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咳嗽 對癥下藥 ![]() 夏秋交替之際,是咳嗽高發的季節。 按照中醫理論,咳嗽分很多種類型,因此對癥治療的中藥也不同,如果不能對癥用藥,不僅病情沒有好轉,反而會加重或延誤病情。 今天小編就來介紹一下常見咳嗽的不同類型以及常用中成藥和食療方的適應癥。 風寒咳嗽 咳嗽、痰稀白或有泡沫、喉癢,伴有風寒感冒癥狀。應選用疏風散寒,宣肺止咳類中成藥。 推薦對癥藥品 1 通宣理肺丸:主用于發熱惡寒,頭痛無汗等外感風寒咳嗽。 2 止咳寧嗽膠囊:主用于風寒咳嗽,嘔吐,咽喉腫痛。 3 風寒咳嗽顆粒:主用于風寒感冒,發熱,頭痛,惡寒,無汗,咳嗽,鼻塞,流清涕。 推薦食療方 百部生姜汁: 百部10克,生姜6克(拍爛),加適量水煎煮20~30分鐘,去渣取汁,調入蜂蜜少許,分次溫服。 風熱咳嗽 咳嗽氣粗,或咳聲嘶啞,痰粘稠或黃稠,咯痰不爽,常伴發熱、口干、咽喉疼痛等。應選用疏風清熱,宣肺化痰類中成藥。 川貝枇杷糖漿:用于風熱犯肺,內郁化火所致的咳嗽痰黃或吐痰不爽,咽喉腫痛,胸悶脹痛,感冒咳嗽及慢性支氣管炎見上述證候者。 2 感冒止咳顆粒:主用于外感風熱所致的感冒,發熱惡風,頭痛鼻塞,咽喉腫痛,咳嗽,周身不適。 3 急支糖漿:主用于急性支氣管炎,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作等外感風熱所致的咳嗽。 推薦食療方 川貝梨子汁: 梨子100克(洗凈去核,切片),川貝母5克(搗爛),桔梗8克,一起入鍋,水煎約10分鐘,再加入菊花10克,再煮5分鐘,去渣取汁,加入冰糖適量,即可溫服。 風燥咳嗽 無痰或少痰,或干咳,口、鼻、咽干燥,咳嗽伴有胸痛,頭痛,無汗尿黃,大便干燥等。應選用疏風清肺,潤燥止咳類中成藥。 川貝枇杷糖漿:多用于咽干、咽痛,干咳、無痰或少痰的急性支氣管炎,咽喉炎等。 2 蛇膽川貝枇杷膏:主用于燥邪犯肺引起的咳嗽咯痰、胸悶氣喘、鼻燥、咽干喉癢等癥。 3 秋梨潤肺膏:用于久咳,痰少質粘,口燥咽干。 推薦食療方 百合杏仁粥: 鮮百合50克(干百合30克),杏仁10克(去皮、打碎),粳米50克,同煮為稀粥,調白蜂蜜適量溫食,1日3次。 痰濕咳嗽 咳嗽痰多,咳聲重濁,痰白粘膩或稠厚或稀薄,早晨咳嗽咯痰尤甚,胸悶,沒有食欲等。應選用宣肺利濕,理氣化痰類中成藥。 橘紅痰咳液:用于痰多,氣喘痰濁阻肺導致的咳嗽,支氣管炎,咽喉炎。 2 半夏天麻丸:用于脾虛聚濕生痰,眩暈,頭痛,胸脘滿悶。 3 桂龍咳喘寧片:用于外感風寒、痰濕阻肺引起的咳嗽、氣喘、痰涎壅盛等癥;急、慢性支氣管炎見上述癥候者。 推薦食療方 香蘿卜: 選鮮嫩蘿卜洗凈,切成小丁,用鹽腌一夜(每公斤蘿卜加50克鹽),曬干;再將適量生姜、桔皮、花椒、小茴香,與蘿卜一起拌勻,然后把醋燒滾后澆入調拌,也可加少許白糖調味。 痰熱咳嗽 咳嗽氣急、痰多色黃質稠,甚或痰中帶血,難以咯出,舌紅苔黃膩等,應選用清熱瀉火,止咳化痰類中成藥。 橘紅丸:用于痰熱咳嗽,痰多,色黃黏稠,胸悶口干。 2 清肺寧嗽丸:用于肺熱咳嗽,痰多粘稠。 3 清肺化痰丸:用于肺熱咳嗽,痰多作喘,痰涎壅盛,肺氣不暢。 推薦食療方 苡仁煮豬肺: 苡仁30克(搗成碎末),豬肺1個(洗凈,顏色呈白色),置于鍋內,加水適量。先用大火煮沸,后以微火煮爛,即可食用。 氣虛咳嗽 咯痰白、稀,氣短,自汗,畏風,怕冷,面色蒼白等。應選擇補肺益氣,止咳定喘的中成藥。 人參保肺丸:主要用于肺氣虛弱,津液虧損引起的虛勞久嗽,氣短喘促等癥。 2 潤肺止嗽丸:用于肺氣虛弱引起的咳嗽喘促,痰涎壅盛,久嗽聲啞。 3 補肺丸:用于肺氣不足,氣短喘咳,咳聲低弱,干咳痰粘,咽干舌燥。 推薦食療方 黃芪蟲草雞湯: 母雞肉100克,洗凈,去肥油,切塊。將雞塊放入沸水中氽一下,與黃芪10克,冬蟲夏草5克,陳皮3克一起放入燉盅內,盅內再加入適量開水,用文火隔水燉3小時,調味后即可食用。 陰虛咳嗽 咳嗽聲短促,夜間加劇,干咳無痰,或少痰,痰白粘不易咳出,潮熱盜汗。應選擇養陰潤肺、止咳化痰的中成藥。 百合固金口服液:用于咽干、咽痛、干咳痰少的慢性支氣管炎,慢性咽喉炎,肺炎。 2 蟲草清肺膠囊:用于氣陰兩虛,痰多,氣喘胸悶,痰熱阻肺所致的咳嗽。 3 養陰清肺丸:用于陰虛肺燥,咽喉干痛,干咳少痰。 推薦食療方 銀耳百合沙參湯: 銀耳10克(清水浸泡數小時至脹開,洗凈),百合15克,北沙參10克,冰糖適量,一同放入砂鍋中,加清水適量,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煮約1小時,取汁,稍溫飲服。 (來源:綜合網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