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格局就是一個人的眼光、胸襟、膽識以及看問題的高度,也有人說格局就是基于過去的知識和經驗對未來發展做出自我判斷,并未達成目標確定路徑同時能夠合理預測結果。 以上的兩種解釋都有道理,但格局的關鍵不在于定義,而在于我們如何提升自己的格局。 第一點 抓大放小,懂得取舍先來看一個故事,有一個人發現路邊的餐廳非常火爆,人們愿意排隊四個小時只為了吃到店里的牛肉餅。這個人勸說老板到其他地方開設分點,但執掌這家店的兩兄弟卻覺得新店選址太遠,所以拒絕了提議。后來這個人又提出了自己開店的建議,并承諾將開店的分紅主動交給這兩位兄弟,在后來的六年里,這個人一共開設了280多家分店,并在1961年向兩兄弟買下了餐廳的所有權,成為了唯一的授權人。以上這個人便是雷克洛克,而這家餐廳就是麥當勞。 其實在這六年中,雷克洛克給出去的分紅金額并不少,尤其是再后來分店拓張越來越快時,但如果他舍不得第一家店甚至后面兩百多家店的分紅,便無法換取老板的信任和支持,也就沒有后來的成功。 所以提升格局的第一點在于是否愿意舍棄眼前的利益去換取更長遠的成功。 在職場中,格局小的人往往只守著蠅頭小利,目光短淺,比如老板不在就偷偷給自己放半天假、自己主管了一塊業務就總是揩油吃回扣、身居高位就任人唯親或獨斷專橫不愿放權等等。要成為一個擁有大格局的職場人,就要懂得為了長久的目標舍棄部分眼前的利益。 第二點 走一想十,以終為始每當我們無法決策或者無法取舍利益的時候,大家可以記住非常實用的“三個十”的思考方式,將自己眼前要做的事情,放到未來的某一刻去考慮。 比如當你要做出一個決策時,你可以思考,這個決策在十分鐘后會產生什么影響,在十天以后會產生什么影響,甚至在十個月以及十年后會產生什么影響。正如優秀的棋手下棋,往往是走一步想十步,而不是走一步想一步。 正如我們熟知的故事,三個年輕人搬磚,第一個人覺得在建一堵墻,第二個人覺得在建一間房,第三個人覺得在建一座城市,把眼光放得更遠的人自然擁有更大的格局。 堅持這種思考方式,能夠有效延伸我們思維的深度和廣度,避免在決策中的感性影響,考慮更多長遠的影響,提升思維格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