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市,經穴名。出自《肘后備急方》。別名垂手。屬足少陽膽經。位于大腿外側中線上,腘橫紋水平線上7寸,腹外側肌與股二頭肌之間,直立垂手時,中指尖所點處是穴。淺層布有股外側皮神經,深層有股神經的肌支。主治中風,半身不遂,下肢痿痹,麻木,痠痛腫重,遍身瘙癢,腳氣,陰囊腫,小腸疝氣,腸鳴,目赤腫痛,頭痛等。直刺1-1.5寸,可灸。 【腧穴釋義】 風,風氣也。市,集市也。該穴名意指膽經經氣在此散熱冷縮后化為水濕風氣。本穴物質為環跳穴傳來的天部涼濕水氣,至本穴后,涼濕水氣進一步散熱縮合而變為天部的水濕云氣,水濕云氣由本穴的天部層次橫向向外傳輸,本穴如同風氣的集散之的,故名。 【取穴位置】 位于大腿外側中線上,腘橫紋水平線上7寸,腹外側肌與股二頭肌之間,直立垂手時,中指尖所點處是穴。 【穴位解剖】 皮膚→皮下組織→髂脛束→股外側肌→股中間肌。淺層布有股外側皮神經。深層有旋股外側動脈降支的肌支和股神經的肌支。 【功能主治】 功能:祛風濕,調氣血,通經絡。 主治:中風,半身不遂,下肢痿痹,麻木,痠痛腫重,遍身瘙癢,腳氣,陰囊腫,小腸疝氣,腸鳴,目赤腫痛,頭痛等。 【穴位配伍】 配犢鼻、三里、絕骨治腳弱; 配委中、行間治腰疼難動; 配陰市治腿痛及腿腳乏力; 配曲池、足三里、風池、陽陵泉、合谷治蕁麻疹等。 【刺灸法】 刺灸法:直刺1-1.5寸,針感為酸脹,可向下放散。灸5-7壯,或溫灸5-20分鐘。 【臨床運用】 現代常用于治療下肢癱瘓,腰腿痛,坐骨神經痛,股外側皮神經炎,小兒麻痹后遺癥,膝關節炎,腳氣,蕁麻疹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