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立、走路、跑步,人的移動都離不開膝關節的支持,膝關節又是人體最大的承重關節,它承受的重量越多,關節軟骨磨損的幾率也越大,肌腱也越容易受傷,關節退化也就越快。專家指出,膝關節的壽命由基因決定,大多數是60年,過度使用會加重對它的磨損,并且不可修復。 膝關節連接著大腿的股骨與小腿的脛骨和腓骨,上面還有膝蓋骨(髕骨)。股骨前下端有合適的槽安放髕骨,供髕骨在糟內上下移動,這些關節表面的軟骨能吸收震動,承受壓力,直到它們出現毛病。 膝關節是人體最大、最復雜的關節,也是最大的承重關節,在人類的直立行走中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隨著年齡的增長,關節磨損不可避免。膝關節承重越大,關節軟骨磨損的幾率也越大,關節周圍的軟組織就越容易勞損,這些都加速了膝關節的退化。 膝關節的老化與飲食、起居、鍛煉都有關系。比如,在堅硬地上劇烈運動,比如下蹲、蛙跳、跑步、跳繩,都會加重對膝蓋骨的磨損;爬樓梯或爬山,膝蓋負擔的重量會瞬間增為平常的4倍左右。 就如何保護膝關節,專家建議: 均衡飲食、適量補鈣。食物搭配要豐富多樣,營養要均衡攝入,以滿足人體的全面需要。中老年人在膳食中應注意多食含鈣食物,如牛奶及豆制品、蝦皮、芝麻醬、海帶、核桃、深綠色蔬菜等。 加強監護,重視早期信號。要防止關節受潮、受涼。當出現反復膝蓋疼痛、酸脹或天氣變化時關節不舒服,可能是關節炎初期發出的信號,應引起重視,及時就醫治療。 鞋履適當,避平限高。穿平底鞋行走時,體重會過多地壓在腳后跟上,會使人產生足跟、踝、膝、腰等部位的疼痛和不適。穿高跟鞋使膝關節和腰椎受到強壓,長時間穿高跟鞋會出現退化性膝關節炎。所以最好穿松軟、鞋底有彈性、有坡跟的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