作斗爭,在杭州創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所公立醫院。 據統計,蘇軾擔任過30個官職,遭貶17次,頻頻往返于廟堂和江湖之間,還坐過130天監牢。然而,他一生達觀,留下的詩文中很少悲觀厭世之作。貶謫黃州期間,他失去薪俸,成了個農民。他耕作田間,自得其樂,文章戲之為“農夫詩人”。 晚年貶謫海南,這已是十足的流放。而此時,他年事已高,疾病纏身,且不適應那里的氣候。他于是平靜地為自己打造了棺木,掘好了墳墓。1101年7月26日即謝世前的兩天,他還寫下最后一篇詩作。作者以極其贊賞的筆調這樣稱呼蘇軾:“一個不可救藥的文人”。 蘇東坡的從政生涯同他的詩文書畫一樣,都屬于我們的寶貴的文化遺產。他的詩文永遠值得我們誦讀,他的為官為人之道同樣值得我們深入研究和品味。 在去世時,他的好友徑山惟琳在他耳邊說:“端明(蘇軾擔任過端明殿大學士)宜勿忘西方”!,他的另一位守候在身邊的朋友錢世雄也說:‘固先生平時履踐,至此更須著力。蘇東坡回答說:“西方不無,著力即差”,語絕而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