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印,亦稱“印信”。官印是古代帝王官員執政用印,是表示統治權力的信物。官印是隨著國家的產生而出現的。中國古籍上有“湯克夏,取璽書置座右”的記載,這反映了夏商之世已有官印。到春秋戰國時期,官印已普遍應用于執政活動之中《左傳襄公二十九年》記載,魯襄公自楚回國,季武子派公冶去請示問題,“璽書追而與之”。秦始皇統一中國后,隨著國家權力的不斷強化和法制的逐漸完備,官印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重要。從一國之君到文武百官的文件,只有蓋上官印后才算合法而生效。 此宋代獸鈕官印為宋代銅製四字朱文方印《鷹坊之印》,高8.3cm,底徑5cm。印紐上瑞獸席印而坐,章面紋理清晰可見,形似生龍活虎,印文盤屈佈滿,線條反覆摺疊,次數似無定則,恍如迷宮。這種古篆體堪稱“奇異”??计溲茏?,乃隋、唐二代至宋代,印章漸脫離“封泥”軌道,全用朱文;尺寸也愈變愈大,官印多為五公分至六公分見方,以小篆作基礎;字體結構屈曲盤折,務求填滿整個官印空隙。古人素以“九”代表為數之多,故稱為“九疊篆”。此官印制作精良,包漿濃厚,是收藏的佳品。 皇家官印無疑是古代印章中最為名貴的一類,對一般藏家來說可遇不可求,古代官印不但具有多重價值,鑒定容易,正如康熙皇帝用過的一方璽印在法國圖盧茲舉行的拍賣會中拍出了470萬歐元(約人名幣4991萬元)的高價。此件宋代獸鈕官印,無論印紐、章印都極為精妙,融合了隋唐宋的藝術風格,且保存完好,彌足珍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