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016年)是我從事針灸五十周年,此時此刻我特別懷念第一個把我帶入“神奇”針灸殿堂的先師焦勉齋大夫。 焦勉齋大夫 我是通過焦老的一本著作【針術手法】(人民衛生出版社,1960)首次得知他的大名的。那本書是我在文革中關閉的中學圖書室里覓得的。當我從亂書堆里發現那本薄薄只有40頁的小冊子時,它的精彩內容與圖示立刻吸引住了當時正在自學針灸的我。那時焦勉齋是山東濟南市立中醫醫院針灸科主任。我很快就按照書中該醫院的地址向他發去了“拜師”信。說來也是我的緣分,我很快收到了他的親筆回信……我就這樣成了他的“關門弟子”。 焦勉齋是國內近代著名針灸名家之一。他從小在學中醫的同時學習武功,故不僅醫術精湛,而且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曾任山東省武術副總裁判之職。他是中國近代以來把氣功與針灸、按摩手法相結合的第一人,也是在中醫臨床上身體力行,大力主張“針藥并治”的前輩高手。從他那里我聽說了一段至今已鮮為人知的杏林軼事,也是近代針灸史上十分重要的史實。 “燒山火,透天涼”的針刺手法,雖在針灸古籍中有詳細的記載,但臨床操作起來并非易事,解放后尤其是西醫中有許多人認為其完全是無稽之談。1959年,由衛生部主持在上海舉行了一場辯論會,出席會議的有中醫,也有西醫,讓中醫師在西醫師的身上扎針,以證明“燒山火,透天涼”手法效果確如其名。 第一天上臺表演的是上海中醫學院的名教授陸瘦燕,他完全按照古法操作,成功地獲取了針下熱感或涼感。但事后仍有一些受試西醫不服,說是因感覺太強,無法忍受才被迫認同的。當夜,主持會議的原衛生部長便來請焦勉齋出馬。 第二天,焦老師精心辯證地選擇了七位西醫受試者,安排其中三位試“燒山火”,四位試“透天涼”。在試“透天涼”手法時,盡管時值夏天,也把房間里的電扇全部關掉,以排除風吹的干擾。在操作中,他把自己的呼吸運氣與提插、進退手法相結合,引真氣出丹田,通過手指與針柄,把氣注入受試人穴位。正如他所說“深呼時而插針能使其熱,深吸時提針能使其寒”,他的表演獲得了全部受試西醫的認同。也正是這次會議,焦勉齋的大名不徑而走,翌年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了記載他運掌練氣及針法的專著《針術手法》一書。 記得我首次赴濟南行拜師之禮,是由母親不辭旅途勞累、帶病陪同前去的。焦老師及師母自包“番茄餡”餃子加白酒款待我們。陪席的還有他的另一位從印度尼西亞歸國的華僑弟子。那位弟子酒后頭暈臉紅,難以騎車回家。焦老師當即以手指代針,給他用“透天涼”手法按摩頭面部。只一會兒功夫,那人的面紅退盡,頭腦清新如常,便能騎車自歸。這是我首次親眼目睹中華氣功之神奇。 以后我還多次觀摩焦老師治療病人時的手法。記得有一位胸壁挫傷的病人局部壓痛十分劇烈,焦老師只用一個食指點按住痛點,施“燒山火”手法使病人感到局部熱感,然后我再去測試病人的那個痛點已經消失。焦老師的高深技藝,使我大開眼界,體會到“學無止境”的真理?!吧酵庥猩剑焱庥刑?,人外有人”,成為我告誡自己永不自滿的座右銘。焦老師的“神技”,也使我深感祖國醫學無愧于“寶庫”二字的榮譽,進一步點燃了我探索這個“寶庫”奧秘的好奇心。它成為自己以后的幾十年中在中西醫領域“溯源”不止的動力。 我們師生之間十分投緣,一見如故。焦老師十分愛才,也是被我“千里求師”的好學精神所感動,對我以“賢徒”稱之。由于他的兩個兒子中沒有一個是學醫的,他更傾心于毫無保留地授徒傳藝。 在學習焦老師獨創的“運掌練氣法”時,他一字一句地口授他的運氣要領,手把手地指導我的練功動作。在傳授他運用針灸、氣功及中藥治病畢生經驗的上課中,盡管他說得很快,而且其山東口音使我聽得十分吃力,我還是做了好幾本筆記,至今還連同他多年來給我的信件一起珍藏著。 焦老師很重視運針時的指掌力量,強調長時間雙手捻刮的重要性。由于雙手同時運針并非易事,焦老師給我講故事,以他曾遇見過的一位缺手殘疾人能用雙腳解扣脫衣、倒茶、抽煙、打雞蛋,甚至寫得一手好書法為例,激勵我勤能補拙?!澳侨擞媚_代手都行,難道還不能用雙手運針!”多年來,通過練習“運掌練氣法”,我的掌指力量猛增,在提高針刺、按摩的臨床療效上發揮了重要作用。 焦老師擅長書法,筆鋒雄壯有力,下面所附的就是他賜我的親筆影印,字里行間都可以看得出他“氣貫筆鋒”的深厚氣功造詣?!坝^察內難精髓義,源泉引導針法中”,他把我的名字“觀源”二字拆開,分別為句首,勉勵我要把《內經》與《難經》這兩本中醫經典著作的精髓之意灌注到針法之中。 焦老師去世至今已經四十年了?;叵肫饋?,至今我沒有辜負他老人家對我的厚望。焦老師改良發展的“武術八緞錦”,經過我翻譯成英語,在美國連續27年的開班授課,至今已在西方廣泛流傳。焦老師創立的“刮針”補瀉法與指力運氣按摩,早已成為我臨床治病的獨特技巧。我稱其為“舒適針法”。他臨癥治病的許多“未見書傳”的寶貴經驗與“秘穴”,也都融合在我的經驗中,在拙著【臨床針灸反射學】(北京科技出版社,2004)里公布于世了。 最近我又找出焦老師的大量手稿(參見下圖),包括當年我跟師學藝時的日記,里面還有許多他尚未發布的學術思想與臨床經驗。我也準備把它們逐一整理出來發表,以饗讀者。 自2015年12月開始,我在全球招徒,通過網絡免費授業傳承,組建一支以發展現代針灸醫學為志業的臨床針灸科研團隊,感謝國內外眾多位醫學博士、碩士與針灸同仁的熱烈響應與厚愛,首期招收了28位高徒,最近又有16位(二期)即將拜師。我想,假若恩師泉下有知,得知他的傳人正在把他的針技代代相傳,未竟的事業發揚光大,造福于全人類,他一定會深感欣慰的。 分享是一種美德,轉發是一種境界。 你的一次轉發、有可能會幫助無數人…… 轉發時請注明原創作者和出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