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區將規劃建兩座立交橋和珠璣東路 緩解幸福交通擁堵 根據《芝罘區西炮臺及白石片區控制性詳細規劃》,在幸福立交橋南三叉路口規劃論證設置一處高架橋,連接新橋東路與幸福路,使新橋區片車流通過高架的方式直接到達幸福路,該處高架橋建成后將對現有交通流起到分流作用,緩解交通擁堵問題。 關于修建新橋東路、新橋西路、芝罘屯路、幸福路互通式立交橋的建議,市規劃部門將根據交通量及未來城市發展需求,進行可實施性的論證。 為加強幸福區片與中心城區的聯系,市規劃部門已做出珠璣東路規劃。 該路南起只楚路,北至幸福北路,道路全長約3.83公里,道路規劃為城市次干路,道路紅線寬30米, 設計行車速度為50千米/小時。道路橫斷面設計采用雙向四車道,一幅路形式:3.0m(人行道)+ 1.5m(側分帶)+21m(機動車道+非機動車道)+1.5m(側分帶) +3.0m(人行道)。 該規劃于2017年5月經煙臺市規劃局項目審定委員會第一九九次會議研究同意。下一步,建設單位可依據規劃按程序進行建設。 煙臺3個大學城規劃完成初步選址 八角地塊已與多所高校達成意向 城市總體規劃編制方面:正在編制的新一輪城市發展戰略研究初步方案中,明確提出“戰略引領、明確發展新思路”,并在創新驅動戰略部分,提出1個重點片區和12大創新中心的創新空間構想,主要圍繞煙臺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通過“園區和校區主導,融合社區”的發展模式,推進校所城融合發展,加快高端技術人才和科技資源的引進。 在城市片區控制性詳細規劃編制方面: 芝罘區圍繞魯東大學片區編制完成勝利路西側片區和紅旗路以南、機場路以西片區控規; 萊山區圍繞煙臺大學、工商學院、中科院海岸帶研究所等高校科研院所周邊編制完成萊山區北部城區控規; 高新區方面,編制完成了高速路南、北片區控規; 經濟技術開發區完成了八角控規。 有效促進了高校資源與城市資源、產業的對接,為高端人才引進和培育良好的科研環境奠定良好的基礎,有效促進校所城的融合和創新驅動發展。 針對提案中提到的“規劃地區大學城”的建議,市規劃局完成《關于規劃有關內容的報告》,提出了東部新區中韓產業園區東區南側、牟平區辛安河南以及開發區八角地塊3個大學城規劃選址初步方案并呈報上級參閱,目前開發區八角地塊在高等教育資源引進上已與煙臺大學、煙臺職業學院及哈爾濱工程大學達成初步辦學意向,具有較好的辦學基礎。 下步,將結合新一輪城市總體規劃的修編,統籌兼顧、超前謀劃,提前做好醫療、交通、文化方面配套,配合教育主管部門努力吸取國內外大學城規劃布局的先進經驗,科學做好產學研體系研究及教育、產業、城區融合,真正為引進國內外優質教育資源和高端人才提供良好的空間。 朝陽所城歷史文化街區規劃定位亮相 太平灣-海關街這樣規劃 專家定調: 朝陽所城歷史街區嚴禁大拆大建 朝陽-所城 功能分區結構 ?? 據介紹,為做好所城、朝陽街等街區的整治保護規劃,我局于2001年專門邀請同濟大學阮儀三教授、董鑒泓教授和清華大學朱自煊教授等全國著名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專家對所城、朝陽街等歷史文化街區的保護和建設進行咨詢。 專家們明確指出:“所城、朝陽街這兩個街區,歷史風貌完整,具有一定的規模,要采取整體保護的方法,把這兩個地段按歷史文化保護區加以保護”。 “所城、朝陽街歷史文化保護區的保護要采取保護、整治的原則,嚴禁大拆大建。保護是指保留歷史街區的整體布局、街巷、風貌、建筑;整治是指街區環境的改善,包括美化室外環境、去除不協調建筑與設施、完善基礎設施。”專家咨詢會后,全市上下對所城、朝陽街等歷史街區的整治問題統一了思想,形成了共識。 在此基礎上,我局邀請由阮儀三教授領銜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和同濟城市規劃設計院編制完成了《煙臺山-朝陽街歷史街區修建性詳細規劃》、《煙臺奇山所城歷史街區修建性詳細規劃》,并于2012年經煙臺市城市規劃項目審批會第31次會議研究同意。 發展定位: 所城里規劃西南關文化旅游片區 所城歷史文化街區空間布 依據規劃,朝陽街歷史街區的發展定位為以保護和展示煙臺開埠歷史文化為主題,形成集旅游觀光、購物、休閑娛樂、居住度假為一體的旅游休閑度假中心。 所城 南門外效果圖 ?? 整個街區功能分區結構規劃為:“一帶、兩軸、四區”。 一帶為太平灣-海關街港口景觀文化商業帶,布置有三處廣場節點。 兩軸為朝陽街特色商業文化軸、海岸街開埠文化休閑軸。 四區為煙臺山文化體驗區、順泰街-太平街商業旅游服務區、朝陽街南端的文化旅游區、北馬路商住休閑區。 奇山所城的發展定位以膠東民俗文化傳承基地、傳統生活居住和城市標志景觀為主,其中傳統生活居住既是歷史文化街區保護的要求,也是膠東民俗文化傳承和旅游發展的需求。 確定奇山所城歷史文化街區“一環一核、三片區、六節點”的整體功能結構。 一環:城墻綠化景觀帶,作為奇山所城的形象特征和煙臺城市的地標景觀; 一核:膠東民俗博物館群文化核,主要位于所城十字大街附近,利用現存保存最完整的大型民居院落建設各類膠東民俗文化的傳承基地。 三片區:時彥街-倉巷旅游商住片區、雙興胡同-傅家胡同傳統居住片區、西南關文化旅游片區。 時彥街-倉巷旅游商住片區,主要集中于奇山所城靠近勝利路和南大街兩條城市干道的西北片區,與煙臺文化中心、福建會館、朝陽街歷史街區形成良性互動的傳統院落式商業發展空間為主;雙興胡同-傅家胡同傳統居住片區,主要位于奇山所城的東南片區,以居住為主,構成膠東傳統生活民俗的主要體驗和傳承空間;西南關文化旅游片區,主要位于所城西南關,是古城旅游的入口功能空間,主要布置有小學和游客服務中心和旅游集散廣場。 奇山所歷史文化博物館 六節點:奇山所歷史文化博物館、山東傳統玩具博物館、膠東面塑博物館、劉子琇故居等四個文化節點和進士第居住節點、高家胡同商業節點。 居住片區點綴有部分商·業和文化功能,旅游商業片區布置有部分居住和文化功能,形成以文化為核心,商業旅游功能與居住生活功能交融共生的功能結構。 配套設施: 公廁等市政設施進行規劃改造 市規劃局表示,在規劃的編制過程中,對朝陽街、所城里市政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等資源的規劃布局進行了重點規劃。 規劃改善老街區路網結構和停車設施,通過設置步行街的方式,引導車輛不穿街區,并通過設置游客停車場、利用周邊停車場等方式滿足游客停車需求。 同時,重點對老區內部供水、供電等市政管線及公廁等市政設施進行規劃改造,提升區域市政設施服務水平。 下步打算: 開展建筑修繕、設施建設等工程設計 目前,市政府已成立了朝陽街、所城里改造指揮部,我局將認真履行部門職責,積極配合指揮部及文物等其他部門聘請國內外知名專家對恢復所城里古城墻城門的方案進行研究,切實推動朝陽街、所城里改造工作。 在規劃實施過程中,我局將配合朝陽街、所城里改造指揮部繼續邀請市老科技工作者協會代表及社會各界代表的參與,認真聽取相關意見和建議,為朝陽街、所城里保護工作貢獻力量。 下步,市規劃局表示,將會同有關部門配合街區建設指揮部做好街區策劃營銷方案及建筑修繕、設施建設等具體工程設計,廣泛凝聚各方面共識,使街區保護提升工程成為提升我市城市品質和形象的精品工程。 煙臺將建海岸帶慢行系統打造海上樂園 充分發揮沿海資源 煙臺結合《中心城區海岸帶控規》及其他規劃中交通專項內容,構筑富有特色的濱海旅游交通系統。 規劃昆崳山至蓬萊閣濱海休閑觀光長廊,完成《濱海西路周邊景觀改造提升規劃》,以完善幸福片區濱海慢行系統,編制了《煙臺市濱海路(開發區至蓬萊段)道路規劃及旅游觀光帶概念規劃》,全力打造開發區至蓬萊段的濱海旅游觀光慢行系統,并計劃遠期濱海路向西延伸至萊州,貫通煙臺北部濱海。 海岸帶如何保護呢? 根據《煙臺市海岸帶規劃》《中心城區海岸帶控制性詳細規劃》及其他相關規劃,海岸帶范圍內主要采取以下措施進行建設管理。 劃定重點保護岸線及生態敏感度較高的禁止建設區,對陸域及海島的自然岸線以及生態敏感度較強、生態較為脆弱的濱海地區(如套子灣沿海、牟平東部沿海、養馬島北部、辛安河兩側的防護林帶;芝罘島、養馬島北部的山體和礁石海岸、夾河口濕地等區片)進行嚴格保護,既不得改變自然岸線屬性,也不得破壞自然地貌和景觀,并禁止挖沙、取土、采石、探礦、開礦、炸礁、捕撈、養殖等,禁止新建、改建、擴建與海岸帶保護無關的構筑物。 另外,劃定海岸建設后退線,建議為平均高潮位線向陸域100-300米的距離,退縮線應根據不同地區實際情況(生態容量、發展趨勢等)確定,但最小距離原則上不小于100米,以強化海岸防災、控制開發和保護生態的功能。 今年5月份,芝罘區和萊山區結合環境綜合治理百日攻堅提升活動在濱海西路、濱海路漁人碼頭北側及煙臺大學海邊等沿海地帶已拆除了一批違法搭建的板房等建筑物和構筑物。 關于海上旅游產業發展方面,規劃部門表示,重點從交通體系構建、濱海景觀打造等方面開展相關工作。 構建旅游交通體系,增強海洋旅游沿線的可達性。首先是推進水陸交通系統的完善,以旅游船為載體,觀賞海濱風光為目的,規劃構筑陸島(煙臺港—崆峒島、蓬萊港—長島、芝罘區—長島等)、島島(崆峒島島嶼環島游、養馬島—崆峒島)的海陸旅游航線。 另外踐行“腳印海岸帶”理念,規劃建設海岸帶慢行系統,依托芝罘港、煙臺山、東炮臺山、漁人碼頭、黃海娛樂城、煙大海水浴場等節點打造城市徒步線路;依托芝罘島、養馬島、崆峒島、牟平東部防護林四處規模較大的郊野游憩空間,打造郊野徒步線路;依托煙臺山、沁水灣西側兩處街區,整合周邊休閑游憩空間,規劃打造兩大慢行街區。 另外,規劃局表示,新一輪城市總體規劃編制中將考慮把部分近陸海域納入規劃范圍,統籌考慮近陸海域、各類岸線資源、島嶼的保護利用,實現海洋經濟更強、海洋環境更美、海洋管理更優的目的。 |
|
來自: 昵稱58667575 > 《歷史》