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建議 自從2017年6月我們發布《人工智能時代:10年之后我們還能干什么?》以來,我們很高興的看到人工智能在許多行業快速得到應用。 “人工智能改變世界”已經成為一個毋庸置疑的世界趨勢。麥肯錫預測人工智能可在未來十年為全球GDP增長貢獻1.2個百分點,為全球經濟活動增加13萬億美元產值,其貢獻率可以與歷史上第一次“工業革命”中蒸汽機等變革技術的引入相媲美。 中金認為AI對中國經濟的幫助更為顯著,是解決中國人口老齡化帶來的勞動力不足以及實現創新發展的重要手段。在這篇報告里,我們分析了計算機視覺、語音語義、AI芯片、傳感器等四大人工智能技術在移動互聯網與智能硬件、智能家居、安防、零售、汽車、醫療、金融、制造業、物流、教育等十大行業應用前景。 理由 芯片的投資機會:看好AI推理芯片。AI芯片是人工智能發展的基礎。我們預計AI芯片市場的規模在未來5年有接近10倍的增長。2022年將達到352億美元,我們認為Nvidia在訓練芯片方面利用CUDA GPU構建的生態優勢很難被撼動,推斷芯片隨著終端細分場景落地出現專業化趨勢。這為海思、寒武紀等中國公司在內的許多企業提供巨大發展機遇。 算法公司的投資機會:看好計算機視覺公司。計算機視覺是人工智能在中國落地最順利的技術。除了擁有移動互聯網、安防、零售等豐富的場景以外,各個場景之間技術難易度不同,商湯,曠視,依圖等算法公司容易提供差異化服務,體現企業價值。語音算法公司面臨的問題是,語音識別已經成熟,除了電子病歷等少數場景,算法企業很難差異化,語義識別(自然語言處理)技術目前還不成熟,智能客服很難完全滿足要求。 行業應用的投資機會:互聯網/安防領跑,零售/物流/金融/制造業跟進,醫療/無人駕駛有待成熟。經過一年多的應用實踐,各場景的落地速度開始分化。計算機視覺技術的成熟推動短視頻,美顏等互聯網應用的流行,幫助抖音等應用搶奪用戶時長。計算機視覺技術幫助???/strong>等安防企業向視頻云服務提供商轉型,拓寬了行業邊界。語音技術的突破解決了人與家電交互困難,推動智能家居發展。順豐等物流企業通過智能客服,大幅降低成本。接下來,我們看好零售、物流、制造業、金融等企業場景開始成熟。另一方面,無人駕駛及醫療雖然空間巨大,但對技術的準確度和復雜度要求高,除了某些限定場景以外,很難實現大規模商用。 傳感器的投資機會:汽車傳感器。傳感器作為獲取外部信息的“眼睛”,是人工智能不可或缺的一環。受益于輔助駕駛/自動駕駛滲透率不斷提升,中金認為以攝像頭、激光雷達為代表的汽車傳感器市場存在結構性增長機會,預計總體市場規模到2021年將達到660億美元,看好舜宇等中國電子元器件公司的發展機會。 風險 人工智能技術發展不及預期;人工智能技術在各行業落地不及預期;軟件盜版風險;核心技術迭代較快。 圖表1: 人工智能怎樣改變各行各業 資料來源:中金公司研究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