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在機場偶遇了一個之前做項目時認識的朋友,這個89年出生,三十歲左右的年輕人,已經是他們集團在武漢分區的總負責人了。 記得五年前,我剛認識他的那會,他還是公司老總的助理,我們在一起吃過幾次飯,當然我就覺得這個年輕人以后前途無限。 講一個很小的細節,我們在飯桌上談到了合作的相關意愿,但是需要他們公司先提交一份方案過來。 然后,在第二天的中午,就收到了這個小伙發來的方案,我記得很清楚,那天是周六,我當時在家里休息。 就我們公司的員工和我接觸的其他公司來講,很少有人可以在這么短的時間內快速給到合作方案,而且可以看出來做得很用心,不是那種拿之前的模版,隨便改一點東西,糊弄過去就完事的。 所以,我后來選擇和他們公司合作,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這個年輕人的態度和業務能力都很讓人放心。 同樣的公司平臺,同樣的工作內容,同樣的起步條件,但每個人跑起來的速度完全不一樣,有人跑著跑著就掉隊了,有人起先跑在前面,后來就沒了,還有人則一直保持著出色的狀態沖在前面。 一個人能夠在事業上取得突破,能夠跑贏身邊的人,真不是隨隨便便就可以做到的,他們的身上通常會有一些其他人所沒有的特質。 做人做事要有格局,這是我們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那什么是格局呢? 對于一個職場人來講,做決定時不是只看眼前的一點利益,不被蠅頭小利牽著鼻子走,而是能夠用發展的眼光去看待,這就是一種有著大格局的表現。 如今是九月份,有很多剛剛走出大學校門,還在四處奔波找工作,或者已經進入職場的年輕人,我希望這些人能夠看到這篇文章,因為在我這些年所接觸的很多職場人里,不少人一進入職場就已經毀掉了。 為什么說有些人一進入職場就已經毀掉了呢?原因就出在他們的格局上,格局太小了。 很多人在選擇公司的時候,目光往往就聚焦在一個點上,那就是工資待遇,其他的東西一概不入眼。 這是一個很危險的信號,記住我的忠告:不管你有多缺錢,都不能在選擇工作時僅僅只以工資待遇作為衡量標準,你應該還考慮到成長空間,公司資源和影響力等多方面的因素。 前兩年,在我的培訓中心有一個女生,就是屬于這樣的一個反例。 當年,她面前有兩條路可以選,一家是比較大的公司,一家就是她的老東家,是一個小公司。 她義無反顧地選擇了小公司,做出這個決定最大的原因就是每個月多500元,小公司不容易招人,工資高一點也很正常。 之后發生的事情就是,小公司的管理松散,一共就幾名員工,由于公司的業務不是老板的主要盈利項目,所以也不是時常過來坐班,導致所有人是一天比一天懶散,這種舒服的環境,沒有幾個人愿意走,工資照拿,又沒人管,這多好的事情啊。 三年后,老板決定關掉公司,她們幾個員工也都因此失業了,但這個時候問題來了,她們發現自己這幾年下來什么都不會了,除了一點點工資,什么東西都沒學到,反而養出了一身富貴病,不想加班,要求雙休… 而反觀那家大公司,公司是越做越大,不少員工還因此拿到了公司的股票,那些即使沒能留下來的人,再次就業時,靠著金燦燦的履歷成為了人才市場上的香饃饃。 這就是因為格局不同而造成的巨大反差,所以不要總是盯著一個點,而忽略了全局,這樣很容易得不償失。 為什么有些人愿意拿很低的薪水去大公司實習,甚至不要錢都可以,因為他們的目的不是掙錢,而是先提升自己。 他們很清楚地知道,憑借目前的能力,能掙的都是小錢,只有先強化自己,日后才能掙大錢。 如果一個人想要在事業上干出一番作為出來,為人處事的能力是必須要有的,業務能力很重要,情商在線也很重要,而且情商高,溝通能力強本質上也算是一種業務能力。 因為任何一份工作,幾乎都需要與人打交道,與領導,與同事,與客戶,與可能碰到的張三李四… 比如說,你需要去工商局辦個手續,因為溝通不暢,情商不高,得罪人了,半天都沒有辦好,但有人去辦,一個小時不到就辦好了,你說這是不是也屬于業務能力的范疇。 我們客觀一點地講,不管是生活還是工作中,都沒有絕對的公平和真善美,反而存在著太多的假惡丑,你去辦個事,都得給門外遞根煙。 在新東方早期的時候,俞敏洪老師還曾因下屬被打而去找公安局人幫忙,結果喝得人仰馬翻,送去醫院搶救。 我想說的是,這就是真實的世界,所以不要活在理想的世界里,不要一點都不懂的變通和人情世故,這樣的你走起來會比較麻煩。 就說我在機場遇到的那個年輕人,他的情商就很高,在酒桌上雖然話不多,但很會說話,能夠照顧到別人的感受,他不僅僅是對比他位高的人如此,對所有人都這樣。 我的下屬后來就反饋說,和這個年輕人在工作上溝通對接起來很舒服,他這個人很好。 情商高,會說話,會為人處事,就是一個人的能力,也是一個人想要取得事業突破必須要具備的一大特質。 不管是有多大的格局,有多高的情商,最終能夠干出成績仍是最為重要的一種特質,畢竟有產出的人,才真得有價值。 小米的創始人雷軍透露他招人的標準,一是專業,二是合適。 其實這個專業就是工作能力強,能夠將事情做好,能夠有價值地輸出,工作做不好,公司掙不到錢,一切都是在扯淡。 俗話說的好,不管黑貓白貓,能抓到耗子的就是好貓,職場是講究以結果為導向的,越是能解決問題,越是能夠有價值輸出的人,才越容易被善待。 而想要擁有這樣的特質,有三點是必須要具備的:一是全身心投入的專注力,二是快準狠的執行力,三是較好的體力。 人只有在全身心投入的時候,才有可能將工作做得出色,而不是隨隨便便的敷衍過去。 一個人只有擁有超強的執行力,才能將老板的訴求轉化為結果,才能保證工作到了自己手里不會爛掉。 一個人只有擁有健康的身體,旺盛的精力,才不會讓工作的完成質量打折扣,也只有活力四射,才能放心地讓別人對其委以重任。 所以,有一句話說得特別好:職場上到最后,拼的就是耐力和體力。 人生是一場馬拉松,別人干五年的事,你可以花上十年,只要你一直在努力,保持斗志,你就不會差。 如果你希望有一個較好的職業生涯,希望你能盡量去擁有這些優秀人所應該具有的特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