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知道87版《紅樓夢》的演員是當年海選出來的,他們來自各個地方、各個行業,元春的飾演者成梅是柜臺營業員,妙玉的飾演者姬玉是臨時工,而迎春的飾演者牟一還是街頭上拉過來的……很難想象,正是這群非大牌、非明星,甚至非演員,把一本《紅樓夢》演繹得讓人辛酸淚落。 世上的事大多“無心插柳柳成蔭”,王扶林導演決定拍攝《紅樓夢》的初心是為了普及名著,他老人家根本沒想過要將這部作品拍成經典。他在《紅樓夢》面前始終是謙虛的,他覺得《紅樓夢》難讀導致普及存在困難,想著將它搬上熒幕帶入普通民眾的視野。成經典他估計沒敢想,況且這部劇剛上映的時候面臨很多的批評,就連導演自己都非常不滿意,30多年來救沒敢看。 ![]() ![]() ![]() ![]() ![]() ![]() ![]() ![]() ![]() ![]() ![]() 王扶林導演不敢想,底下的一大幫工作人員和演員當然也沒敢想,一大幫不被看好的演員能想些什么呢?歐陽奮強說不過是一心一意把戲演好罷了。而正是這樣的簡單的目的讓這部劇成為了至今無法超越的經典。 ![]() 基于普及經典的初心,87版《紅樓夢》劇組開始了轟轟烈烈的海選。很多人可能很奇怪,王扶林為何不選擇那些明星大腕呢? ![]() ![]() 第1個原因當然是劇組請不起。87版《紅樓夢》的經費本來就很緊張,節省經費是王扶林遇到的大問題。拍攝時條件非常艱苦,為了節省經費,所有的演員住一棟筒子樓,衛生間就2個,1個給女孩子,1個給男孩子。住的不好,吃的也沒好到哪里去,所以在拍攝吃東西閑聊的戲的時候,演員才會吃道具。 ![]() ![]() 第2個原因當然是明星大腕不愿來。當年的影視圈和今天的情況和相似,電影是老大哥,電視是小兄弟,電影界的明星來演電視劇有點“自貶身價”的味道,而且電影明星片酬很高,據說當年導演還打聽過劉曉慶和張曼玉的片酬,想著找來演王熙鳳,不過付不起片酬。而且《紅樓夢》拍攝周期那么長,明星估計也抽不出時間。 ![]() 以上2個當然是主要原因,不過王扶林導演也不是一般人,他其實有自己的想法。他拍攝《紅樓夢》的初心在于普及名著。如何才能更好地普及名著呢?在他看來,演員的選擇非常重要。試想一下,如果這些角色是由明星出演的話,觀眾記住的可能更多的是明星的“臉”,而不是原著中的藝術形象。這便是王扶林選擇這一幫沒名氣、不被看好的演員,而不選擇明星大腕的第3個原因。不得不感慨王扶林導演真是又大膽又有想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