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遍全球,感受生命意義。今天,咱們就來聊一聊西藏三大圣湖之一,它就是羊卓雍錯,也常以羊湖著稱。羊湖位于西藏浪卡子縣,是喜馬拉雅北麓最大的內陸湖泊,其間湖光山色之秀美,冠絕一方。
羊湖是高原堰塞湖,在古時因地殼運動爆發,青藏高原不斷崛起,在這間隙,出現了斷裂帶,借著冰川流水形成湖泊。照著形勢,似乎是外流湖無疑了,那為什么現在又成為內陸湖了呢?原來邊疆地帶降水有限,流量隨著蒸發日益減少,形成若干個小湖,零星分布。
再來看看四周,本就是冰川養成,自然雪山環繞,尤其是寧金抗沙峰坐陣一方,保羊湖萬年不枯。入不敷出,羊湖的面積按照一定規律減小。不過生態保護措施的實行,讓它由封閉性完成到開放型的轉換,預計鹽類流失將在一千年以后達到平衡。
由于冰山融水的冰清養生,羊群湖中浮游生物眾多,魚群從不缺食料,也沒有什么致命性的天敵,漸漸的越聚越多,魚類蘊藏量最高可達8億多公斤,素有“西藏魚庫”之稱。幾乎將手伸到水里就能抓一大把魚。是不是覺得,西藏的漁民肯定發了。但是讓你失望了,他們大部分人從不吃魚,也不捕魚。
因為在他們眼里,羊湖是圣湖,不容侵犯。原來在遠古時期,西藏流行一種水葬,就連現在也有很多人希望死后能夠水葬,其實這是一種回歸自然的方式。然而死者們的尸體是倚靠魚兒代謝的,所以西藏人民覺得它們是連接凡間和天堂的橋梁,是不可侵犯的,所以他們從來沒想過傷害魚兒。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舉行水葬,魚群吃食了先輩的尸體,所以如果他們吃魚不就等于間接吃了祖先,這可是大逆不道。當地自古以來的風俗,不僅不會捕魚吃魚,還會保護它們。所以如果你去西藏游玩,一定要入鄉隨俗,不能把魚當成兒戲,更不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