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精选,精品九九视频,www久久只有这里有精品,亚洲熟女乱色综合一区
    分享

    隕石專業知識版重點科普

     羅宋湯的味道 2018-09-13



    隕石專業知識版(非初級星版)

    鐵隕石與石鐵隕石的種類劃分與化學群簇關系描述

    鐵隕石又稱隕鐵,是包含大量的鐵-鎳合金的隕石。在這些隕石內包含的金屬被稱為“隕鐵”,它們是人類最早可以使用鐵的來源。鐵隕石與石隕石相比,石隕石是相當罕見的而鐵隕石比較常見,在已發現的各種隕石中石隕石僅占10%左右比例,但在歷史上發現的隕石數目中各類鐵隕石占的比例卻很大。這是基于以下的原因:相對于石隕石而言,鐵隕石因為具有不尋常的外觀,即使是業外人士也很容易辨別出來它們是金屬相物質,雖然在野外發現的金屬團塊不一定就是隕石,但鐵質隕石與石隕石的發現幾率相對是比較高的。近些年在沙漠和南極地區搜尋到了大量的各種類型隕石,才使得我們的隕石分類系統更加完善。鐵隕石的發現數量比較多,因為它們本身比石隕石更具有抵抗風化作用外,一些墜落地域的特殊環境與氣候也可以讓它們得以完整保存。鐵質隕石較易在穿越大氣層后而幸存下來,因為它們更具有耐燒蝕的結果,因此也更容易找到一些較大型的各類鐵隕石。事實上,鐵隕石的質量幾乎占已知隕石90%左右。已知的較大鐵隕石有霍巴隕鐵、查科鐵隕石、阿尼希托隕石、中國新疆銀駱駝鐵隕石、巴庫比里托隕石等等。

    鐵隕石的物質組分與M-型小行星通過光譜分析比對后,它們之間的化學特征有著非常相似的地方,因此一些M-型小行星帶可能是它們的母體來源地。鐵隕石被認為是古老大小行星的核心,因為被相互撞擊碎裂后而產生的碎片。IIE鐵隕石的化學組分可能是一個明顯的例外,它們可能源自一顆S-型小行星韶神星。通過對鐵隕石的化學性質和同位素分析后顯示,它們的來源最少涉及到50個以上不同性質的母體,顯示出小行星帶有著很多呈分異特征的小天體。根據鐵隕石的巖相構造、Ga、Ge與Ni及其它微量元素的含量,將大多數鐵隕石劃分為14個鐵隕石化學群,其中有11個屬于巖漿成因的鐵隕石( IC、IIAB、IIC、IID、IIF、IIG、IIIAB、IIIE、IIIF、IVA及IVB),它們是由隕石母體或小行星體內熔融核(巖漿體)的分離結晶作用形成的,其微量元素分餾特征很類似金屬巖漿分異結晶后的樣式。另外,原有3個鐵隕石化學群(IAB,IIE及IIICD)屬非巖漿成因的鐵隕石,它們是由球粒隕石質母體近表面區沖擊產生單獨的熔體池形成的。早期通過對600多塊鐵隕石的研究后發現,有96個鐵隕石屬于暫未被分群的鐵隕石,如果將成對的鐵隕石作為一次降落的鐵隕石,則所研究的36次鐵隕石降落事件中有17次為未分群鐵隕石,約占47%左右。一些新的和未被分群的鐵隕石,可以提供以前未回收到樣品的隕石其母體行星和宇宙星云的信息,同時也表明可能還存在一些新的類型隕石樣品暫未被發現。后又對非火成或原始鐵隕石群中未被分類的進行了再分群,加上已分群的它們又被重新劃分為IAB、IIE、sLL、sLM、sLH、sHL、sHH、Udei與Pitts小群。

    鐵隕石有兩種分類法已被使用,較早的結構分類法是以百分比的Fe-Ni金屬或是魏德曼花紋特征為依據,是通過從用酸蝕刻后,在拋光表面上呈現的交叉條紋來進行評估。這種分類與鐵鎳的相對豐度相聯結,分類為:六面體隕鐵,低鎳含量,沒有魏德曼花紋。八面體隕鐵,通常鎳含量較高,有魏德曼花紋,最為普通無紋隕鐵,鎳含量很高沒有魏德曼花紋,但非常罕見八面體隕鐵可以依據魏德曼花紋的特性再進一步分為粗糙、中等、和細致的八面體隕鐵。較新的化學分類法以追蹤到的鎵、鎘和銦等元素在鐵隕石中的含量,及對應于不同的小行星母體為依據來分類的。但早前期的蝕刻法分類存在很多鑒別盲點,因為會把很多無紋隕鐵誤認為不是隕石。民間還有不少人盲目的認為一些鐵質團塊只要含鎳就是隕石,不含鎳就不是隕石,這些觀點都是錯誤的,是不是隕石不能僅靠從其表象測試有沒有鎳來進行區分與判斷的,因為地球成因的一些巖石、礦物與人工鑄造的合金團塊及熔煉礦渣也都有含鎳的現象,另外也有很多隕石含鎳量非常的稀少、缺失或本來就不含鎳,這樣僅依靠從巖石或金屬團塊的表象粗略測試其含不含鎳,就及其盲目的進行判斷是不是隕石,其行為是草率的,也是極不科學的。所以,不論是對鐵隕石,還是對其它類型隕石進行科學的鑒定與種類劃分,都必須通過對物體的巖相結構與構造、礦物組合及化學組分方面進行綜合的分析論證,只有這樣方能科學有效的對隕石進行鑒定與種類劃分,也能有效的避免誤判或漏失一些特殊類型的隕石。

    鐵隕石,通常依據其化學特征和結構性質而劃分鐵隕石的化學群或結構群。不同類型鐵隕石的礦物與化學群之間,其揮發性親鐵元素也存在強烈的不同分餾作用,它們可區分出21個不同的化學群,即:IAB 型、IC 型、IIAB 型、IIC 型、IID 型、IIE 型、IIG 型、IIF 型、IIIAB 型、IIICD 型、IIIE 型、IIIF 型、IVA 型、IVB 型及sLL型等。由I到IV鐵隕石化學群的Ga和Gc含量依次降低,其中IAB和IIICD群的Ni和一些其它微量元素的含量變化范圍大,并常夾雜或含有一些硅酸鹽類礦物,具球粒隕石質地礦物和化學組成的再結晶無球粒隕石,它們的巖相結構,也很難簡單的用分離結晶或金屬核作用來解釋,其余類型鐵隕石大都是由分異小行星核與分離結晶作用形成的。含有金屬和硅酸鹽相的鐵隕石母體,熔融分異導致金屬與硅酸鹽完全分離并形成金屬核,如含有核的鐵隕石它們母體則由均勻吸積形成的。因此,巖漿成因的鐵隕石系指由>100m~1km的熔融區形成的,每一個鐵隕石化學群的所有隕石都是由單一的巖漿形成,而非巖漿成因的鐵隕石則由小的(10cm~50m)熔融池形成。在大多數情況下,一個隕石是由一個小的熔融池形成,即母體未完全熔融,它們是在球粒隕石質母體表面區內沖擊產生的熔體形成的,其原始金屬質量類似已回收的鐵隕石并嵌入于硅酸鹽基質內,很象葡萄面包中的葡萄。除了已分類的化學群鐵隕石外,還有相當一部分鐵隕石的構造和化學組成不屬于已劃分化學群中任何一種鐵隕石群,故稱為暫未被分群的鐵隕石。

    IAB隕石是鐵隕石的一種,大多數IAB鐵隕石以低Ni和高Ge為特征,但也有個別的IAB隕石具有高Ni含量,一般來說,所有高Ni-IAB鐵隕石的質量都比較小,認為它們是在球粒隕石質表層因沖擊產生非常低的熔融程度形成的。依據IAB隕石總體物相組成與巖相特征,它具有原始無球粒隕石的成因特點,其和文諾納類型的石隕石有著密切的聯系。IAB隕石是夾雜著硅酸鹽類礦物的鐵隕石(錐紋石和鎳紋石)。它們的結構可以是六面體隕鐵、由細微到粗糙的八面體隕鐵,甚至也具有無紋隕鐵特征的。IAB隕石大多數是由中等及粗糙的鎳紋石與鐵紋石相組合,礦物夾雜常有低鈣輝石、高鈣輝石、橄欖石、斜長石、隕硫鐵、石墨及不同的磷酸鹽和微量的隕硫鉻鐵礦等。一些IAB鐵隕石中的礦物夾雜物和有些原始無球粒隕石及球粒隕石成分非常相似,說明IAB鐵隕石含有球粒隕石質的礦物組合。因此它們群組之間存在著緊密的成因關聯,它們也可能是來源分異后的同一母體。IAB鐵隕石也與IIICD鐵隕石也有著一些相似之處,大多數的研究學者認為文諾納隕石和IAB類型隕石是來自共同的母體,其中IIICD隕石可能也是原屬于其母體上的一部分。IAB群是由較舊的IA和IB群組合創建的,有些人還是習稱之為IAB復合群。IAB群有許多的子群:IAB 主群(main group)、sLL(低Au、低Ni)子群、sLM(低Au、中Ni)子群(原本的IIIC)、sLH (低Au、高Ni)子群(原本的IIID)、sHL(高Au、低Ni)子群、sHH (高Au、高Ni)子群(包括 Gay Gulch trio)、Udei 站小群、IIE鐵隕石群。

    IIICD隕鐵是原始無球粒隕石的一群,它們與IAB隕石和文諾納隕石屬于同一巖族。IIICD隕石主要包括夾雜著硅酸鹽的隕鐵。這些硅酸鹽雜質與IAB隕石的雜質幾乎一致,包括低鈣輝石、高鈣輝石、橄欖石、斜長石、隕硫鐵、石墨、磷酸、隕鐵、微量隕硫鉻鐵和鉻鐵。因為它們有硅酸鹽雜質和部分熔融的跡象,所以被類為原始無球粒隕石。這些雜質與IAB隕石的幾乎完全相同,而且兩者都與文諾納隕石相似,因此這三者被分類為IAB-IIICD-文諾納巖族。它似乎與IAB隕石和文諾納隕石源自相同的母體。還不清楚IIICD隕石的起源,它們應該源自相同或非常相似的小行星。IAB, IIICD及IIE為非巖漿成因的鐵隕石群,它們是由球粒隕石質母體近表面區沖擊產生單獨的熔體池形成的,IIAB,IIIAB及IVA顯示金屬巖漿分離結晶作用的特征,為巖漿成因的鐵隕石。巖漿群鐵隕石元素-Ni的斜率一般比非巖漿群高。在大多數的鐵隕石中,相對于非南極鐵隕石IAB和未分群的鐵隕石豐度較高(分別為 27.8%和47.2%),而IIIAB群的豐度較低(5.8%) ,它們含有以前未采到樣品的母體形成區域、質量、沖擊碰撞頻率的信息等。

    文諾納群無球粒石隕石及含硅酸鹽的IAB和IIICD鐵隕石。文諾納群無球粒石隕石大致具球粒隕石質的礦物和化學組成,具無球粒隕石和再結晶的結構,為細-中粒的等粒狀巖石,有一些隕石見有殘余的球粒,其礦物組成介于E與H球粒隕石之間,FeNi-FeS脈普遍。IAB-IIICD鐵隕石中的硅酸鹽包體,其氧同位素和礦物成分與文諾納群無球粒石隕石有關,這些包體含可變量的低-鈣輝石、高鈣輝石、橄欖石、斜長石、隕硫鐵、石墨、磷酸鹽及FeNi金屬,并有少量隕硫鉻鐵礦及鉻鐵礦,在不同IAB-IIICD鐵隕石之間硅酸鹽的豐度變化較大,基于它們的包體組成特性,將其劃分為5種類型,即為富硫化物的包體,并有大量硅酸鹽;非球粒隕石質硅酸鹽包體,有時為粗粒橄欖石包體;角狀,球粒隕石質硅酸鹽包體;圓形,富石墨的包體;富磷酸鹽的包體。含硅酸鹽包體與文諾納群無球粒石隕石之間的礦物及同位素組成相似,認為它們是由共同的母體形成的。

    IIAB 隕石是鐵隕石的一群,它們的結構從六面體隕鐵至八面體隕鐵。IIAB的鎳含量是所有的鐵隕石中最低的。所有的鐵隕石都來自各自母體的金屬核心,但是IIAB的金屬性的巖漿區分,不僅形成這個隕石群,還有IIG群。鐵隕石的群被指定用羅馬數字和一個或兩個字母的組合,分類是基于關系圖中鐵隕石的鎳含量和針對一些證跡元素(如鎵、鍺和銥等)。這些關系分類表中選定橫列(羅馬數字)和按照字母的順序排列。最初的兩個簇群是第二列的IIA和IIB,額外的測量將這兩個群合并成IIAB群。所有的鐵隕石都是自然金屬構成的,稱為隕鐵。鎳的濃度會對鐵隕石的礦物學有所影響。當冷卻時錐紋石會從鎳紋石凝析出來。鎳的濃度越低,形成的錐紋石就越多。有一些IIAB-II的鎳濃度是所有鐵隕石中最低的,它們的濃度從5.3%至6.6%左右。因此它們主要成分是錐紋石與少量的鎳紋石。這兩個群合并成為IIAB群,有著不同的鎳濃度,因此在結構上也有著不同的分類。IIA群有著較低的鎳濃度,并且形成六面體隕鐵;IIB的鎳濃度較高,并且形成八面體隕鐵。鐵隕石的母體在未毀壞之前,IIAB鐵隕石形成于小行星母體的金屬核心,分裂破碎后的一些殘片墜落到地球上成為鐵隕石。IIAB的行星核心富含硫和磷,這種特殊的化學成份與巖相構造形成的巖漿,通過熔融再冷卻后分離成了兩種不同的金屬體。IIAB鐵隕石硫的含量濃度估計約為5%左右,由于這個原因,金屬巖漿達到液相線曲線(固體與液體共存點的位置)的鐵+液態場。這導致了IIAB隕石的結晶。一旦溫度達到共晶點,剩余的液體被困在IIAB鐵隕石中結晶形成巖腔。有的剩余巖漿在溫度作用下結晶成了磷鐵石和鐵,因而形成IIG類型鐵隕石。

    IIE鐵隕石是由各種粗糙的金屬組成八面體,巖相中常含有大量的硅酸鹽類結晶礦物及其它夾雜物。IIE鐵隕石的礦物成分和氧同位素比值與H型球粒隕石非常相似,這使得它有可能是源于同一母體。這個母體是最佳候選者是S-型6號赫伯小行星。它不同于其它大多數的鐵隕石,IIE類型被認為是已融化了的一顆母體小行星形成的,因為熔融分異因素暫無法找到它早期的球粒證據,因為所有這些物體在聚合的過程中,都會因為球粒隕石被小行星熔化而被破壞。含硅酸鹽的IIE鐵隕石其包體類型具多樣性,從可辨認的球粒碎屑(原始的)到具拉長氣泡的淬火玄武巖熔體(分異的),其礦物組成為橄欖石、斜方輝石、單斜輝石、斜長石.鱗石英玻璃及磷酸鹽,依據其礦物學和巖石學將IIE鐵隕石中的硅酸鹽包體劃分為5個群,即是球粒隕石質地呈碎屑類型;部分熔融但未分異的碎屑類型;完全熔融的包體,但金屬和隕硫鐵丟失類型;斜長石、斜方輝石、單斜輝石玄武巖質的部分熔體類型;斜長石與單斜輝石部分熔體類型。包體氧同位素組成類似球粒隕石,推測二者可能有成因聯系。追蹤微量元素鎵、鍺和銥的濃度可以做為鐵隕石化學分類的依據,并且可以追溯其母體的小行星。部分的結構和化學組成之間可以對應,即屬于同一結構的族群,其化學組成也大部分會在同一分類中:IAB鐵隕石,Om-Ogg。IC鐵隕石。IIAB鐵隕石,Ogg(也包含一些六面體隕鐵)。IIC鐵隕石,Opl。IID鐵隕石,Of-Om。IIE鐵隕石,Om-Og。IIG鐵隕石(也包含一些六面體隕鐵)。IIF 鐵隕石(也包含一些無紋隕鐵)。IIIAB 鐵隕石,Om。IIICD 鐵隕石,Off-Of。IIIE 鐵隕石,Og。IIIF 鐵隕石,Om-Og。IVA鐵隕石,Of。

    八面體隕鐵是最普通的一種鐵隕石。它們的成分主要是鎳-鐵合金:鎳紋石-高鎳含量,和錐紋石-低鎳含量。由于在母體的小行星內以很長的時間慢慢冷卻,這些合金混合著毫米尺度的帶狀結構(從0.2毫米至5厘米),經過拋光和蝕刻會呈現經典的魏德曼花紋,可以看見有著交叉線和片狀結構的錐紋石。在錐紋石和鎳紋石的片狀結構間的空隙,經常可以找到稱為合紋石的微細混合物。一種鐵鎳磷化物,磷鐵石,經常出現在鎳-鐵隕石中,還有鎳-鐵-鈷、碳化鈣、鈷碳鐵隕石、石墨和隕硫鐵都會呈現幾個厘米大的圓角結節。八面體隕鐵可以依據在魏德曼花紋內錐紋石片狀結構的大小(這與鎳的含量有關)進行分類:Ogg-最粗糙的八面體隕鐵,錐紋石的帶寬大于3.3mm,鎳含量在5%-9%。Og-粗糙的八面體隕鐵,錐紋石的帶寬在1.3-3.3 mm,鎳含量在6.5-8.5%。Om-中等的八面體隕鐵,錐紋石的帶寬在0.5-1.3 mm,鎳含量在7-13%。Of -細致的八面體隕鐵,錐紋石的帶寬在0.2-0.5 mm,鎳含量在7.5-13%。Off-最細致的八面體隕鐵,錐紋石的帶寬小于<>

    六面體隕鐵是鐵隕石結構分類的一種。它們的組成幾乎完全是鐵-鎳合金的錐紋石,而且鎳的含量比八面體隕鐵為低。六面體隕鐵中的鎳濃度始終低于5.8%,而低于5.3%則非常罕見。這個名稱來自錐紋石晶體的立方結構(即六面體)。在蝕刻之后,六面體隕鐵不會呈現魏德曼花紋,但是會有諾伊曼線:以不同角度彼此交叉的平行線,顯示出母體曾受到撞擊而產生的激波。這些線是因為約翰·諾伊曼在1848年發現而得名的。證跡元素(鍺、鎵、和銥)的濃度可以進一步的將鐵隕石分成不同的化學組成類型,并且可以對應至單一的小行星母體。六面體隕鐵的化學分類包括:IIAB隕石(也包含一些八面體隕鐵)與IIG隕石。無紋隕鐵是鐵隕石的一種,它的主要成分是鐵鎳合金、鎳紋石,也包含有合紋石、隕硫鐵和用顯微鏡才能看見的錐紋石薄片,但沒有可見的魏德曼花紋。無紋隕鐵是鎳含量最高的隕石,含量都在18%以上。高鎳含量是不能發展出魏德曼花紋的原因,因為錐紋石只有在較低的溫度(大約600℃以下)才能從鎳紋石中熔出,而此時擴散的速率已經太慢。它們是稀有的種類,被觀測到的鐵隕石中無紋隕鐵所占比例較低。即使如此,最大的隕石(1920年發現的霍巴隕鐵,重達60公噸。)卻屬于此類,許多的無紋隕鐵在化學群組分類屬于IVB。

    錐紋石,又稱為鐵紋石,是一種鐵-鎳合金的礦物,通常其比例為90:10至95:5,或許還有鈷或碳的雜質存在其中。在地球表面,只有在隕石才會自然出現這種合金。它有金屬的光澤,顏色為灰色,雖然有等軸晶的六面體的結構,但沒有明確的解理。他的密度大約在8 g/cm3,摩氏硬度為4,有時就稱為鐵鎳隕石(balkeneisen)。錐紋石的名稱在1861年被提出,源自希臘文kamask,其意義為板條或束狀。它是鐵隕石的主要成分(八面體隕鐵和六面體隕鐵的類型)。在八面體隕鐵,它會與鎳紋石交織形成魏德曼花紋;在六面體隕鐵,則經常會形成微細、平行的諾伊曼線,這是一種變形的結構,是相鄰的錐紋石板在撞擊中產生激波的證據。有時,會發現錐紋石和鎳紋石緊密的混合在一起形成合紋石,很難以目視區分出來。紀錄上最大的錐紋石晶體經測量為92x54x23cm3。鎳紋石是一種可以在鐵隕石中發現礦物,是鐵和鎳的合金,其中鐵占79.19%而鎳占20.81%。鎳紋石外表呈現灰色,有金屬光澤,摩爾質量約56.42,密度8g/cm3,硬度介于5到5.5之間。

    鐵隕石結構群中,鐵紋石的鎳含量小于6%,其層紋寬度與冷卻速率呈函數關系。鐵紋石沿八面體定向生長的稱為八面體鐵隕石,有一些鐵隕石幾乎全部由鐵紋石(Ni<6%)組成,無維氏臺登結構,稱為六面體鐵隕石,還有合紋石八面體鐵隕石及無結構鐵隕石。主要鐵隕石及石-鐵隕石的冷卻速率(k ma-1)和相應的母體半徑(km)為:iab 25k ma-1,>33Km;IIAB6-12,45-65;IIIAB15-85,20-40和7.5-15,42-58;IVA19-3,400,>40;IVB170-230,12-14;橄欖隕鐵2.5-4,80-100;中鐵隕石0.5,200Km。此外,含硅酸鹽的IVA鐵隕石的礦物學具球粒隕石質物質特征,主要由富斜方古銅輝石-單斜古銅輝石-鱗石英的包體及SiO2顆粒組成。實際上,搜集到的鐵隕石暫未被分類的,它們大約來自50個不同性質的母體,與上列的一些隕石類型無法吻合,所以暫待分類。八面體隕鐵的巖相形狀和紋路,以不同的方向切割的隕石平面會影響到魏德曼花紋的形狀和方向,因為在八面體上的錐紋石薄片是精確排列的。八面體隕鐵的名稱來自于晶體的結構是并聯的八面體,相對的面是互相平行的。所以雖然八面體有八個面,但錐紋石只有四個面。鐵和鐵-鎳只會形成八面體結晶的情形非常罕見,但是這些在晶體學上的八面體仍然與外部的行為無關。沿著不同平面切開的八面體隕鐵(或者任何八面體對稱的物質,是正立方對稱體的次分類),都會呈現下面之中的一種型態:垂直三個軸(立方體)之一切下:兩組彼此互相垂直的條紋。平行于八面體之一的平面切下(與三個軸的晶體中心等距離):三組條紋彼此成60°斜交的條紋。其它的角度:四組以不同任意角度交叉的條紋。

    魏德曼花紋也稱為湯姆森結構或叫維氏臺登結構,是在八面體隕鐵的鐵隕石和一些橄欖隕鐵中發現獨特的長鎳-鐵結晶,它們包括一些交織的錐紋石和鎳紋石形成的帶狀物,稱為魏德曼花紋(lamell?)。通常,在殼層的空隙中會發現由錐紋石和鎳紋石混合構成,稱為合紋石的微小顆粒。鎳紋石是在熔點以下的溫度均勻混合的鐵和鎳合金。在溫度900到600°C(與鎳的含量相關),有兩種鎳含量不同的穩定合金:錐紋石的鎳含量低(只有5%至15%的鎳),鎳紋石的鎳含量高(可以高達50%)。八面體隕鐵隕石的鎳含量規范需要介于錐紋石和鎳紋石之間,這會導致錐紋石在緩慢降溫的條件下,錐紋石板會在鎳紋石的晶格中沿著某一個晶軸平面的方向成長。低鎳含量的錐紋石在固體金屬內擴散的溫度介于700至450°C,并且以大約每百萬年降低1至100度,非常緩慢的速度降溫。這可以解釋:為何在實驗室中無法制造出此種結構。在隕石被切割、拋光和酸蝕時,因為鎳紋石耐酸性較高,因此可以看見晶體線形的花紋。在一些具魏德曼花紋的鐵隕石中,廣泛顯示的白線是錐紋石(大小在毫米的尺度),像緞帶的細線是鎳紋石,暗灰的雜斑區域是合紋石。



    石鐵隕石

    橄欖隕鐵是石鐵隕石的一種。橄欖隕鐵由大致等量的硅酸鹽(主要是橄欖石)和金屬及隕硫鐵組成。依據硅酸鹽的礦物學及組成、金屬和氧同位素組成不同,將其劃分為3個類型:即是石鐵隕石主群、老鷹站石鐵隕石小群與輝石石鐵隕石小群,它們至少來自3個單獨的小行星母體。主群橄欖隕鐵(MG),幾乎是全部的石鐵隕石,主要由橄欖石組成,并有少量低鈣輝石、鉻鐵礦、磷酸鹽(白磷鈣礦、磷鎂鈣石、磷鎂石和磷鈣鈉石)、隕硫鐵及隕磷鐵鎳礦。金屬的組成與IIIAB鐵隕石相近似,可能形成于同一母體,氧同位素組成類似于IIED隕石,但不可能形成于同一母體,因橄欖隕鐵代表核-幔邊界的物質。橄欖隕鐵包含厘米尺度的橄欖石晶體,一種在鐵鎳矩陣內的橄欖石成分,粗金屬區域在蝕刻后會出現魏德曼花紋。鷹站橄欖隕鐵群 (ES),其礦物學類似主群橄欖隕鐵,但橄欖石含有較多的二價鐵,且富鈣,金屬成分接近于IIF,比主群具有更高的Ni和Ir含量的鐵隕石,該小群和IIF鐵隕石可能形成于近似的太陽星云區,但不是同一個母體小行星,氧同位素組成類似球粒隕石,這可能是另外的聯系關系。鷹站橄欖隕鐵內部有豐富的橄欖石和豐富的鎳構成的金屬基。輝石-橄欖隕鐵群(PX),它的名稱來自高含量的直輝石類(大約5%),依據弗米利恩和大和8451兩個隕石的特征而劃分小群。它們含~14vol%-63vol%的橄欖石,30vol%-43vol%的金屬,0.7vol%-3vol%的輝石,0vol%-1vol%的隕硫鐵及少量白磷鈣礦,毫米級的輝石可與主群和鷹站橄欖隕鐵小群相區別,金屬的組成和氧同位素組成也不同于主群橄欖隕鐵,金屬基質顯示細致的八面體魏德曼花紋。

    橄欖隕鐵是由太陽系深處的隕石母體高度分化形成的,它們常含有一個或一個以上殘余熔體前的母體證據。圓形并破裂的橄欖石多為主相物質。根據硅酸鹽礦物成分特征,將石鐵隕石劃分為4種:①橄欖隕鐵(類型符號P),主要由橄欖石和組成基質的鐵鎳金屬構成;②中鐵隕石(M),主要由斜長石、輝石和鐵鎳組成;③古銅-鱗英鐵隕石(S),主要由鐵鎳、古銅輝石和鱗石英組成;④橄欖-古銅鐵隕石(Lo),主要由鐵鎳、橄欖石和古銅輝石構成。橄欖隕鐵和中鐵隕石較多,其余兩種類型較少。橄欖隕鐵中鐵鎳金屬的Ni含量約為8~15%,其成分與八面體鐵隕石相似,橄欖石的成分為Fa12-22(橄欖石中的鐵橄欖石分子的百分數),橄欖隕鐵的冷卻速率比八面體鐵隕石低,認為它可能是來自隕石母體或小行星內部更深處。中鐵隕石含有等量的硅酸鹽和鐵鎳,鐵鎳中Ni的含量小于8.9%。橄欖隕鐵曾經一度被認為是已經分異的小行星被撞擊,而四散濺射出介于核心和地涵邊界部分的物質。另一種新提出的的理論認為,大規模撞擊事件可以引發已經分異的小行星地涵和核心物質的部份混合,并且被濺射到宇宙空間,橄欖隕鐵的形成就是這一事件的結果。


    中鐵隕石

    中鐵隕石,也稱為中隕鐵,是含有大約等量鐵鎳金屬和硅酸鹽礦物的一種石鐵隕石。它們含有呈不規則紋理的角礫巖,硅酸鹽礦物和金屬斑塊經常在較細密的粒狀基質中共生著。部分夾雜礦物多為橄欖石、輝石和富鈣的長石,以及類似鈣長輝長無粒隕石和古銅無球隕石的礦物成分。中鐵隕石多由大致相等比例的硅酸鹽和Fe-Ni金屬及隕硫鐵組成,硅酸鹽部分由細粒碎片或火成基質內的礦物和石屑組成,石屑碎屑主要是玄武巖、輝長巖及輝石巖,并有少量橄欖巖和少見的斜長巖,礦物碎屑主要由粗粒的斜方輝石、橄欖石及斜長石構成。依據斜方輝石的含量將中鐵隕石劃分為3種類型,即A、B及C類型,斜方輝石的豐度從A(玄武巖質)、B(超鐵鎂質)、C(斜方輝石巖)增高。根據硅酸鹽的結構(變質程度逐漸增高)將中鐵隕石劃分為4個亞類,即變質程度最低的級1,級2和3以再結晶基質為特征,級4變質程度最高,為熔體H基質角礫巖,但這種分類有以下一些問題,很難區分真正的基質物質和細粒角礫巖或沖擊熔融碎屑;有一些中鐵隕石的結構是可變的;有個別級的中鐵隕石含有火成結構的基質物質。

    中鐵隕石中的金屬常以不規則片狀分布,或在細粒基質出現。金屬由鐵紋石、鎳紋石及隕硫鐵組成,次相礦物多為隕磷鐵鎳石。硅酸鹽相呈斑狀結構,輝石和橄欖石礦物顆粒以斑晶形式分布于細粒的基質中。基質常呈玄武巖、輝石巖或輝長結構,主要礦物為輝石和斜長石等,其次有橄欖石、白磷鈣礦、磷鎂鈣礦、鉻鐵礦、隕硫鐵、鐵紋石和鎳紋石等。中鐵隕石的形成歷史為初始巖漿分離結晶,硅酸鹽冷凝。金屬與硅酸鹽混合,在金屬-硅酸鹽混合期間或之后,在還原劑磷和硫的作用下,硅酸鹽相發生了氧化還原反應。中鐵隕石在變質作用下,常會產生橄欖石的增生邊和斜方輝石反應邊等。中鐵隕石中的金屬常以不規則片狀或斑狀分布、或以細脈狀滲入硅酸鹽中,或以細粒基質出現。金屬多由鐵紋石、隕硫鐵及少量鎳紋石組成。硅酸鹽礦物多以斑晶形式分布于細粒基質內形成斑狀結構。結構上,硅酸鹽顆粒常顯示相互交織的界線,粗粒輝石顆粒邊緣常會出現無法與基質礦物區分的輝綠結構,許多輝石被部分或全部轉換成馬賽克狀的小顆粒。一些破裂的晶體中常夾雜或充填著硫化物和金屬。風化后的一些中鐵隕石,其金屬和隕硫鐵脈部分會被氧化鐵或其它氧化物替代。


    備注:疑似隕石或隕石檢測分析研究與鑒定系列知識科教普及—作者系中國科技大學天體行星與隕石化學實驗室及中科院直屬國家重點理化科學實驗室--幾位教授等出自版權文稿·未經允許不準進行任何形式的轉載或使用。)



    火星五彩隕手飾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国女人高潮hd| 日本边添边摸边做边爱的视频| 国产高潮抽搐喷水高清| 麻豆一二三区精品蜜桃| 成人无码潮喷在线观看| 色伦专区97中文字幕| 深夜在线观看免费av| 西西大胆午夜人体视频| 色噜噜亚洲男人的天堂| 成人爽A毛片在线视频淮北| 中文字幕无码日韩专区免费 | 99久久久精品免费观看国产| 桃花岛亚洲成在人线AV| 狠狠色噜噜狠狠狠狠AV| 亚洲人成电影网站 久久影视| 亚洲AV无码专区电影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二区精品动漫|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式影视 | 又爽又黄又无遮挡的激情视频| 亚洲人成色99999在线观看| 欧美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免费中文字幕| 亚洲AV永久无码一区| 高清中文字幕国产精品|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WWW| 十八禁午夜福利免费网站| 香蕉伊蕉伊中文在线视频| 中文字幕一卡二卡三卡| 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去Q| 好男人社区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98| 久久亚洲精品情侣| 高清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内射口爆少妇麻豆|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久久精品1| 四虎精品视频永久免费| 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 | 日韩高清亚洲日韩精品一区二区| 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菠萝菠萝蜜午夜视频在线播放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