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參加工作,2020年退休有44年工齡,不過我們的退休待遇并不是僅僅依照工齡計算。我們的退休待遇是有相應的養老金計算公式的,黑龍江養老金計算公式是這樣的。 黑龍江是2004年開始試點我們現在的養老保險基本養老金計算新辦法的,其他地區是2006年開始推廣。 其實可以看到影響我們退休待遇高低的因素,不僅僅有交費年限,還有交費指數,或者說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 指數化月繳費平均工資,實際上相當于平均指數乘以退休上年度的社會平均工資。 每年我們的交費工資跟當年的社平繳費基數的比值,就是我們的繳費指數。 也就是我們常說的60%基數和300%基數,一般來說,我們大家的平均交費基數也就是60%~100%左右。 假設平均是100%的話,44年工齡,基礎養老金等于44%的當年社保繳費基數,或者退休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 個人賬戶養老金等于個人賬戶余額除以退休年齡確定的計發月數。60歲計發月數是139個月。一般來說,個人賬戶有7萬元的話,每月可以領取500元的個人賬戶養老金。 過渡性養老金,一般來說大約有20年左右的視同繳費年限,全國各地實施統賬結合的時間大約是1995年底到1996年。 這樣過渡性養老金有24%的退休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或當年社平繳費基數。 合計起來,退休待遇是68%的當年社平繳費基數加500元左右。 但是實際上我們的養老金也可以通過養老保險替代率估算出來。 一般來說,我們始終按照60%基數交費。繳費40年,養老保險替代率就高達95%。繳費44年,養老保險替代率甚至高達105%以上。 但是我們的替代率并不是以交費基數為基準,而是以實發工資為基準。一般來說,實發工資只有85%左右的應發工資或者繳費基數。 比如當年60%交費基數是3000元的話,我們的實發工資是2550元,44年工齡替代率是105%的話,退休待遇就是2677元左右。其實也不是特別高。 如果我們按照較高的繳費基數交費,我們的替代率就沒有那么高了,比如按照100%基數繳費。44年替代率就只有90%左右。 這樣,100%交費基數是5000元的話,我們的實發工資只有4250元,這樣我們的退休待遇是3825元。 其實總體來看,我們的工資變化就不大了。因此,對退休后的生活影響也不大。 可是如果我們只有繳費15年,退休待遇能領取的退休金就非常低了,只有30%到35%左右。這樣怎么能夠維持我們退休后的生活水平呢?只能通過消耗我們以前的積蓄來維持生活,否則就只能保持非常低的基本生活水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