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農村常見的雞屎藤,氣味真的像雞屎 “雞屎藤”乍一看很奇怪這么還有這種名字的植物,翻閱資料后發現,原來搗碎之后它會散發雞屎的氣味,因此得名。雖然名字不雅但是它確實是一種功效很多的草藥,具有治療積食、活血消腫、治療胃腸絞痛等作用。那么“雞屎藤”什么功效和作用呢,下面我們一起具體了解一下。 “雞屎藤”是一種什么植物。 雞屎藤又叫雞矢藤、臭藤、牛皮凍等,是一種多年生草質藤本植物,也是生活中比較常見的一種中藥材。主要分布在我國云南、貴州、廣東、福建、湖南等地,其適于生長在溫暖濕潤的環境中,常見于河邊、路邊、叢林及灌木林中。雞屎藤入藥,具有祛風利濕、止咳、止痛、消化積食等功效。在海南、廣東、廣西等地用來煲湯、制作雞矢餅等風味小吃。 雞屎藤用作食材。 雞屎藤作食材多見于南方幾個省份。在廣西省,當地人把它與大米一起磨成粉,然后加工做湯,風味獨特,據說還有補血的功效。每到三月初三,北海地區的人們就會將它制成粉末煮熟來吃,據說可以辟邪,祛除害蟲。所以現在人們發明了食用雞屎藤粉末的吃法,風味獨特。海南人則會在7月初把它做成雞屎藤粑仔,形狀有點像湯圓,用來慶祝節日。 此外,它還被當做手術后或生產后的婦女等身體虛弱者的補品。而在廣東地區,人們會將采回來的雞屎藤葉子洗凈,然后磨碎,再與糯米一起磨粉,加上水、紅糖,做成餅,被稱為“雞屎藤餅”。這些吃法在南方比較流行,在北方就沒有聽說過。 雞屎藤的藥用功效。 它的藥用價值在許多醫學典籍里都有體現。比如《生草藥性備要》里記載用它煲肉可以補虛益腎、除火補血,它的葉子加糖食用可以止痢疾。《本草綱目拾遺》中記載把它的根和葉子磨成粉可以治療中暑。《植物名實圖考》中記載,它具有解毒、祛風清熱、散寒的功效。總體來說雞屎藤味甘、酸,性平。 具有祛風利濕,消化積食、止咳止痛功效。主治跌打損傷、風濕骨痛、腹瀉、痢疾、消化不良、肺癆咳血、肝膽及胃腸絞痛、黃疸型肝炎、支氣管炎、放射反應引起的白細胞減少以及農藥中毒等,外用可以治療皮炎、濕疹及瘡瘍腫毒。 雞屎藤的食用禁忌。 雞屎藤無毒,它既是食材又具有藥用價值,那么它可以說是名副其實的食療養生佳品。但平時食用時還是要根據個人的具體情況使用,如果對藥理和藥性了解不清楚,最好還是咨詢專家醫生之后再使用,避免出現不良反應。 這里是科學興農,歡迎添加關注,帶您一起長知識。 |
|
來自: 張下載4ry1b71w > 《雞屎藤海金沙茜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