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茶的鼻祖在中國,紅茶因其干茶沖泡后的茶湯和葉底色呈紅色而得名。 世界上最早的紅茶由中國明朝時期福建武夷山茶區的茶農發明,名為'正山小種',隨后的幾百年,紅茶傳播于世界各地,現在分布較多的國家有東非,印度,斯里蘭卡,印尼等。 據統計現在能數出名字的紅茶就有三十多種,您敢說喝過所有紅茶?您喝的紅茶是'大眾紅茶',還是'小眾紅茶'呢? 紅茶因其干茶沖泡后的茶湯和葉底色呈紅色而得名 中國紅茶品種主要有:日照紅茶、祁紅、昭平紅、霍紅、滇紅、越紅、泉城紅、蘇紅、川紅、英紅、東江楚云仙紅茶等,尤以祁門紅茶最為著名。 其中,正山小種、金駿眉、祁門紅茶,滇紅,這四種紅茶種植規模相比較大、市場上流通較多,所以大家較為常見。那么這四種紅茶有什么不同呢? 紅茶的種類有數十種,您知道圖中是哪種紅茶么? 正山小種的起源有個傳說,在明末清初的時候,時局動蕩,就連處于深山的桐木百姓也不能正常生活生產。正趕上一年制茶季節,由于過境兵匪的擾亂,百姓丟下在制茶葉避禍去,待兵匪離境后回家繼續加工的茶農發現,原堆放的原料已變紅。 為了挽回損失,茶農們只好采取應急措施,使用馬尾松木明火烘培。烘干后茶葉無意中吸附到了松煙味,制成的茶葉進入市場銷售,竟意外的確倍受歡迎與喜愛,訂單逐年增多。 經桐木茶農長期不斷探索、改進、制作技術更加完善,如今的正山小種,條索肥壯重實,色澤烏潤,湯色濃厚呈金黃色,甜綿爽口,葉底開展呈古銅色,香高帶濃醉的松煙味,品質更加優良。 正山小種 金駿眉的歷史只有十來年,并且是因為改進正山小種而出現的。本來桐木村數百年只采摘一芽三四葉為原料,從不以芽頭為原料制茶。 直到2005年才利用夏茶制作了當時的第一泡以芽頭為原料的紅茶金駿眉,5斤左右的茶芽(即50000粒左右茶芽)才能制成1斤左右的成品金駿眉。而后為了劃分等級,又分為金駿眉,銀駿眉,銅駿眉(赤甘)。 金駿眉茶芽含量高,小葉條形細緊,大葉肥壯緊實,色澤烏黑有油光,茶條上金色毫毛較多,香氣甜香濃郁,滋味甜醇鮮爽。 金駿眉 祁門紅茶史籍記載最早可追溯至唐朝陸羽的《茶經》,有'湖州上,常州次,歙州下'的記載,當時的祁門就隸屬歙州。很多人聽聞祁紅的大名,多來自它在1915年巴拿馬萬國博覽會的奪金故事。 由于風土以及工藝的關系,祁門紅茶的香氣高揚又帶有很多層次,所以很早以前的歐洲貴族在把祁紅當作下午茶時,就把這種無法形容的香氣定義為'祁門香'。 高質量的祁門紅茶細嫩整齊,有很多的嫩毫和毫尖,色澤潤;香氣高醇,有鮮甜清快的嫩香味,形成獨有的'祁紅'風格;水色紅艷明亮;葉底絕大部分是嫩芽葉,色鮮艷,整齊美觀。 祁門紅茶 云南紅茶簡稱滇紅,由漢族茶農創制于民國年間。產于云南省南部與西南部的臨滄、保山、鳳慶、西雙版納、德宏等地,以大葉種紅碎茶拼配形成。 1937年秋,馮紹裘和鄭鶴春兩位到云南實地觀察并調查茶葉產銷情況,覺得鳳慶縣的鳳山有著很適合茶葉的生長自然條件,于是開始試制紅茶。 1939年,滇紅終于試制成功,第一批滇紅500擔茶,用竹編茶籠裝運到香港,再改用木箱鋁罐包裝投入市場。 滇紅身骨重實,色澤調勻,沖泡后湯色紅鮮明亮,金圈突出,香氣鮮爽,滋味濃強,富有刺激性,葉底紅勻鮮亮,加牛奶仍有較強茶味,呈棕色、粉紅或姜黃鮮亮,以濃、強、鮮為其特色。 滇紅龍珠 除了市面常見的幾種紅茶,近年還出現了一些紅茶的周邊飲品,比如檸檬紅茶。 曬干的小青檸中填進古樹滇紅,一粒一泡。不管你是在家里,在辦公室,在任何一個角落,只要你有一個茶壺,一個蓋碗或者一個茶杯,都可以沖泡,即對身體好,喝著還方便,十分適合年輕人。 檸紅茶在口味上同時兼具檸檬的青酸與紅茶的醇厚。茶汁微紅,澄清,甜而微酸,十分爽口,而且青檸的清香,特別清新舒適,可以健胃整腸幫助消化,頗適合餐后飲用。 檸檬紅茶 要想品嘗全所有紅茶,您得著實下一番功夫了,不同品類的紅茶,不同的產地,不同的滋味。但相同的是紅茶大都含有大量的酚類物質,具有抗氧化、降低血脂、抑制動脈硬化,增強毛細血管功能、抗突變等功能,有降低血糖的作用,同時還具有較強的殺菌、消炎作用。 據說每個地域的人,喜歡的紅茶不一樣,您最喜歡的紅茶是哪種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