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里紅細胞的壓積、大小、形狀以及血小板和白細胞在病理時,都會影響血液黏度。高黏滯血癥,即臨床上血液黏度超出正常標準。血液黏度高的4種表現,今后需要記牢。 1、陣發性視力模糊 這種情況多發于老年人,平時視力正常,偶見視力模糊。因為許多人老年人血液黏稠度較高,血管不通暢,營養和氧氣不能及時輸送全身,也包括視神經。引發視網膜以及視神經暫時性缺血缺氧,臨床醫學稱之為陣發性視力模糊。 2、蹲下呼吸困難 體重超重者居多,出現蹲下困難以及呼吸困難。番茄醫生提醒,有的人還會因為不能下蹲干活出現氣短胸悶癥狀。因為血液是從左心室流出,攜帶營養物質、氧氣與組織液中的廢棄物、二氧化碳交換,最后回流到右心房。 血液也可以從右心室流出,于肺部完成上述物質交換并將二氧化碳排出,最后回流到左心房。由于血液黏度高,下蹲干活導致回流心臟血液偏少,黏稠血液不利血液循環,無法完成氧氣和二氧化碳的正常交換。 同時,這個過程若出現問題,還會引發腦部、肺部等重要器官缺血,導致憋氣、呼吸困難等機體呼吸困難、缺氧等發生。 3、午飯后犯困 健康人在午飯后都有困意,休息30分鐘左右還可以延長壽命。但是,假如自身為血液黏度較高,中午是無法抵擋睡意的。也就是說,血液黏度高在午后必須睡覺,精神才能夠好轉。 反之,如果血液黏稠度高的人沒有午休,整個下午會感到困倦乏力、無法正常工作學習。這全都是因為午飯后,人體血液循環加速,對于血液黏稠度高的人而言,將導致腦部供血不足。 4、晨起頭暈 習慣長期熬夜到了晚上精神格外好,但是,早上睡醒以后頭腦發悶、發暈,無法正常思考。吃過早餐后,大腦又會清醒過來,精神狀態也更好,并感覺到全身更有力。 番茄醫生提醒,出現這種晨起頭暈餐后精神表現,要小心是血液粘稠的表現。因為血液黏稠的人多有清晨起床沒精神,夜晚精神格外好的特殊臨床表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