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節 166位聯友共賀教師節 編者按:尊師重教是中國的優良傳統,早在公元前11世紀的西周時期就提出“弟子事師,敬同于父”。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更是留下了“有教無類”、“溫故而知新”、“學而時習之”等一系列至理名言。傳道授業解惑的教師被中國人譽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 教師節,旨在肯定教師為教育事業所做的貢獻。1985年,第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九次會議通過了國務院關于建立教師節的議案,會議決定將每年的9月10日定為教師節。2018年9月10日是第34個教師節。 教師節前夕,我們在中華楹聯和對聯天地微友群同題征賀,以表達對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的無限崇敬。共收到作品233副,入選166副,取消67副。入選作品基本合律,取消作品有以下幾種情況:1.為了保持聯律的嚴肅性,不合律,包括失替、失對、三平尾、不規則重字等未錄。2.主題是教師節,不符合主題和意境較差的未錄。3.為了鼓勵創新,一副聯熟語字數占總字數一半以上未錄。諸如:一支粉筆、三尺講臺、培桃育李、嘔心瀝血、蠟炬、春蠶、園丁、幼苗等,這些詞不是不可以用,而是要巧用、活用,不能濫用。4.一人發多副作品的,只保留1副。針對以上情況,溫馨提示,創作必須要圍繞主題,要有好的意境;不太懂格律的作者,發作品時可以找熟悉的老師幫助把關;要注意創新,寫出特色,熟語盡量少用或不用,以防作品雷同。 時間倉促,入選作品中可能還會有不合律的情況,謬誤在所難免,敬請作者和讀者海涵!未能入選的作者也請諒解! 入選作品166副 郁 犁 黑龍江延壽 伏案育人,惜春莫若擁春,用時無悔學之苦; 為生解惑,把卷何如習卷,學后能為用者甜。
葛永紅 河南扶溝 教以傳知桃李茂,清又何妨,貧又何妨,蠶絲抽盡還成蛹; 師之授業德才馨,苦而無怨,累而無怨,蠟炬燃完愿作灰。
杜興民 甘肅靖遠 點橫豎撇,潤物無聲,圣德昭天地; 加減乘除,育才有愛,高功冠古今。
李發建 湖南 紅燭每伴寒窗夜; 朱筆猶耕潤雨天。
高鳳瑞 石家莊鹿泉 做名人學者師,今生不悔; 習濟世興家藝,與日常新。 作者注:教師節自勉。
饒秋龍 廣東 半世風霜難解惑; 三千桃李自成春。
井春生 黑龍江哈爾濱 一片丹心,二行汗水,三尺講臺,四季艱辛抒壯志; 五洲桃李,六藝精通,七絕雅韻,八方祝福賀恩師。
孫福奎 黑龍江雙鴨山 五尺講臺,滴滴汗水滋苗長; 一生宏志,縷縷深情助蕾開。 羅善德 江西泰和 春風化雨潤花結果; 心血耕耘催筍成竹。
鞠良泉 山東東營 育人向善襟懷遠; 植樹成林梁棟多。 10 張 識 河南 瀝血嘔心,鉆研課本汗常出; 披星戴月,輔導學生人倍忙。
李欽淵 青海西寧 澆花朵育人才,嘔心瀝血終無悔; 繪藍圖追夢想,力學篤行始自強。
曾正社 陜西渭南 黌門煥彩,桃芳李艷千秋盛; 師道傳薪,鳳翥龍祥萬代興。
孫汝瑛 吉林扶余 誓作學梯,三尺講臺留足跡; 樂培桃李,一方黑板度人生。
周明揚 河南扶溝 日落月升,耕云播雨千珠汗; 寒來暑往,育李培桃萬朵花。
金光瑜 黑龍江大慶 瀟灑人生,憑一腔熱血耕耘杏苑; 平凡職業,靠三尺講臺哺育英才。
林國斌 黑龍江肇源 潤物無聲,為柱長天栽棣棟; 教學有道,頻添春色作人梯。
張建軍 浙江寧波 三尺講臺曾有我,舌吐蓮花,手扶桃李; 萬千學子又為師,心追孔孟,身許國家。 作者注:本人曾為教師,而今我的學生也有許多在從事教育工作。
耿士鋒 黑龍江肇源 教無止境,奪秒不停,緊步新時代; 師有嘉節,慶功莫傲,再追大目標。
王 坤 河北圍場 蕙蘭思化雨,情融學子三更夢; 桃李謝春風,懷抱詩書一枕眠。 20 喬德紅黑龍江龍江 領航學海,陪邁書山,汗水晶瑩托旭日; 樹立威嚴,博得尊重,襟懷坦蕩助鵬程。
房家維 云南龍陵 修道修心,活躍思維勤問道; 教書教禮,挖掘智慧再讀書。
王雪原 黑龍江牡丹江 勇做人梯,不負春風約; 甘為蠟炬,終聞桃李香。
吳金城 天津河北 設節緣何,書案講臺承國運; 教書為甚,春蠶蠟炬作人梯。
徐永香 河南扶溝 點燃火炬,照耀八方,醞釀三春氣象; 化作云梯,騰飛萬里,耕耘九域風光。
陳 璣 甘肅定西 情燃蠟炬,長為學子明心地; 愛灑杏壇,更以師德潤硯田。
梁鳳崗 天津河東 池水沉星深底靚; 師言擲地小花香。
曹鴛姣 浙江金華 籍三尺講臺,開昧啟蒙,人類靈魂欣教化; 為千秋事業,辛耕勤育,世間桃李喜芬芳。
康錦榮 廣東深圳 八斗才高,鰲頭虎榜師恩重; 千年樹蕙,沂水春風禹甸香。
付貴寧 青海西寧 恩師德藝雙馨,文心培后俊,卓立楹壇仁者壽; 聞老書聯并茂,椽筆效前賢,傳播國粹樂而康。 30 王立州 河南三門峽 紅燭臨窗,學子三千師孔圣; 春蠶化蝶,杏壇六藝播仁風。
吳立新 山東煙臺 熱血寫春秋,韶華繼燭; 愛心化雨露,嘉木榮園。
尚桂鳳 黑龍江七臺河 大愛播春滋沃土; 丹心授業布芳林。
謝雄宇 湖南岳陽 把校園花朵澆培,梯航作渡心猶暖; 將人類靈魂造就,蠟燭成灰淚始干。
張鳳武 大慶 妙筆點睛期笑傲; 厚德樹范釋慈仁。
劉奎禮 黑龍江蘭西 澆苗圃助鮮花綻放; 點蠟燭燃夢想騰飛。
楊 娣 河南油田 傾一腔心血化甘霖,苦詣育英才,樹撐天大木; 授千載人文培沃土,華章興偉業,奠強國雄基。
衛 國 河北 甘為蠟燭,點亮心燈,成功路上常相伴; 愿做園丁,布施春雨,樹木人間每剪裁。
石安輝 河南三門峽 燭心若露,細潤群苗成玉棟; 師德如春,輕蘇萬物育良材。
李鑒明 江西萬載 根根粉筆,銀鉤鐵劃描桃李; 句句箴言,字正腔圓蕩課堂。 40 蔣志良 湖南洪江 因材施教,塑造靈魂,萬千桃李興家國; 以惑為師,傳承事業,十億文明續禮儀。
周 鈞 江西余干 滿腹經綸,粉筆支支傳大道; 一生抱負,明言句句育新人。
李小杰 江西石城 韶華繼燭,三尺講臺欣教化; 甘露滋春,滿園桃李艷芬芳。
黃從書 云南龍陵 弟子三千,當年夫子會; 人師數萬,今日教師節。
楊鐵良 河北河間 為范為師,三尺講臺追夢遠; 育才育德,萬名學子化龍飛。
李顯增 山東臨清 三尺講臺,繼杏壇圣業; 一只粉筆,書天下未來。
徐生力 河南信陽 夜讀時光紅蠟燭; 花開節季美園丁。
熊漢濤 廣東揭陽 無限丹心,欣培桃李; 一方黑板,樂寫春秋。
劉 麗 黑龍江富錦 傳道無形,風霜數載猶為,一身師表; 鑄魂皆淡,桃李滿園何羨,十里春風。
閆寶恩 遼寧朝陽 追求卓越,看細雨裁春,桃李紛繁枝葉茂; 播種青春,憑涓流匯海,文章璀璨杏壇馨。 50 王長城 河南三門峽 重教尊師,頌曲千支歌大德; 培桃栽李,丹心一片育新苗。
楊玉君 遼寧朝陽 甘做階梯,心血一腔傳道業; 苦植桃李,風霜兩鬢笑春秋。
郁洪福 河南扶溝 春蠶絲盡,絲織綢緞,綢披千里江山繡; 蠟炬淚干,淚禱光明,光照萬年日月輝。
邢偉川 河北曲陽 筆耕,舌耕,于心田播玉; 情獻,智獻,在腦海揚帆。
江 明 安徽宿松 吐絲織錦終無悔; 化淚啟光死不渝。
喬徳紅 黑龍江龍江 引領學海,伴登書山,汗水晶瑩托旭日; 樹立威嚴,博得尊重,襟懷坦蕩助鵬程。
章海林 河北懷安 心中總有愛,滿面春風,欣培桃李花錦繡; 世上最無私,一腔熱血,樂做階梯夢馨香。
張海萍 黑龍江富錦 學富五車,用無數流光,人人注目心如大海; 題批萬卷,忘一生名利,字字凝思恩似春風。
肖 哲 黑龍江富錦 一支瘦筆書風骨; 滿腹豪情育棟梁。
耿戰浩 河北邯鄲 青春燃烈焰,園丁照耀新時代; 知識搭天梯,學子攀登大未來。 60 黨曉明 山西聞喜 云衢鋪六合,以遂鴻鵠志向; 師德仰中天,得彰洙泗情懷。
王宗伯 黑龍江富錦 桃李芬芳,師恩難忘; 黌庠璀璨,國運正興。
劉迪文 廣東廣州 潤物無聲,丹心一片滋桃李; 施恩有范,大愛千般獻國民。
吳成偉 廣東普寧 絳帳傳經,師生共樂; 春風化雨,薪火相傳。
周國卿 河北張北 園丁灌溉耕三尺; 花朵鏗鏘綻九州。
羊 宏 海南海口 育德培才,一支粉筆開書路; 敲詞煉句,三尺講臺授錦篇。
崔鋼兵 湖南懷化 一生授業,一生解惑,一生夢想一生愛; 三代樹人,三代鑄魂,三代追求三代緣。
楊學軍 江蘇南京 何故三秋桃李艷; 只緣九月杏壇歡。
牛牧之 甘肅 欲為師者,先養一身正氣; 誠傳道哉,終余兩袖清風。
楊遠建 湖南洪江 粉筆揮來,點點雪花飄鬢角; 丹心捧卻,年年笑語掛唇邊。 70 歐陽建平 湖南株洲 黌門里,誰見導師留后手; 節日中,我將美酒敬先生。
李廣發 黑龍江龍江 一盞心燈明路遠; 萬滴汗水壯苗紅。
蘭英貴 湖南株洲 重教尊師,師賢桃李秀; 育人正德,德厚校園春。
趙 英 新疆烏魯木齊 潤物無聲,不忘初心桃李艷; 育人有范,常懷大愛杏壇香。
常愛國 河南三門峽 三尺講臺三尺雪; 一支殘燭一支梅。
張新芳 河南三門峽 幾頁薄書開智慧; 一支粉筆墾荒田。
王家祥 天津南開 白首憶當年,勤徑苦舟,諸師勵我長追夢; 青春成過往,書山學海,厚澤滋田莫忘恩。
葉傳德 湖北廣水 夢繞講臺,歷春夏秋冬,乾暉普照禾苗壯; 魂牽教苑,經風霜雪雨,心血勤澆棟柱堅。
朱華茂 廣東韶關 教而無類愛無偏,無怨無尤,真誠無悔; 師者有德行有范,有菱有角,進退有節。
陳雙田 河北保定市 曾是學生,最懂學生心,所想所需知底細; 今為師表,更彰師表樣,如蠶如炬獻青春。 80 張項學 河南三門峽 嚴字總當先,諄諄父語,盼期一夜參天樹; 愛心常立本,殷殷友情,滋潤滿園映日花。
陶大明 新疆烏魯木齊 蠶絲吐盡,蠟淚流干,大愛為師表; 學海導航,人生指路,高風育棟梁。
王希運 河南三門峽 方春華灼灼,施甘露、浴暖陽,燭火筆灰,日日傾心教學子; 正秋實累累,捧鮮花、披彩綬,掌聲笑語,年年舉國頌師恩。
趙英妮 黑龍江尚志 甘苦自知,蓓蕾滿園傾大愛; 春秋不計,棟梁遍地架高天。
劉英強 山東臨清 師訓殷殷,鬧市豈非學問所; 稚聲朗朗,深山自有育花人。
田興隆 湖南臨湘 心系講臺留故事; 夢縈教室出人才。
柳萬青 青海 筆耕三尺講臺,一腔熱血化春雨; 情注百年事業,滿首銀霜育稚桃。
羅 輝 廣東高州 潛心授業; 替國培才。
嚴習文 廣東梅州 解惑杏壇,似施惠雨; 受恩師訓,如沐春風。
李軍法 河南扶溝 三尺講臺,兩袖清風,一片丹心燃火炬; 千章詠對,十分敬意,八方赤子謝春風。 90 王甜元 河南鄲城 守望初心,從教甘當鋪路石; 不辜使命,育才樂做架人梯。
胡四軍 廣東深圳 重教尊師,中華史冊添異彩; 興邦創業,神州大地展宏圖。
劉新國 山東臨清 嘔心瀝血,育萬竿青翠撐偉業; 冒暑凌寒,修千座棟梁架天橋。
徐秀玲 河南扶溝 四季耕耘,入耳傾心春故事; 一心奉獻,餐風飲露玉精神。
陳 鑫 云南鎮雄 三尺講臺為卷,四季鋪開,培桃育李山川艷; 一支粉筆導航,終生提醒,緯地經天方向明。
張貴明 青海海東 數十載春秋,彩筆描摹夢想,癡情不改遵師道; 幾平方黑板,文明播撒心田,志向難移育棟梁。
李家橋 湖北武漢 粉筆不長,猶正脊梁堪作范; 光陰雖短,最欣桃李已成春。
姜 岳 黑龍江蘭西 一方黑板耕云播雨,奇花爭艷; 三尺講臺授業解疑,麗苑飄香。
王西川 河南三門峽 燃一支蠟燭,照亮莘莘學子蹈生路; 舉萬盞心燈,輝光默默恩師惠世功。
韓進卿 河北廊坊 培桃育李,三更燈火為學子; 瀝血嘔心,一盞香檳敬教師。 100 詹楚彪 廣東揭陽 和風甘雨滋苗秀; 立地頂天得棟隆。
徐玉基 上海長寧 春雨潤新苗,育得棟梁爭報國; 書香馨學府,催開桃李競流芳。
吳克豐 江西鄱陽 三尺講臺,解惑釋疑,粉筆紛揚播化雨; 一窗燈火,燃心瀝血,燭光搖曳送光明。
吳月民 山東煙臺 教苑景何如,碧草逢春,遠景猶香家國夢; 講壇心不悔,青絲染雪,初心更艷李桃情。
呂運祥 山東臨清 孔孟先師喻世,尊師重教; 國家特設佳節,尚禮崇德。
鄒衛東 甘肅舟曲 愿當蠟炬,永照黌門夢,拳心施教斯才茂; 甘做春蠶,長登主講臺,嘔血啟蒙望國昌。
姜少華 山東煙臺 兩袖清風,育桃李初馨,除卻丹心無別念; 千重勝景,看物華漸苒,總成春意展宏猷。
馮曉峰 貴州遵義 身許黌門,片片紅心融偉業; 情牽學子,絲絲白發系英才。
羅金榮 云南昌寧 化筆成灰,平凡不棄園丁夢; 傳知盡道,桃李可撫鬢角霜。
齊觀橋 山東臨清 春拂桃李春無盡; 情注禾苗情有余。 110 張杰安 河南濟源 育苗澆水,總把真情融沃土; 飲乳吮霖,堪尊慈母拜深恩。
李金梅 青海西寧 勤奮園丁,辛苦點裝新藝苑; 睿思師父,忠誠教育好人才。
黃清平 廣東惠州 解惑析疑,粉筆四時耕黑板; 培才啟智,紅心一片育青衿。
路望姣 湖北洪湖 化雨無聲,卅載潛心描錦繡; 為師有道,一生愜意沐清風。
吳鑫林 湖南 天地儔尊,德澤古今多淡泊; 春秋授道,露滋桃李自風流。
李彥民 黑龍江哈爾濱 萬粒春蠶,甘愿抽絲鋪錦繡; 千支紅燭,無償閃亮照前程。
李林儒 湖南冷水江 傳真理于天下; 讀好書在案前。
舒 晴 江蘇鹽城 四時甘雨,燦爛千門桃李; 三尺清風,縱橫萬里山河。
李喬春 湖南 為人傳道,為人解惑,業承孔子; 替國育花,替國培材,功滿杏壇。
萬岳興 湖南岳陽 立德樹人,黌門授業先驅者; 因材施教,弟子登峰濟世賢。 120 徐曉云 江西吉安 鬧市為師,浮沉巷里育桃李; 深山支教,抆拭春叢飛鳳凰。
劉玉嶺 山東菏澤 迎檢驗,聽講座,學優模,訪家庭,妻煩子怨誰能懂? 保安全,比排名,書教案,批作業,額爛頭焦我最知!
劉英強 山東臨清 罔計晨昏,俯首耕耘,耘得九域桃李秀; 不言勤苦,鞠躬教育,育就八州棟梁材。 作者注:此處九域、八州者,皆旨在形容方圓之廣,數量之多,非所實指也!
楊學印 山東臨清 執教一生,初心不改育桃李; 樹人百載,師德無愧效春蠶。
和世英 河南濟源 立杏壇,含辛茹苦傳真諦; 為禹甸,育棟培梁獻寸心。
趙式立 黑龍江蘭西 授業精傳德弟子; 學識俱進敬師門。
郁金恒 河北清河 程門立雪今猶在; 子貢尊師古未丟。
舒輝緒 湖南臨湘 三尺講臺任重遠; 千年興國踵開來。
石卓婭 河南三門峽 授業解疑,嘔心瀝血,李桃爭艷春無限; 育人教誨,潤物無聲,華夏飄香情有余。
彭土生 廣東郁南 燈塔導航游學海; 杏壇設帳育英才。 130 于應克 山東臨清 言傳身教,辛勤培育三千桃李; 垂范樹人,致力雕琢四海英才。
陳治淮 河南扶溝 霜染青絲培后裕; 霖滋沃土綻紅花。
王仙榮 河南鄲城 培桃育李三千,看影瘦黌宮,歲歲寒窗圓蝶夢; 瀝血嘔心十載,終名題金榜,條條錦鯉躍龍門。
楊利民 浙江杭州 育園中桃李,明月一輪,丹心換得千山綠; 邀竹外東風,梅花萬點,壯志吟成四海春。
陳慧萍 湖北 粉塵染一身,為誰苦,為誰甜,焚膏繼晷育桃李; 霜雪爬兩鬢,似園丁,似紅燭,瀝血嘔心培棟梁。
陳慧冰 河南扶溝 嘔心瀝血,無言明月同伏案; 育李培桃,不悔飛霜漸染頭。
石艷娟 黑龍江蘭西 育棟梁才,鬢染霜花終不悔; 教賢智士,身挨苦累亦心甜。
熊心全 湖北麻城 龍門點額,幼學開蒙施雨露; 折桂蟾宮,鰲頭搭建步云梯。
郁洪福 河南扶溝 誓搏學海千重浪; 敢踏杏壇萬仞山。
郭來俊 天津 站三尺高臺,常降甘霖滋潤土; 憑一張黑板,每嘗勞苦育新苗。 140 鄭鏡坤 廣東汕頭 教誨猶新深刻骨; 師恩未忘總縈懷。
付志穩 湖南瀏陽 清風送爽迎佳日; 碩果飄香銘厚恩。
楊 超 貴州遵義 篤定春蠶志,守住清貧三尺臺,雨露涵桑梓; 鑄牢蠟炬心,拋開富貴一條道,光明照子孫。
熊仲文 湖北黃岡 青絲許杏壇,憶燭影光芒,群星璀璨,三千弟子傳薪火; 白發離教苑,欣人才輩出,新苗茁壯,四十華年著錦篇。
李秀英 河北懷安 似園丁,似甘霖,培桃育李三千圃; 如燈塔,如蠟燭,指路傳薪萬代名。
徐光祖 江西九江 未覺薪資少; 豈因桃李多。
景生壽 青海西寧 啟迪童心,親昭事理千秋頌; 傳承圣道,細布文明百代尊。
彭國慶 河南扶溝 登臺逗唱說學,演繹春秋故事; 伏案抒評撰繪,歸拼日月新圖。
王樹瓊 湖南永順 學海揚波,幸有津梁資利濟; 江山毓秀,盡多棫樸賴培栽。
高汝印 山東臨清 銀粉飄飛霜鬢染; 方臺站立瘦身彎。 150 李緒才 廣東普寧 蠟燭成灰何惜已; 書山亮徑本緣誰。
方少熙 廣東普寧 培桃李汗流澆,園丁總系造梁夢; 伴春秋德譽播,節日長歌敬業人。
張 潞 山西長治 想當年磊落青衫,眸中期許,指上纖塵,憶尋絳帳薜蘿翠; 欣此刻蕭閒秋日,額里春秋,鬢間霜雪,歸作烏衣桃李森。
呂明鑒 河南濟源 欣栽萬畝苗,天天澆水施肥,不言苦; 緊握一支筆,日日傳薪播火,為育材。
楊賀民 美國休斯敦 遠古書齋,孔子育人興禮儀; 當今學校,先生授課講文明。
劉邦輝 河南盧氏 丹心給教壇,施雨布風,門徒列陣征南北; 健筆揮斯世,法天馳地,韻藻排行頌古今。
盧長華 山東臨清 師之,傳道,授業,解惑; 教也,立德,樹人,興邦。
梁 香 湖南懷化 播云耘雨,棵棵幼苗成大樹; 瀝血嘔心,根根烏發變銀絲。
鄧建生 廣東普寧 功哪敢言,好似溪亭曾擺渡; 貧何足懼,依然斗室再談詩。
辛良銳 湖北武漢 滋桃潤李,點點滴滴,縱情揮灑皆心血; 播火燃燭,枝枝朵朵,忘我載培為棟梁。 160 胡永春 江西泰和 重教尊師,瞰李桃遍地,西席有你; 培才崇德,看梁棟參天,渣滓無君。
王秀茹 黑龍江肇源 揮汗育苗,桃芳李艷園丁笑; 感恩尊教,才俊品優學子驕。
梁 光 海南儋州 不忘初心,愿做人梯追綺夢, 勇擔使命,甘為時代育英才。
孫穎 陜西西安 躬身堅守,淚干絲盡不言苦; 回首無遺,李紅桃碩倍覺甘。
馬麗華 黑龍江哈爾濱 卌年心血,不求碩果; 幾個棟梁,足慰平生。 作者注:“卌年心血”,本人教齡39年多,將近40年。
方留聚 河南三門峽 為國育楩楠,貧困一生,守拙一生,初心永葆何妨瘦; 累年揮雨露,芬芳千里,揚名千里,璞玉長雕總有成。 16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