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碼檢查、走審和評審 代碼檢查 1.代碼審查對軟件測試的重要性; 2.并不是所有的軟件測試人員都需要閱讀代碼;(那哪些人需要?) 3.錯誤發現的越早,改正的成本越低; 4.代碼檢查、走查和可用性測試時三種主要的人工測試方法。代碼檢查和走查是組織一場“頭腦風暴會”,一般由3-4個開發人員組成。一般代碼檢查的過程中,能夠發現30%-70%的邏輯設計和編碼錯誤(測試結束時能發現的已知錯誤)。(代碼中的錯誤數量始終是未知的。) 5.代碼檢查小組:一個代碼檢查小組通常由4人組成,包括協調人一人,其職責是 *為代碼檢查分發材料,安排進程; *在代碼檢查中起主導作用; *記錄發現的所以錯誤; *確保所有錯誤后續得到改正。 另包括代碼作者一人、代碼的設計人員和一名測試專家。 代碼檢查階段常見錯誤列表: 1.數據引用錯誤; 2.數據生命錯誤 3.運算錯誤 4.比較錯誤 5.控制流程錯誤 6.接口錯誤 7.輸入/輸出錯誤 8.其他檢查, 代碼走查 有測試人員的參與,需要有結構簡單,數量不多的測試用例; 桌面檢查 人工檢查的第三種古老的檢查方式。其方法是由一個人對照錯誤列表進行對比檢查,對程序推演測試數據。 同行評審 ·程序是否易于理解? 評審人還應給出總的評價和建議的改進意見 可用性測試 測試人員站在用戶角度,用黑盒的測試方法,評估軟件的可用性程度。 |
|
來自: stevin_lib > 《M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