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數據太多,同時擔心因硬件或軟件的異常導致數據丟失,最近閑來無事組了一個”黑群暉”, 說實話完美主義者不太適合干信息技術這方面的活,尤其是技術方面 組了黑群暉后發現有一個瑕疵,就是必須要用一個獨立的存儲設備去引導系統才能啟動,曾想過把U盤放在機箱內部或者Rom盤之類的, 但聽說群暉DSM系統插U盤時硬盤不休眠,更何況無論是機箱內外插著個U盤總是不夠完美,用Rom盤的話不僅要多出一筆支出,且本來mini-ITX主板的接口就不多,還想留著PCI-E接口插無線網卡的 經過這兩天時間對群暉DSM系統的了解,覺得原理上不用U盤,用硬盤引導應該是可以同時實現存儲功能的 本教程使用DS3617xs作為案例講解個人覺得15年的產品是不是有些……反正我喜新不厭舊 在這里我要多說兩句,身邊很多朋友說沒有我解決不了的問題,其實我并沒有那么厲害,只是在攬事的時候要先想一想,原理上能否行得通,思路上能否行得通, 要做到這點就必須要對你要處理的事情有一個清晰的了解,什么叫清晰的了解呢?就是你至少要知道,他是如何實現的,要知道他的原理是什么,如果說原理上都實現不了的事情,那實際操作起來將會是非常麻煩且一定不會達成的.我很少說的這么絕對,請相信我 解決方案鑒于大家對原理并不感興趣,我已經對所需文件進行了打包,并盡量用”人話”告訴大家如何去實現 首先,我們需要準備:
接下來開始操作 第一步: 使用DiskImager程序將我提供的RAR打包文件中的引導鏡像恢復到其中一塊U盤,我們先叫他efi-U盤(當然你也可以使用其他鏡像,若出現問題我將無法解決)。 第二步: 使用U盤引導方式將群暉DSM系統裝入硬盤(如有多塊硬盤先不要連接NAS主機,在這里不講為什么了,只是建議,不影響系統安裝),因網上有很多U盤引導安裝群暉DSM系統的教程這里我就不再細講,當然如有不懂得也可以聯系我. 第三步: 進入DSM系統,新建一個RAID Group,在該RAID Group下建一個儲存空間,建好以后直接關機即可,找出另一塊U盤,從網上下載一個老毛桃的U盤啟動盤制作程序,把這塊U盤做成啟動U盤并將我提供的RAR文件解壓進U盤,重啟通過老毛桃U盤啟動Win PE(PE系統03/8/8.1/10均可) 第四步: 在PE系統中啟動DiskGenius軟件,確認DSM系統已將硬盤劃分為3個有效分區,從前至后分別為系統分區,緩存分區,用戶存儲分區,(因DSM6.1以后的系統在每次卡機初始化都會對硬盤做檢查,所以一定完全按照我的操作來,可以說所有可嘗試的組合我都替你們嘗試過了,這已經是目前我能找到的最完美的解決方案.)在緩存分區和用戶存儲分區之間會有一段未分區的存儲空間(根據硬盤大小自動保留空間從1Mb到127Mb不等).在這片未分區區域中新建Fat16(32也可)分區。我們先稱他為“HD-Boot” 第四步: 使用BOOTICE在物理磁盤選項卡選擇目標硬盤并點擊分區引導記錄功能,進入目標硬盤后在目標分區中尋找我們新建立的Fat分區“HD-Boot”并在要更改的類型中選擇GRUB4DOS點擊安裝配置,選擇0.4.6a注意不要變更引導名稱(其實不影響只是已經夠亂的了)。 第五步: 安裝成功后將我打包的硬盤引導文件夾的內的全部文件復制進該分區下。 第六步: 敲黑板!! 將efi-U盤下的所有文件復制并覆蓋進“HD-Boot”中的\boot\grub\DS3617xs中,此時此文件夾應該至少有6個文件,如圖所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