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生物和醫藥技術的發展,保健品也搭上了高科技的便車。科學研究發現,核酸是承載生命密碼的遺傳物質,于是市場上很快就有了核酸營養品;人人都怕癌,怕得心血管疾病,于是防癌、抗癌、降血壓的保健品大行其道;人人都怕肥胖、怕衰老,于是減肥、排毒養顏、抗衰老的保健品就鋪天蓋地而來…… 而且不管什么保健品,最后總忘不了加上一句“有助于提高人體免疫力”,只因為醫學上說免疫力低下乃是萬病之源。 總的看來,保健品對特定的人群是有一定用處的;比如老年人缺鈣,吃點補鈣的保健品就能強壯身子骨;孕婦吃點含草酸的口服液,可以防止胎兒畸形,這些都是有科學依據的。但現在的保健品市場魚龍混雜,很多保健品聲稱的功能要么夸大,要么缺乏科學根據。且聽我細細道來—— 在醫學上,衰老至今依然是個謎。一個科學界比較認可的假說認為,衰老可能跟自由基有關。自由基是生物在新陳代謝的過程中產生的一種活潑的小分子,它非常容易與DNA等生命分子發生反應,從而引起基因突變,這一過程叫氧化。基因突變一般來說是有害的,例如會誘發癌癥。自由基造成的損傷不斷積累,導致人體細胞、組織器官隨著時間推移磨損、病變,最終導致衰老死亡。 既然自由基是導致衰老的元兇,那把它們清除掉豈不就可以延年益壽了嗎?根據這一簡單的思路,許多保健品打出“清除自由基、抗氧化”的旗號,迷惑了不少消費者。 但其實人體細胞具有很強的修復功能,自由基所造成的損傷99%都能得到及時修復,衰老其實只是由那1%未得到修復的損傷造成的。既然人體的修復效率是那么高,一般來說已經很難在這個基礎上有所改進。此外,自由基也不完全是“壞小子”,它參與生命的許多重要活動,假如大幅度減少自由基,反而有害無益。 目前科學上已經得到證實,對延緩衰老有一定作用的物質只有兩種:一種叫過氧化岐酶,簡稱SOD。在一個實驗中,一個額外的SOD基因被轉入果蠅體內,促使果蠅細胞制造更多的SOD,結果果蠅的壽命延長了40%。但后來又發現,過量的SOD在老鼠和人體內會引起嚴重的毒副作用和神經疾病。 還有一種商品名為“阿米福汀”的藥物,在動物實驗中被證實具有抗衰老的功能,但它對人體是否也有同樣的作用,則還不清楚。即使將來這兩種藥物作為抗衰老的藥物能夠安全地用于人體,我們也要切記,它們只有注射有效,口服是無效的。 所以,目前市場上各類抗衰老保健品基本上是沒有科學依據的。且不說它們所宣稱的“清除自由基”的目的是否真能達到,即使達到了,對我們的身體帶來的害處恐怕還更多。 生物學上業已證明,核酸是人體內最重要的物質之一,記載著我們生命密碼的基因就被保存在一種叫脫氧核糖核酸(即DNA)的物質中。既然如此,按照某些人“吃什么補什么”的想當然看法,我們就應該多吃核酸了。利用許多人對科學的一知半解,核酸營養品一度在我國非常流行。 那么我們需要補核酸嗎?核酸雖然聽起來挺神秘,其實大量存在于我們的食物中。我們日常吃的蔬菜、瓜果和肉類比如豬肉,都是由細胞構成的,有細胞就有核酸。一般來說,我們每天都要從食物中吃進0.1~1克的核酸。 這些吃進去的核酸是用來“補”我們自身的核酸的嗎?也不是。由于核酸對于我們如此重要,它在我們體內是非常穩定的。假如吃了豬肉,豬的基因就“補”進我們的DNA里;吃了玉米,玉米的基因就“補”進我們的DNA里;我們的DNA里充斥著外來基因,那我們還算人嗎? 其實,食物里的核酸在我們體內會被徹底分解成一些小分子。這些小分子一部分可以用于合成我們自己的核酸,另一部分則被進一步降解,排出體外。 假如食物里的核酸提供的原料太少,不夠合成我們自身的核酸怎么辦?那豈不就需要額外補充核酸了?那也沒必要。遇到這種情況,我們的身體自己會“白手起家”合成核酸的原料,再用這些原料組裝出核酸來。 所以不論從哪種意義上理解“補”,補核酸的說法都是缺乏科學根據的。此外,食物中核酸過多反而會增加肝臟的負擔,引起關節炎、痛風等疾病,所以在人得了這些病之后,醫生往往會勸病人,盡量少吃海鮮等核酸含量高的食品。 螺旋藻被宣傳是“21世紀最理想的食品”,能防治多種疾病,包括肥胖;螺旋藻還是目前所知的營養成分最全面、最均衡的食品之一,1克螺旋藻的營養成分相當于1000克各類蔬菜的總和,其蛋白質含量是魚、肉的3倍……這些宣傳是真的嗎? 螺旋藻中蛋白質的含量的確非常高,曬干后其蛋白質含量可高達70%,說它是魚、肉蛋白含量的3倍也并不夸張。但問題是,我們許多人現在普遍營養過剩,飲食中并不缺少蛋白質。而且人體一天正常需要攝入幾十克蛋白,每天幾片螺旋藻只相當于其一個零頭。 螺旋藻富含多種維生素、類胡蘿卜素、礦物質,這也沒錯,但這些營養素其實可以從便宜得多的日常食品中獲取。螺旋藻含有維生素B12,而維生素B12一般只存在于動物食品中,這使螺旋藻顯得有些特別,于是被大力推薦給素食者。但一個被隱瞞的事實是,螺旋藻中的維生素B12人體無法吸收,所以有也等于沒有! 有些研究表明,螺旋藻在增強免疫力、預防癌癥、降低膽固醇方面可能有些希望,但這些研究還很初步。至于其減肥的功效,目前臨床上得到的是否定的結論。 其實螺旋藻作為食物還有“形象不佳”的一面。螺旋藻里核酸含量非常高,我們前面提到,核酸攝入過多,會引起痛風和腎結石等疾病。此外,螺旋藻生長的環境,易受重金屬和有毒藻類的污染,這些毒物不容易從螺旋藻中清除,所以螺旋藻類的保健食品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安全隱患。 市場上像這類打著高科技旗號,實則缺乏確鑿科學依據的保健品還很多,我們就不一一舉例了。判斷一種保健品是否有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些假冒的“專家”的推薦未必可信,所以需要我們自己提高科學素質。此外一般來說,那些宣稱對當前人們關心的大部分或者所有健康問題有良效的保健品,多數是假的;什么病都能防治,也許恰恰意味著什么病都防治不了,還不如吃點豬肉補身子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