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 第34個教師節 老師,您辛苦了 33年前的今天(1985年9月10日),新中國的教師們迎來自己的第一個教師節。從此,每年的教師節就成為了人們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尊師重教成為了一種美德。泱泱中華尊師重教的傳統久矣,從某種角度來講,中國的教師節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了。 說到中國最著名的老師,那自然是“至圣先師”——孔老夫子。 世界遺產——曲阜孔廟、孔林、孔府金銀紀念幣8克金幣 孔子一生中有一大半的時間,是從事傳道、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他教出不少有知識有才能的學生,相傳所收弟子多達三千人,特別優秀的有七十二人。那時有錢人家的孩子才有資格去學校讀書,孔子自己辦學就讓窮人家的孩子也有書讀。 世界遺產——曲阜孔廟、孔林、孔府金銀紀念幣1公斤銀幣 孔子創造了卓有成效的教育、教學方法總結、倡導了一整套正確的學習原則;形成了比較完整的教學內容體系;提出了一系列有深遠影響的教育思想;樹立了良好的師德典范。 中國杰出歷史人物金銀紀念幣(第2組)孔子金幣 孔子的教育思想影響了整個中華民族的教育。孔子一生為培養治國人才而進行賢能教育。在“德、才”兩方面,把“德”放在第一位,以“仁”為出發點,提倡“孝弟忠信,禮義廉恥”,并把“仁義禮智信”作為五常。他認為“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 世界文化名人金銀紀念幣(第4組)孔子銀幣 《論語》中有“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他十分注重培養學生自覺學習的樂趣,對優秀者給予表揚,對怠惰者給予批評。 同時,孔子十分重視學習方法,是每個學生應有的學習態度。他主張“溫故而知新。在學習時應當獨立思考,但思考必須以認真讀書為基礎,他指出:“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等等。 世界遺產——曲阜孔廟、孔林、孔府金銀紀念幣30克銀幣 都說“子不教,父之過”,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就是父母。作為父親,孔子對兒子孔鯉的教育不同于弟子三千,不過“不學詩,無以言”、“不學禮,無以立”的故事,至今仍傳為美談。 世界遺產——曲阜孔廟、孔林、孔府金銀紀念幣150克銀幣 說到孔子,大家自然會聯想到兩位人物,其中一位便是老子。 中國杰出歷史人物金銀紀念幣(第2組)老子銀幣 作為儒家與道家學說創始人,孔子和老子都生活在春秋晚期,基本同處一個時代,諸多文獻和考古資料都證實孔子曾多次向老子問禮。 孔子見老子 東漢畫像石(局部)武氏祠 老子原姓李,名耳,外字“聃”。“黃色美眉,長耳大目,廣額疏齒,口方厚唇”。在周王室擔任“守藏室之使”,管理著周王室的圖書典籍,曾寫下“道德之意五千言”的《道德經》,后飄然離去。 ![]() 徐悲鴻誕辰100周年金銀紀念幣《老子出關圖》 與孔子相關的另一位就是“亞圣”——孟子。孟子與孔子合稱孔孟,孔子是至圣,孟子是亞圣。孟子是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和散文家,戰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孔子第四代弟子。 ![]() 中國傳統文化金銀紀念幣(第1組)孟子金幣 孟子把道德規范概括為四種,即仁、義、禮、智。為了說明這些道德規范的起源,孟子提出了性善論的思想。他認為,盡管各個社會成員之間有分工的不同和階級的差別,但是他們的人性卻是同一的。這種探討適應于當時奴隸解放和社會變革的歷史潮流,標志著人類認識的深化,對倫理思想的發展是一個巨大的推進。 ![]() 中國傳統文化金銀紀念幣(第1組)孟子銀幣 話說古代的教師節和孔子有莫大的關系。在漢、晉時期,每到孔子誕辰日,皇帝就會率領文武官員去祭拜孔廟,還會請教師們吃飯,當時雖沒有確立孔子誕辰日為教師節,但教師已開始享受節日休假、會餐等福利待遇了。 世界遺產——曲阜孔廟、孔林、孔府金銀紀念幣150克金幣 唐、宋時代,每到這一天國都和各州、府、縣都要舉行孔子誕辰祭典,當時的祭典非常隆重。國子監、書院以及州、府、縣也會選拔成績突出者為“司業”,報送朝廷,這些“先進教育工作者”最高可獲賞銀500兩。 ![]() ![]() 臺灣風光金銀紀念幣(第2組) 到了清代,孔子誕辰祭典的規模和范圍愈加宏大,成績最為卓著的教師在這天會被授予八品職銜,提升為院長、監院、掌教、館師等。清代許多著名學者如顏元、阮元、惠士奇等就是在那時得到的提拔。 ![]() ![]() 1990中國庚午(馬)年貴金屬紀念幣正面圖案曲阜大成殿 “老師”最初指年老資深的學者或傳授學術的人,如《史記·孟子荀卿列傳》:“齊襄王時,而荀卿最為老師。” 后來,人們把教學生的人也稱為“老師”。除了“老師”之外,古代對教師的稱呼還有很多,比如先生、夫子、師父、師傅、西席、教授、助教、博士等等。 無論“老師”的稱謂怎樣變化,“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的職責沒有變。我們每個人的一生都離不開老師的諄諄教導,在今天這樣一個日子,讓我們再對老師說一句: 老師,祝您節日快樂! 來源:中國金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