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個愈發追求審美的時代,這也是屬于設計的時代。 小到一支筆,一張明信片,大到我們的住宅、儀器設備……生活里到處是設計的身影。 如果沒有設計,很難想象這個世界該是多么的平庸與無趣。 而對于我們文創行業的創業者而言,設計的意義就更為重要了。我們的產品想要在熙熙攘攘的市場里占據一席之地,想要獲得用戶的注意與青睞,都離不開巧妙的構思與靈動的設計。 所以,如何理解設計,怎樣去做合適的設計,就成了最關鍵的問題。 所以,這次我們非常有幸,邀請到了一位業內大咖,為大家分享他四十多年來在設計領域的心得體會。 黃東山 設計師、畫家,中國第一代工業設計師,畢業于中央工藝美院工業設計專業,先后擔任中央工藝美院工業系畢業指導老師、蘇州電扇總廠研究所所長、副總設計師等職務,于1987年入選中國工業設計協會第一屆理事、蘇州市工業設計師系會副理事長,90年代后先后在馬來西亞公司、蘇州國際展覽中心任職。2001年后旅居游學加拿大。 -黃東山老師書畫作品- 在本次設計沙龍中,黃老師將圍繞“平衡需求和可能”這個主題,分享他從業四十多年的心得經驗, 追溯設計的源頭、以盡可能簡潔的方式闡述設計的基本原理,同時在沙龍中他將分享過去從業經歷中經手的大量的具體案例,在理論的講述與實踐的運用中找到一個平衡點,希望給每位參與的朋友新鮮、深刻的收獲。 -黃東山老師設計作品- 同時在本次設計沙龍中還設置了提問與交流環節,歡迎各位,尤其是文創行業的小伙伴帶著具體的問題來與黃老師探討,也許在老師的指點下,你會有特別的感悟。 在之前與黃老師短暫的交流中,有很多火花在不侃侃而談中迸濺,當他談到“原創設計”這個備受矚目的問題時,他寥寥幾句見解獨到而耐人深思。 -黃東山老師設計作品- 他說,現在大家都拼了命提倡原創、創新,其實呢,原創這個事情是非常難的。絕大多數的設計師在這輩子絕大數的時候,沒辦法做出完全原創的作品來,因此,多數時候我們要做的,就是在前輩基礎上,根據審美與需要,進行改良、優化。 -達芬奇筆記- 我們國家在工業設計方面起步很晚,無論從何種角度來說,歐美肯定是大大領先于我們的,我們必須清晰地認識到這一點的同時,不必妄自菲薄,更不能妄自尊大,應該像魯迅先生說的那樣,好的東西,拿過來,根據我的需要,為我所用。 只有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眺望得更遠,有朝一日,才有可能超越巨人。 8月16日下午2點,我們一起來聽黃老師的設計沙龍。 報名請掃碼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