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學期已經開學一個多星期了,時間是最公平的,每個學生一天都是24小時,一年都是365天。但是,不同的學生成績卻是天差地別! 差距為什么這么大?而且這種差距,并不是勤奮或天賦帶來的,僅僅是我們對時間的掌控。 所以說,千萬不要在錯把忙碌當高效。下面給大家分享8張圖,一起來看看你到底是在瞎忙還是高效地學習?對號入座,看看區別吧! 1.手忙腳亂vs善于規劃 瞎忙族和高效族學生的時間都安排得很滿,但是卻有本質的區別。 瞎忙族是沒有目標和方向的忙碌,每天好像做了很多題,好像忙得團團轉,焦頭爛額,卻又沒有一點效果。最后的結果是,想要做的卷子,和本應該完成的作業,都沒有完成。 而高效族的一個共同特點,就是對自己的學習有清晰的規劃,永遠知道自己的目標是什么,每一個階段的奮斗有什么意義。 他們的忙碌是充實,而不是庸碌。 2.雜亂無章vs分清主次 瞎忙族的眼里,所有的學習任務都是差不多的。什么時候做什么,完全隨機無序。 對手機、明星一點抵抗力都沒有,經常手頭的題做到一半時聽見同學談論某個明星就直接參與到討論中。結果是一天下來,真正完成的計劃一件也沒有。 而高效族永遠分得清楚主次,拎得清什么是學習,什么是玩樂。他們非常注重計劃和優先級排序,每天把狀態最佳的時間段安排給最重要的學科。 遇到臨時出現的作業,先放到“收件箱”里,而不是打斷當前的做題思路。 3.埋頭做題vs抬頭看路 瞎忙族經常看起來好像很努力,每天在教室里毫無意義地刷題,一遍、兩遍、三遍地重復自己的錯誤,這樣是在大量浪費時間! 而高效族不僅能埋頭做題,也非常注重抬頭看路。 做題之前,花必要的時間想清楚問題的本質是什么,怎么做最合理,有沒有更優的方案?他們心中都有學習的大體計劃和時間安排,設定好學習的優先級別。 低效率和無用功是他們極力避免的。 4.以忙為榮vs結果導向 瞎忙族的口頭禪是“我很忙”“我沒時間”,經常發朋友圈曬大量作業,把忙碌當成炫耀的資本,殊不知恰恰暴露自己的效率低下。 而高效族從來不覺得忙碌有什么值得吹噓的,永遠只用結果來證明自己。 輕輕松松把作業搞定,才是他們追求的終極目標! 5.撒胡椒面vs懂得取舍 瞎忙族的時間分配是“撒胡椒面”型,每項作業都安排一點時間,每門功課都做得一般般,然后總是抱怨時間不夠用。 而高效族懂得取舍的藝術,明白一個人的時間和精力都是有限的,不可能什么都做好。 他們會果斷地舍棄低價值的作業,把寶貴的時間花在最重要的功課上。 6.多功課處理vs專注再專注 瞎忙族經常高估自己的能力,總想實現傳說中的“多門功課同時處理”。 但是現實情況,卻是各門功課亂成一團麻,效率反而大大降低。 高效族相信專注的力量,他們永遠分清主次,一次只求做好一件事。 遇到重要的功課,他們會給自己安排不被打擾的時間,給自己找一個安靜的封閉空間,以最高的效率攻克一個難題,然后再下一個。 7.總在焦慮vs擁抱變化 瞎忙族經常處于無意義的焦慮狀態,總在擔心可能存在的變數,總害怕作業做不完、分數不提高、爸媽總嘮叨。 任由焦慮消耗寶貴的時間和精力,卻很少做出點實際行動。 高效族明白,世界上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與其無謂地焦慮,不如主動擁抱變化。 所以,他們經常會利用業余時間了解考試前沿信息,了解最新時事政治,把最新的變化和學科考題結合起來,以不變的知識應萬變的考題。 8.拖拖拉拉vs快速行動 缺乏決斷力是瞎忙族的通病,做作業拖拖拉拉。 而高效族明白,行動力才是決定成敗的關鍵,沒有行動,一切都是零。 他們會根據自己的學習計劃,下定決心之后,快速地行動起來!用行動贏得成功和夢想。 看完瞎忙族和高效族的對比,相信大家已經知道自己今后要往哪個方向努力了吧! 小升初寶典(xiaoshengchubaodian)公共號為廣大家長及孩子提供小升初學習方法、擇校政策、招生和家庭教育等小道消息,敬請關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